《红楼梦》王熙凤得了下红之症为什么瞒着众人?她26岁病死怪谁?

萨沙讲史堂 2025-02-03 22:31:1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582期

《红楼梦》王熙凤得了下红之症为什么瞒着众人?她26岁病死怪谁?

王熙凤并没有刻意瞒着谁,只是周边的人对她不关心,自己又不在乎身体罢了。

如果王熙凤瞒着人,平儿就不可能私下说给女仆鸳鸯听。

鸳鸯是贾母的一号贴身女仆,她知道了就等于贾母知道。

而贾家的潜规则是,通常各种坏事都是瞒着贾母的,不让老人家担心。

平儿这么做,就是借着鸳鸯告诉贾母关于王熙凤的病情。

所以,贾府上上下下,从仆人到贾母都应该知道王熙凤的病情。

平儿只是个小妾,本来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地位不高,是畏惧害怕王熙凤和贾琏的。

如果王熙凤不希望别人知道,平儿当然是不敢说的。

而王熙凤最初不愿意提及此事,主要是讳疾忌医。

在清代,下红之症是血山崩的初级阶段。

在今天,血山崩叫作功能性子宫出血,也就是妇女的子宫会不断出血。

严格来说,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女的常见病,然而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会致命的。

中医也有血山崩的概念: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

这种疾病如果较为轻微,是可以自愈的。像王熙凤这么严重的症状,放在今天也有很大的治疗难度。西医只能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缓解,无法根治。

这主要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神经内分泌异常导致的,病因非常复杂,治疗就会困难重重。

但是,从下红之症到血山崩进而死亡,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像鸳鸯姐姐那样,青春期时重病而死,这主要是少女子宫发育不全的结果;二是绝经的老年妇女因此而死,主要是年老以后子宫功能严重衰退。

像王熙凤这样20多岁,就迅速从下红之症发展到血山崩,最终还导致死亡,是极其罕见的。

西医认为血山崩如果出现病情迅速加重,通常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环境和气候的骤变、过度劳累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均可通过大脑皮层的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导致卵巢功能失调,而致月经紊乱。营养不良、贫血及代射紊乱也可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的效应而导致月经失调,进而严重出血。

上面说的,就是王熙凤20多岁死于血山崩的根本性原因。

最初,王熙凤只是有下红之症,也就是阴道异常出血。

书中写:(第五十五回)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谁知一直服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

大家注意,王熙凤刚刚患上下红之症,就非常的严重。

为啥?首先是因为流产。

众所周知,古代即便小家小户,过年也是非常忙碌、隆重的,更别说贾府这种全国有名的大贵族。

为了忙过年的事情,王熙凤是非常疲惫,昼夜不得安宁,忙碌了个把月。

关键在于,此时王熙凤是怀有身孕的,用平儿的嘴来说是个“六七个月大的儿子”。

也就是说,此时王熙凤已经是个大肚子,本来就应该好好养胎,竟然还要带着孕忙碌,最终导致流产,进而演变为下红之症。

其实,王熙凤累垮身体也不稀奇,甚至可以说是正常之事,她的工作实在太重。

这里且不谈每天日常的繁忙工作,仅仅贾府几件大事就足以累垮她。

首先是秦可卿的葬礼。

因为秦可卿同公公通奸而自杀,宁国府内当家尤氏恼怒之下装病,不愿意为淫荡的儿媳妇料理丧事。

于是,贾珍让争强好胜的王熙凤代理。

这1个多月内,王熙凤非常操劳,不但要料理丧礼各种大小事务,还要同时处理荣国府的事情:凤姐见日期有限,也预先逐细分派料理,一面又派荣府中车轿人从跟王夫人送殡,又顾自己送殡去占下处。目今正值缮国公诰命亡故,王邢二夫人又去打祭送殡;西安郡王妃华诞,送寿礼;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预备贺礼;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又有迎春染病,每日请医服药,看医生启帖、症源、药案等事,亦难尽述。又兼发引在迩,因此忙得凤姐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得清净。刚到了宁府,荣府的人又跟到宁府;既回到荣府,宁府的人又找到荣府。凤姐见如此,心中倒十分欢喜,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理得十分的整肃。于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

就为了这个上下的称赞,就要“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也就是早上6点左右。

关键在于,王熙凤是个年轻妇女,可不是男人那样,起床穿个衣裤、戴个帽子就能出门的。王熙凤还要化妆、打扮、穿衣、吃早饭等等,花费很长时间。

换句话说,王熙凤每天恐怕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每晚很迟入睡,还得连续搞上一个月,昼夜不能休息。

除了秦可卿丧礼以外,更要命的是元妃省亲。

元妃省亲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外面是男人们张罗,内务则基本都是王熙凤负责。元妃是女人只能见父母和女眷,所以主要接待工作也必须由王熙凤安排,自然特别的累:且说荣宁二府中因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又将园中一应陈设动用之物收拾了两三天方完。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安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挣扎着与无事的人一样。

这又是累了好几个月,别说一个年轻妇女,就是强壮的男人怕是也受不了。

身体受损可能短期内看不出,时间稍长就会百病丛生,对付妇女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患上各种疑难妇科疾病。

于是,王熙凤先是流产,后是下红之症,最终干脆是血山崩。

最初,王熙凤的下红之症是因为流产,还很严重。

她毕竟是个年轻女人,此时终于害怕了,前后卧床调养了长达半年多,下红之症才大体恢复。

大家注意,这只是大体恢复,可不是完全恢复。

普通女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一概撒手不管,先彻底养好身体再说。

王熙凤却不注意自己身体,继续掌权管理荣国府繁重的家务,导致身体情况又急剧恶化。

到了七十二回:平儿见问,又往前凑了一凑,向耳边说道“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沥沥淅淅的没有止住,这可是大病不是?”鸳鸯听了,忙答道“嗳哟!依你这话,这可不成了血山崩了。”

看看,此时王熙凤就不是下红之症了,也就是阴道偶尔异常出血,而是血山崩了,就是持续性出血。

随后,王熙凤的情况就越来越严重。

七十四回中,王熙凤奉命查抄大观园又连夜劳累了一通,再次卧床不起:谁知到夜里又连起来几次,下面淋血不止。至次日,便觉身体十分软弱,起来发晕,遂撑不住。请太医来,诊脉毕,遂立药案云“看得少奶奶系心气不足,虚火乘脾,皆由忧劳所伤,以致嗜卧好眠,胃虚土弱,不思饮食。今聊用升阳养荣之剂。”

此时王熙凤已经到了淋血不止的地步,开始持续大量出血。

人的造血能力是有限的的,一年到头都处于异常失血甚至大量出血状态,身体自己会垮掉,最终危及生命。

王熙凤就是讳疾忌医,加上又不知道保养,才20多岁就患上了严重疾病,最终送掉了性命。

那么,王熙凤为什么一味讳疾忌医?

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己的地位。

封建社会的贵族家庭,妇女头号任务就是为丈夫生育儿子,不然地位就会不稳固,甚至会被休掉。

古代“ 七出 ”是对于古代男性休妻的标准理由,排行第一就是不孝顺公婆,第二就是没有生育儿子。

王熙凤有了这病,肯定是无法生育了。

而王熙凤当时只有一个女儿,贾琏又才20多岁,正常来说没有男丁肯定是会纳妾的。一旦妾生了儿子,王熙凤的地位立即就会动摇,无怪她会讳疾忌医。

不过,王熙凤之所以早亡,同被王夫人的利用有着重大关系。

王熙凤是贾赦的儿媳妇,而不是王夫人的儿媳妇。贾赦的内当家是邢夫人,根本不需要王熙凤来管理家务,她完全可以像李纨一样什么都不做的吃喝玩乐。

然而,王夫人却将这个内侄女搞到荣国府,作为她的代理总经理管理家务。

从王熙凤负责管理家务以后,王夫人就退居二线,主要负责处理一些送礼和会客之类的事情,轻松了很多。

关键在于,王夫人为什么不让儿媳妇李纨或者庶女探春,来协助管家呢?这两人都是正儿八经的贾政家人。

有人说是因为李纨能力不足,探春年龄还小。

实际上,王熙凤卧床大半年,就是李纨和探春在管家,家里不但没有出现大混乱,反而还有探春搞改革的很多举动,算是管得很好。

说到底,这是王夫人的私心。王夫人这个人不是表面上的木讷、慈善,而是一个很有城府和手腕的人。

王夫人不让儿媳妇李纨管家,不是因为什么能力不足,而是知道李纨仇恨自己。

王夫人当年逼迫大儿子贾珠读书,结果贾珠苦读多年,14岁就考上了秀才,却因为劳累过度,在20岁刚结婚后就病死了。

20岁小伙子,本来是一生中身体最好的时候。

贾珠之所以这个年龄就病死,恐怕还是父母逼着读书,活活累死的。

这导致李纨10多岁就守寡,她父亲又是严守礼法的老顽固,自己肯定终生不能改嫁,人生刚开始就毁了。

李纨对王夫人的仇恨可想而知,只是表面上不敢发作。

王夫人对此心知肚明,不然让李纨管家,唯恐她掌握权力后会拿捏揉搓自己以报复。王夫人不但不用李纨,甚至不去亲近孙子贾兰。

至于探春,虽然百般同生母赵姨娘保持距离,借此向王夫人表忠心,终究不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探春很有城府,目前的一切表现可能都是伪装出来的,内心说不定极为仇恨王夫人。

一旦探春掌握大权,又得到贾母的认可,王夫人的未来就很难推测,甚至可能比李纨掌权更惨。

这种情况下,王夫人才借用内侄女王熙凤。原因不复杂,王熙凤不是贾政一派的女眷,只是暂时代理总经理,在这里没有合法地位,根本站不住脚。一旦王夫人认为王熙凤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可以将其赶回贾赦和邢夫人那里,一了百了。

实际上,王夫人有了自己的儿媳妇薛宝钗以后,就让薛宝钗管家,剥夺了王熙凤的权力。

说来说去,王熙凤虽然聪明却没有大眼光,完全是被人当枪使,累的20多岁就送了命。

王夫人如果真的关心这个内侄女,就不会让她累到重病卧床的地步。

王熙凤最大的问题是没文化(最初根本不识字),目光短浅,又缺乏真正能够指导她又能让她信服的亲友。

王熙凤虽聪明,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些小聪明而已。

人努力奋斗、争强好胜自然没错,前提是要找对赛道。在一个错误的赛道上,你就是拼死了也没有意义,反而有害。

老电影《A计划续集》中,成龙表示要做清廉且一心维护治安、保护老百姓的警察,身为女革命党的关之琳就一语道破:可惜,在这个腐败的殖民地政府,是不允许有这么一个好警察的。他们(整个警察体系)会像今天暗杀你一样,未来不断的陷害你。

王熙凤就是上错了赛道,就算在王夫人的手下做的再好也是无用,甚至是为后来的薛宝钗作嫁衣裳。

除了能够贪污一点钱财以外,王熙凤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得罪了几乎所有人(包括丈夫贾琏),还累的一身重病。

而王熙凤本来就有巨额的陪嫁,贪污这点钱是不入她的法眼的。

所以,王熙凤又是何苦来哉?只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和控制欲,她被王夫人当枪使。

就这点来说,平儿比王熙凤还要有眼光:平儿道“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依我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久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如今乘早儿见一半不见一半的,也倒罢了。”一席话,说的凤姐儿倒笑了,说道“凭你这小蹄子发放去罢。我才精爽些了,没的淘气。”平儿笑道“这不是正经!”

说来说去,王熙凤很像职场中一些埋头苦干,为公司不惜卖命的“骨干”员工。

萨沙的公司就有这种人,每年都有几个二三十岁累到病死或者身患绝症的。公司怎么做?最多是报销部分医疗费,组织同事象征性的捐个款罢了。

到了人生最后阶段,这些倒霉蛋都无比后悔当年的拼命工作,就是王熙凤的缩影。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19
萨沙讲史堂

萨沙讲史堂

中国近代历史军事资深作家,在海内外出版十多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