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得知儿子参军后牺牲悲痛欲绝,17年后一中将来信:请娘来京

初雪之名 2024-12-23 14:55:00

“儿子牺牲了17年,居然还能复活?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懵。”

故事的主角是徐深吉,一个出生在湖北红安的农民儿子,后来成了新中国的开国中将,还担任了空军副司令。

可谁能想到,他的母亲石顺香却整整以为他死了17年!这事要是没有历史背景,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1932年,徐深吉在一次战斗中“阵亡”,消息上报后,部队还专门派人通知了他的母亲。

可实际上,他只是重伤昏迷,被救活后继续参军了!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徐深吉派人接母亲到北京,村里人还不信,说“徐深吉不是早就死了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战场通信混乱,信息失真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战争环境下的通信手段极其落后,兵荒马乱中一个人的生死可能就靠几句口头传话。

不像现在有手机、卫星定位,当时的前线战士很多时候连自己的部队在哪都不清楚。

1932年徐深吉受了重伤,战友以为他死了,这种误报其实并不罕见。

再加上战后尸横遍野,很多“牺牲者”甚至连遗体都难以辨认。

部队讲究效率,直接上报“阵亡”,对家属进行抚恤,这成了当时的标准操作流程。

可惜的是,这一误报直接让石顺香老人痛苦了17年。

2. 革命队伍的牺牲观念

那个年代,牺牲是常态,活着才是例外。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部队,早期物资匮乏,医疗条件极差,士兵“死了就死了”的心态很普遍。

对于组织牺牲者的名字可能能留在烈士名录中,但对于普通家庭失去儿子就是永别了。

徐深吉虽然活了下来,但战斗结束后,他被迅速送往后方治疗,等他康复后,部队早就转战他地,沟通的链条彻底断了。

更可悲的是,普通老百姓对这些“生离死别”只能选择默默接受——在那个年代,谁家没个牺牲的亲人?

3. 家庭与个人的割裂

徐深吉从17岁参加黄麻起义开始,走的就是一条离家革命的路。

他的母亲石顺香家境普通,按理说,她应该是他最牵挂的人。

但在那个年代,个人与家庭的割裂几乎是革命者的普遍现象。

革命的需要要求战士们“以天下为家”,而家庭却只能被放在次要位置。

徐深吉重伤后,部队没有及时通知家属他还活着,而他康复后也没有主动联系母亲。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他就不想自己的母亲吗?其实,这并不奇怪。

革命年代,家庭亲情的表达往往被认为是“软弱”,尤其是对于像徐深吉这样的高级指挥员,个人情感的牺牲几乎成了默认的事情。

这一牺牲固然伟大,但也让人唏嘘不已。

徐深吉的“复活”故事,背后折射的,是那个年代战争的残酷、信息的混乱以及革命者的无奈。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命运往往被淹没,这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伟大。

0 阅读:0

初雪之名

简介:初雪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