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了还债,曾每年向一个人送去了两千元,十年来从未间断

海科评社会 2024-05-26 01:39:45

文|慕青

编辑|柒东

春节,一直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日子

许多中国的老百姓,对于过年这一古老习俗都是情有独钟

那么你知道毛主席的春节都是怎么度过的吗?

可能大家都不会想到,在毛主席所度过的春节中,为了还清自己的借款,曾连续十年向一个人送去了两千元。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当年伟人为何会借下这笔钱?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曾为自己请了一位英语老师,她的名字叫章含之,是名士章士钊的养女。

章含之

因为章士钊和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至交,后来经杨昌济的介绍,章士钊认识了毛泽东。

他们一见如故,并成为了忘年交。

章含之曾参加过毛主席七十岁寿辰的家宴,并因此成为了毛主席的英语老师。

后来章含之进入了外交部,成功当上了一名女外交官。

一九三六年的一天,毛主席在和章含之学习完英语后,两人来到庭院中散步,突然想起了一桩往事。

便对她说到:

“我曾经欠了你父亲一笔债还没有还呢。”

毛主席与章含之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章含之则是一头的雾水,她只知道自己的父亲与主席是世交,但欠债的事却从未听父亲提起过。

只能笑着说:

“家父从未向我提及此事,就算主席您真欠了父亲的钱,想必他也不会找您催还的”

毛主席看着满脸疑惑的章含之,顿时明白了,事情已经过去四十三年了,想必章士钊早已忘记了

随即便笑着对章含之说:

“当时这笔钱帮了组织的大忙,从现在开始还他这笔欠的债,一年还两千元,十年还完两万元。”

毛主席

当章含之回到家将这件事告诉父亲后,章老却笑了起来:“确实有这事,没想到主席居然还记得。”

但当时的父女俩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这只是毛主席的一句玩笑话,然而在过春节的时候,章含之真的收到了两千元钱。

前来送钱的秘书更是对章含之说,这是毛主席特意交代的,以后每年都会来送。

得知消息的章士钊当即就让女儿还了回去,并让女儿转告毛主席,当时的银元是募集来的,他自己也拿不出这笔巨款。

毛主席听到传话后也笑着说道:

“你就告诉他,我毛泽东说,欠的账无论如何要还的,况且这个钱是从我的稿酬中支付的。”

毛主席与章士钊

于是每年的初二,章士钊总能收到毛主席所还来的两千元,这一还就是十年,从未间断。

那么毛主席的这两万元债款究竟从何而来呢?

一代名士章士钊

章士钊,字行严,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是毛主席的老乡。

章士钊

幼年时期读过私塾,学习十分的勤奋,十三岁时开始攻读柳文,并在十六岁成为亲戚家的童子师。

一九一零年章士钊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武昌学习,寄读于武昌的两湖书院,并在此结识了黄兴等人。

一九零二年三月加入南京陆师学堂学军事,次年进入上海爱国学社,与黄兴等人组织华兴会,从事反清活动。

随着拒俄运动的发生,学生们纷纷选择罢课,章士钊不顾他人的劝告,率领三十余人奔赴上海,加入了蔡元培等人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

在一九零七年赴英留学时,经常为国内报刊撰稿,介绍西欧各派政治学说,对当时中国政坛很有影响

章士钊

一九一一年,伴随着武昌起义的胜利,章士钊回到了国内,并对孙中山先生以及辛亥革命给予了衷心的肯定与支持。

并先后担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等。

主席与章士钊的革命友谊

伴随着袁世凯在一九一五年公开称帝,无数的爱国人士被迫前往法国,这其中就包括了蔡元培等人。

直到袁世凯倒台后,这些人才相继回到了国内,为赴法留学四处奔走。

也正是因此,才有无数的爱国青年不远万里去到异国他乡,将新思想、新知识以及新理念传回了国内,为当时的中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而他与毛主席的相识则是在一九一八年。

这年六月,在章士钊的推荐下,杨昌济前往北京大学任教,而杨昌济正是毛主席的老师。

至于这笔债务,还要从1920年开始说起。

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广大青年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深刻了解到了新中国早已处在危急存亡之际。

“五四”运动

为了寻找救国之道,在工读思想浪潮的影响下,大批青年才俊投入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当时的湖南新民学会积极赞助,组织会员和湖南青年参加,蔡和森以及毛主席等人曾为此奔走联络。

在毛主席就来到了北京后,在恩师杨昌济的帮助下,专门为湖南青年开办了三个留法预备班,为湖南青年赴法留学做准备。

但想要赴法留学,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

要知道在当时,每个人的平均留学费用大概在五六百元(银元)左右,很多青年学生家境贫寒,根本支付不起如此高昂的费用。

得知当时的形势后,毛主席决定为打算赴法的青年才俊筹集资金。

不巧的是,当时的新民学会也不富裕,每年仅有五十几元的会费。

虽然有时会收到一些爱国人士的募捐,但面对高昂的留学费,仍然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新民学会

为了筹集资金,毛主席在杨昌济的推荐下,毛主席与蔡和森结识了章士钊。

由于章士钊当时去上海参加南北和平会议未归,杨昌济便给他写了一封信。

“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一九二零年五月,几位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毛主席便前往上海为其送别。

到达上海之后,毛主席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曾向章士钊推荐过他,而此时的章士钊也因为一些原因滞留在了上海。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毛主席决定登门拜访,鉴于之前杨昌济的举荐,成功得到了章士钊的接见。

在将自己的想法提出之后,章士钊就被毛主席的想法所折服,当即便表示同意。

于是凭借自己的身份发起募捐,上海各界的爱国人士得知消息后,纷纷伸出了援手。

最终章士钊筹集到了两万银元,并将其交给了毛主席。

青年毛主席

伴随着这笔资金的到来,毛主席等人看到了希望,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也变得容易了起来。

在赴法留学的会员以及青年才俊中,大部分都是靠着这笔钱的资助才得以成行,其中就包括了蔡和森等人,毛主席则是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前往。

在蔡和森等人到达法国后,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讨论过后决定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政党,名字就叫中国共产党。

更是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传回国内,为组织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赴法勤工俭学会员

因此这笔钱不是属于毛主席一个人的,在主席的心里,章士钊筹到这笔钱是为了救中国,所以这笔钱也变成了必须得还的“借款”。

晚年还了整整十年的“债”

一九六三年是毛主席第一次给章士钊送钱,当时章含之不止一次去找过毛主席,告诉他父亲不答应收这笔钱,更是将父亲的原话告知了毛主席。

“请转告主席,我不能收此厚赠,当时的银元是募集来的,更何况我自己也拿不出这笔巨款,所以这根本就不算是债,更不用还。”

毛主席得知了章士钊的想法后,笑着对章含之说道

“你也不懂,我这是用我的稿费给行老一点生活补助啊,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得了的呢?我要是说明给他补助,以他这位老先生的脾气,肯定是不会收的,所以我才说这是还债。”

听到毛主席的回答后,章含之愣住了。

她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作为一个国家主席,在每天的日理万机之余,竟然还能想着自己的父亲。

毛主席

更无法想象,为了能让自己的父亲坦然接受这笔钱,居然考虑的如此周全。

随后毛主席的一番话,更是让章含之红了眼

“你们家那位老人家一生无钱,又爱管闲事,帮助了许多人,他写给我的信多半都是替别人解决问题,有的事政府解决不了,他自己还掏腰包去解决了”。

之所以毛主席会这样说,是因为毛主席知道,即使章士钊收下了这两千元的“债款”,这位老先生也一定会将这笔钱拿去帮助别人。

所以无论如何,这笔钱毛主席都必须得”还“。

值得一提的是

在如今的毛主席纪念馆内,仍然摆放着毛主席的收支列表,上面就详细记载了毛主席的“还款”记录。

毛主席纪念馆

章含之在得知了毛主席的真实想法后,便回到家告诉了父亲,章士钊也明白了毛主席的用心良苦。

于是他没有再推辞,而是选择了接受。

“本金还完了,还有利息呢”

一九三七年大年初二,毛主席所答应的”十年“到达了期限

当时毛主席的秘书以为这笔“债”已经还完了,便没有再去给章士钊送钱,但他显然没有明白主席的本意,在主席的心里这笔钱是要一直还下去的。

在后来毛主席与章含之聊天时,无意间得知了这件事,于是便十分愧疚的对她说。

“怪我以前没有说清,这个钱是给你们那位老人家的不住,哪能十年就停,本金还完了还有利息啊,从今年开始还利息,五十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就这样还下去吧,只要行老(章士钊字行严)健在就要一直还下去。”

毛主席

这番话无疑是在章含之的心上开了一枪,她也自此深刻的意识到,神州大地能拥有这样为国为民的主席,不但是民族之幸,更是国家之幸。

而章士钊在得知了毛主席的真实想法后,也感动的老泪纵横,更是对毛主席的胸襟无比的敬佩。

章士钊力促毛泽东杨开慧婚事

可能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她是毛主席的恩师杨昌济的女儿。

但大家可能都不会知道,毛主席与杨开慧之间的红线,恰恰是章士钊一手牵起的。

毛主席与杨开慧相识于北京,两人在日常接触的过程中,对彼此都产生了好感,于是两个追求真爱和真理的人,在北京寒冷的冬天里慢慢靠拢了。

毛主席与杨开慧

当时的杨昌济虽然十分欣赏毛主席,但对于让他成为自己的女婿,却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就在这时,章士钊出现了。

这一天,章士钊受邀来到杨昌济的家中做客,恰好是杨开慧为他沏茶。

于是章士钊便随口问了一句:“令爱是否已经许配人家?”

正在犹豫的杨昌济没有隐瞒,将毛主席与杨开慧互相倾心彼此的事告诉了章士钊。

“毛泽东是我的学生,就学识上来说非常不错,人品上来说,也不错,可是有位先生曾经跟我说,毛泽东行动举止与众不同,是个克星,劝我不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此前章士钊虽然听说过毛主席的名字,但却从未见过,听完杨昌济的描述后,顿时对这个青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机会,您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下,让我见见毛泽东?”

杨昌济对此欣然应允,但杨昌济还没来得及安排,章士钊与毛主席便在一次偶然的集会中,见到了彼此。

当时章士钊如同往常一样开始自己得讲座,有人告诉章士钊,他一直想认识的毛主席就在现场,并指出了毛主席所在的具体位置。

但章士钊并没有立刻去找他,而是在演讲期间一直关注着毛主席。

演讲期间,毛主席就坐在人群中,全神贯注的听着课,时不时记上几笔笔记,动作十分的潇洒。

这一举动得到了章士钊的赏识,认为此子前途无量,必能成大事。

于是讲座一结束,章士钊便跑到了杨昌济的家中,冲着杨昌济说道

“杨先生,您不要犹豫了,赶紧把小姐许配给毛泽东。”

这句话也打消了杨昌济的犹豫,他听从了章士钊的意见,同意了这门婚事,这门婚事也正式开启了毛主席与章士钊两人半个多世纪的亦师亦友之情。

一九四五年八月,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会谈,在毛主席到达重庆后,六十三岁的章士钊和一些民主人士在重庆机场为主席接风洗尘。

章士钊重庆接机毛主席

当毛主席问道他对此次重庆会谈的建议后,章士钊沉思了一会,在毛主席的手心写了一个“走”,毛主席当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随后便点燃一支烟,对章士钊笑了笑说

“十分感谢行老对我们的关心,我们现在有1亿人口,120万军队和200万民众兵,这个力量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蒋介石拿我们没办法,他只能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所以说,行老,我在重庆是安于泰山。”

听完这番话后,章士钊总算是放心下来。

当毛主席将此事告诉周总理后,周总理更是无比的敬佩。

“章士钊先生,是我们的真朋友。”

周总理

因此我们就能看出,”还债“只是章士钊与毛主席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两位老人之间的趣事,其实还有很多。

跨越半个世纪的莫逆之交

而说起主席对章老先生一家,那更是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

平日里毛主席对章士钊十分的尊重,一旦要举办什么活动,就一定能够会请章士钊前来参加。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生几乎没有举办过生日宴,但在一九六三年,毛主席的70寿辰时,毛主席就邀请了章士钊参加自己的家宴。

也正是这场简单的家宴,使得章含之成为了毛主席的英语老师,这也导致了“还债”的出现。

而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后来更是成了中国著名的外交家,她的丈夫则是曾经的外交部长乔冠华。

章含之与乔冠华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与思想家,章士钊先后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以及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务

但令人惋惜的是,一九七三年,章老先生不顾自己九十二岁的高龄,毅然前往香港,想要与台湾方面会谈两岸统一的相关事宜。

会谈期间,这位奉献一生的老先生,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消息传回国内后,毛主席悲痛万分,于是便和周总理等人在北京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至此,毛章二人这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友谊落下了帷幕。

回顾毛主席与章老先生的故事,这些事情即使是放在如今的社会,仍是一段令人动容的佳话,两位为国为民的老人之间的友情更是无比的珍贵。

毛主席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谋复兴,值得我们所有人用一生去铭记。

而毛主席的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

正是在毛主席以及组织的领导下,新中国才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如那句话所说

“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

毛主席

让我们铭记历史,奋勇向前,坚定的扛起祖国发展的重担,和祖国一起前行、成长,成为永远屹立不倒的东方雄狮。

让我们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0 阅读:0

海科评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