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与更迭,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现存文化古迹最多的国家。
遍览中国历史古城,西安这个十二朝古都可谓翘首,西安鼓楼、大雁塔、华清宫等名胜古迹,至今仍散发着代表历史底蕴的光华,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秦始皇墓中起土的兵马俑群,还被誉为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据悉,在秦始皇陵开出来的兵马俑总计有九千多个,但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九千多个兵马俑中,竟没有任何两个兵马俑一模一样,每一个兵马俑都是与众不同的,比如有一个“跪射兵马俑”便十分有名,还曾登上过我国知名的宝藏节目《国家宝藏》,作为展览品之一被介绍给全国观众。
而有这样一个兵马俑,它几乎不被拿出来展览,更从未出现在国际展会之中,这都是因为它的“脸”太特殊了。
兵马俑的由来秦始皇陵发现的这些兵马俑,其实都属于秦始皇的陪葬物之一。
兵马俑的由来其实源自于古代一个残忍的殉葬习俗,那就是“活人陪葬”。在古代,尤其是君王去世,有些会将活着的奴仆放进墓中,让他们在里面自生自灭。
明代早期,还会让没有孩子的妃嫔殉葬,所以早期明代的妃嫔都盼望着得子,就是为了避免殉葬的命运。
秦始皇作为统一了六国的千古一帝,他自认功绩斐然,对于自己陵寝的要求更是严格,比如这殉葬人数便是前所未有。
可是残害这么多性命,未免太伤人和,难不成为了殉葬真的要求几万人一起死在秦始皇陵中吗?
斟酌之下,便有了一个两全之法,那就是沿用春秋时期各国的做法,用烧制的方法制作泥俑,每一个泥俑都力图做到逼真且形态各异,这才有了后来令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兵马俑群。
不过当时秦二世胡亥还是要求宫妃、侍女、奴仆等为始皇殉葬,人数高达上万人。
兵马俑由当时的丞相李斯负责监制,整个秦始皇陵的建设时间长达39年,兵马俑是其中的大工程之一,自然也少不了废上十几二十年。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几个农民在农事劳动的时候挖掘出几个破碎的真人大小的泥俑,上报之后国家立刻派人勘探勘察,时隔两千年兵马俑重新现世,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仿佛再一次看到了中国大一统时的盛威,为之惊叹不已。
“绿脸”跪射俑在一众形态各异的兵马俑中,有一个绿脸跪射俑成为了考古学家们的重点保护目标。
要知道,目前展出的许多兵马俑它们都是没有颜色的,唯有这个绿脸的兵马俑带颜色,既然如此特别,那为什么不对外展出反而要藏起来呢?这就要从兵马俑的制作开始讲起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其实曾经都是被上过彩绘色彩的。有记载称,在督造兵马俑的时候,每一个兵马俑不仅有着不同的面容和姿态,就连身上的兵甲衣饰也各有不同,工马步兵每一个都由匠人小心翼翼地上色,力求做到与真人形似。
在陕西的那几个农民发现了兵马俑遗迹后,国家文物局立刻派人前往调查。
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刚刚打开存放兵马俑的墓坑后,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个个色彩鲜艳的仿真人俑,可就在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之后,那些兵马俑迅速褪色了,一众考古学家悔恨不已,但也为时已晚,那些我们能够看到的兵马俑便都是褪色过后的了。
其中只有这个绿脸的骑射俑在机缘巧合下保留了面部的部分色彩,由于目前科学家尚未研究出兵马俑上色的技术原理,也不清楚这个兵俑的脸为何是绿色。
所以,现在仍有许多存放着兵马俑的墓坑被封存,因为考古学家们知道,一但贸然打开,这些墓坑里的兵马俑也会立刻褪色。
所以这个仅存的有色彩的兵马俑,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是意外之喜,也是研究古代兵马俑上色技术的一丝希望。
故而,为了更好保存这个兵马俑,国家禁止展出这个兵马俑,就是怕它在展出过程中脸部的色彩会被磨损甚至消退,更不用说是送到国外的展览会上了。
兵马俑上的前人指纹在前段时间刚刚结束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中,曾有一期着重介绍了秦始皇陵中一个比较有名的兵马俑“跪射俑”。
在这一期节目中,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的文物摄影师赵震讲述了他数十年拍摄兵马俑的经历,其中最令人感慨的故事便是他曾在兵马俑上发现了制作兵马俑的匠人的指纹。
谈起这个故事,深爱着这份工作的赵震含泪说道:“有一天拍着拍着,我一抬头就看见一尊俑的脸上有指纹,那可是2200多年前制作兵马俑的工匠留下来的指纹啊!当看到那种景象的时候,时间已经消失了,就在同一个位置,他刚刚离开,而我就踩在他的脚印上!”
几千年前的指纹,被几千年后的人发现,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无数中国人心内对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敬畏与珍爱。
正是这种真爱,让无数人投身于兵马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对那尊绿脸跪射俑的保护,也正是中国人对于有朝一日能够展现出全部兵马俑风采的期望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