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千人秧歌”在网络上火爆出圈。
“三天的展演活动,每天客流量超万人。各类视频浏览量高达500多万。沽源县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架豆之乡等乡村游客增多,生意火爆。”沽源县文化馆馆长高延敏介绍,沽源秧歌不仅吸引了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还带火了沽源县的乡村旅游。
传承数百年

沽源县位于张家口坝上地区,是张家口首都“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众多,森林茂密,冬寒夏热,农业发达。
沽源秧歌的起源与农民庆祝丰收、举办祭祀等传统活动紧密相连。在沽源,几乎人人会“扭”秧歌,“扭”秧歌过大年的习俗已传承数百年。
在行进的千人秧歌队伍中,7岁小男孩杨文杰,动作有模有样,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无比快乐的笑容。问他为啥这么快乐?他指了指身边正在表演的一位老人说,他是跟着爷爷杨茂旺来的,因为爷爷是秧歌队的,平时在家教他扭秧歌,爷爷答应过他学好了就带他来县里演,现在终于实现了!
杨茂旺扭了几十年的秧歌,对这门技艺饱含深情:“一直希望能把这门技艺传给孙子,看着他这么喜欢,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温馨的一幕,诠释了沽源秧歌 “老带幼” 的传统传承模式。在沽源,像杨茂旺爷孙这样的组合并非个例。“老带幼” 的传承模式,让沽源秧歌在代代相传中保持了原汁原味,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据介绍,近年来沽源县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沽源秧歌比赛列入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活动中。每当儿童节前夕,沽源县的小学校园里,便回荡起欢快的秧歌旋律。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扭秧歌。从十字步到扭腰摆臂,一招一式都力求规范。
民俗焕新光

在长龙般的秧歌大军中,一支身着艳丽服装的演出队,像飘带一样欢快地移动着,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个个身段敏捷,舞姿灵活,技艺高超。
这是来自“架豆之乡”西辛营乡的秧歌队,队员都是架豆种植大户,架豆种植大户郝军脚踩高跷如履平地,舞起秧歌轻松如燕。他走在队伍前面,将印有架豆图案的飘带绑在鼓鼓囊囊的腰间,神采奕奕,“种植户的腰包比往年都鼓”的寓意活灵活现。他时不时回转身来与队友互动,眼角眉梢都是丰收的喜庆。
过去由于受限于经济条件,“架豆之乡”秧歌队旧演出服十几年来没更新。郝军提议种植户们集资为秧歌队买新衣,乡里十几名种植户纷纷响应,大家用“穿新衣扭秧歌”表达“扭出新的丰收年”的美好愿景。
在滦河路社区红辣椒秧歌队中,金超凡带队的街舞秧歌活力四射。金超凡是沽源县有名的秧歌迷,今年,金超凡为秧歌队组织了十多名朝气蓬勃的返乡大学生成员。为了让秧歌表演更具时代魅力,他们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大胆地进行创新尝试,巧妙地将现代流行音乐的动感节奏与街舞充满活力的元素,融入传统秧歌表演之中。为古老的秧歌艺术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令观众眼前一亮。金超凡兴奋地表示:“能参与到咱们县的秧歌展演活动中,我深感荣幸。去年我就参加了秧歌展演,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年,我和伙伴们自发组织,号召了许多返乡大学生一同加入,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
“希望有机会到北京扭一扭!”

成立于 2018 年的黄盖淖镇裕泽园社区秧歌队,成员主要由易地扶贫搬迁和空心村治理搬迁居民组成,其中不少人来自曾经的贫困村黄盖淖东山坡村。这支队伍集歌、舞、乐、戏于一体,充满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10年前,黄盖淖镇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曾面临诸多困境,而北京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为当地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北京的帮扶团队深入调研,结合黄盖淖镇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助力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让黄盖淖镇东山坡村等多个村落的居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他们主动参与到秧歌展演活动中,展示了集中搬迁后从农民变居民的美好生活,成为此次展演活动中的一抹暖色。
“这抹暖色,更是北京对口帮扶成果的生动写照。现在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的日子更红火,我希望有机会到北京扭一扭!”65岁的王大妈笑着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