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清水:深耕精神文明建设铸牢乡风文明之魂

时光印记的收藏家 2024-11-12 15:39:44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清水县坚持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重要阵地,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注入动力,充分发挥乡风文明引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走进郭川镇宋川村,村道两旁绿植依旧葱翠,村庄内水泥道路干净整洁,邻里关系和睦,巷道旁的文化墙上展示着村庄近年来的蝶变,处处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

“我们村自从道路硬化之后,邻里和睦,大人小孩团结,每个人看到道路上不干净的地方都自觉打扫,家里的小孩都非常孝敬老人,走在路上都会互相打招呼,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郭川镇宋川村依托省级村规民约先进村品牌建设优势,致力于培育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用“小村规”激发乡村治理“大效能”。202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2023年被省民政厅评为甘肃省村规民约先进村,202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和美乡村。

如今的宋川村,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村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群众自觉遵守,互相监督,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村容村貌变美了,邻里关系和谐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了,村规民约“规”出社会公德,新秩序“约”出乡风文明新风尚。

“近几年,大家的意识慢慢发生了变化,有办红白事的,不大摆宴席了、不盲目攀比了,村里的矛盾纠纷也少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村里通过宣传先进典型,现在户户争创最美庭院、文明家庭,人人争上道德红榜,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逐步形成。”宋川村党支部书记宋明星说。

近年来,清水县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在乡村治理一线探索移风易俗、涵育乡风的创新实践。伴随着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积分制、清单制、“红黑榜”等务实管用的共建共治模式不断推广,覆盖乡风文明方方面面的村规民约不断完善,现代文明理念也在清水的广袤乡村深深扎根。

同时,清水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重要阵地,创新宣传形式,运用报告会、“蒲公英播报”“大喇叭说事+”等多种方式,切实发挥“甘肃好人”等道德模范示范引领作用,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覆盖更全更广的文明网络,推进文明实践深入田间地头,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铸牢群众思想根基,营造崇德向善、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围绕“甘肃好人”田景明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陇东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甘肃好人”田景明品牌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面对面开展宣传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依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党的理论、惠农政策、生产技术、文艺文化、移风易俗、防火救援等多元主题元素巧妙融入宣讲活动,以自身见义勇为的亲身经历,让每一次宣讲都贴合实际、内涵丰富,在全镇范围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临近中午,一阵阵饭菜香从清水县草川铺镇火石村互助幸福院的“幸福食堂”里飘了出来,老人们陆续走进食堂落座就餐,一边吃着美味可口、便宜优质的午餐,一边在饭桌上聊着家常,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院内还有棋牌室、书画室、动静态活动区等文娱功能设施,为老年群体提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龄生活。

“孩子都外出打工去了,平常我就来村上的食堂吃饭,和其他老人一起打扑克下棋。”清水县草川铺镇火石村村民申碎娃告诉记者。

据了解,火石村“幸福食堂”低于市场价格为村上老年人提供午餐、晚餐服务,每餐2元,可容纳50人同时就餐。逢年过节时,村上会根据节日特点为老人安排包饺子,包粽子,喝腊八粥等,还可以通过大屏幕和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媳视频连线,真正让留守老人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互助老人院自营业以来,吃饭人次累计达到100余人次,每天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荤素搭配,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吃饭、娱乐活动的场所,让村里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幸福便利的老年生活。”火石村党支部书记刘昊说。

火石村“幸福食堂”生动实践了“养老”变“享老”的新风尚,给村内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综合服务养老平台,让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年轻人外出务工解决后顾之忧,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社会风尚更加彰显。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一面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一场场沉浸式宣讲、一次次具象化服务、一件件实效化措施……清水县以美丽乡村、文明实践、移风易俗为主线,厚植文明沃土,弘扬文明乡风,文明浸润乡土,新风吹拂心田,一幅业兴、景美、人和的文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清水发布

0 阅读:0

时光印记的收藏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