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年 12 月 25 号圣诞节那天,张学良从西安出发,一路护送被扣押了两个礼拜的蒋介石回南京。等他们到了南京,张学良就明白过来,自己可能没法再自由自在地离开了。果不其然,等蒋介石安全回去后,张学良却开始了长达 54 年的被软禁生活。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当年身为奉系的“少帅”,他当时指挥着 25 万东北军,手里有很多兵呢,可在这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囚禁日子里,几乎没见有谁想着去救他。到底是张学良自己安排的呢,还是东北军内部矛盾老多了,才导致他的处境没人管呀?
西安事变这事儿可把全国都给震动啦。张学良和杨虎城就决定把蒋介石给扣押起来,逼着他接受抗日的主张,可这一行动也让张学良陷入到超级大的危机当中。蒋介石这人的脾性那一直都挺刚烈的,但凡有背叛他的人,那都得遭报复。张学良虽然之前跟蒋介石有过很亲密的合作关系,但到了这个时候,他却选择了跟蒋介石对着干。
事发那时候,军队里在对待蒋介石的处理这事上闹得很厉害,意见分歧很大。有一部分人觉得得趁着这个机会把蒋介石给除掉,不然以后肯定会有麻烦;可还有另一部分人,像张学良自己,就主张别杀。张学良觉得要是把蒋介石杀了,肯定会引起国民的报复,最后很可能会把全国抗日的大计划给破坏了。他反复掂量之后,决定遵守之前的承诺,把蒋介石送回南京去。
不过呢,他的这份善意压根没得到蒋介石的感恩。到了南京之后,尽管宋美龄他们对张学良表达了谢意,可蒋介石却突然一声令下,把张学良随行士兵的武器给收缴了,接着就把他给软禁起来了。面对这样的状况,张学良表现得那叫一个冷静,好像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似的。
其实啊,张学良在出发之前那可是做足了准备嘞。他跟他手下约好了一个三天的期限,要是他这三天能平平安安地回来,军队里的那些事儿就还按照原来的计划接着干;要是三天之后没了音信,那就把军权交给杨虎城和于学忠。可惜呀,这安排最后根本就没起啥作用。
张学良没注意到一个关键现实:杨虎城把控着西北军,可手里就 5 万兵马,跟奉系的 25 万大军比,差距太大啦,东北军肯定没法完全听他指挥。于学忠呢,虽是奉系将领,可他资历浅,在军队里威望不够,不好掌控大局。所以啊,张学良的后手安排没起啥作用,东北军内部就乱套啦。
三天过去啦,张学良确实没回来,接着就传来他被软禁的消息。东北军里的将领们开始争论起来,还犹豫不定呢,那时候没一个人能统一做出决策,军里人心晃晃悠悠的,救援行动根本没法展开。
张学良被软禁后,很快就在军中引发了不同派系的分裂啦。东北军内部本来就有各种力量在那博弈呢,张学良的这种困境让这种矛盾变得更严重啦。
有一些元老级的将领,在早年的时候跟着张作霖四处征战。他们对张学良的能力不是特别信任,觉得张学良太年轻了,处理事情不够稳重。尤其是这次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这件事,元老派早就不赞成这个决定,他们觉得这就跟把自己往虎口里送没两样。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想法,张学良被囚禁起来了,东北军也处于没有首领的混乱状态,这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当初的看法是对的。
跟元老派对着干的是张学良亲自给提拔起来的一批年轻将领,这些家伙对“少帅”那叫一个忠心,想法是通过武力把张学良救出来。不过呢,年轻将领们的影响力不太够,他们虽然挺激进的,可在军队里的根基不深,也没得到啥广泛的支持。
内部的争斗那是越来越厉害啦。年轻的主战那拨儿,没得到支持后,情绪就更激动啦,最后干出了极端的事儿,冲进了主和派代表、东北军老将王以哲的家,把他给杀害了。这一动作可把内部矛盾给彻底激化啦。元老派和主和派本来就对营救张学良这事儿有点怀疑,现在呢,更是转为反对啦,东北军内部那分裂的局面可就没法挽回啦。
局势的走向逼得杨虎城得做个不好做的决定啦。东北军内部的争斗越来越厉害啦,要是不采取些办法,很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内乱呢。为了防止东北军彻底分裂开,杨虎城就选择了让步,跟蒋介石的中央军达成了协议,最后东北军就接受改编啦。
随着改编的推进,奉系军队没影儿啦,以前的那些将领呢,要么加入了中央军,要么就去另找活路啦,只有一小撮人选择跑去共产党那边。张学良手里的 25 万大军慢慢被拆分掉了,他再也不是那个能掌控东北的“少帅”啦。他以前的那些手下,现在都不听他的啦,而是开始效忠于蒋介石啦。
张学良的命运在这当中慢慢沉沦啦。东北军的那些元老们原本就没太瞧得起他,等他被软禁之后,他们连管他死活的心思都没了。对他们来讲,张学良都已经成了被历史给抛弃的人啦,救不救他压根儿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格局。
张学良被软禁了 54 年,这漫长的时间里,他几乎都被大家给忘了。以前那些对他特别忠心的年轻将领,根本没办法改变这局面,而那些手里有很多兵的元老们呢,就盼着他一直这么困着,别被救出去。东北军都解散了以后,就没人再关心张学良的营救这事啦。
能回,可我不会再去指挥军队啦。好些年之后,张学良对来看望他的老部下这么讲。他的声音里带有一点儿无奈,不过更多的是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他以前可是东北的掌控者,可在那漫长的时光里,却被禁锢在小小的房间里,一直到了晚年。
这场没人来救的囚禁,终归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张学良人生里的不停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