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余杭网友小景因一张24年前的压岁钱存单走红。该存单记录了她9岁时存的定期,33岁时她取出本息,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据悉,小景自幼养成存压岁钱入银行的习惯。每年春节,她与父母同往银行,细心存储所得。其中,一张2001年存入的1000元定期存单,因故被特别保留。
小景回想,此存单是母亲在她大学时交由她保管的。十年前她想取出,但银行柜员告知取出将损失半年利息,不划算,因此这笔钱继续存了十年。
前两天,小景抽空取出1年期转存、2.25%利率的存单,24年累积本息共1674.2元。虽金额不大,但她非常开心,决定留作纪念,不花用。
小景感慨道,1600元虽非巨款,但在33岁还能收到儿时压岁钱,让他感觉是在家人关爱中茁壮成长。
小景的故事引起网友共鸣,他们称自己也曾尝试存压岁钱却未能坚持。小景能珍视并保存这张存单,显得尤为难得。
中泰网友点点亦分享经历,4岁时父母用其压岁钱购20年保险。现30多岁,装修新家时取出一万购家电,到账时感受到如获“红包”般的成长幸福。
许多网友称,成为父母后,他们每年会存下孩子的红包钱。尽管银行利息低,但日积月累,孩子长大后,这笔钱将十分可观,可由其自行取出。
压岁钱承载对孩子祝福与关爱,亦传承家庭传统与文化。应珍视此传统,传递爱与祝福。期望更多人如小景和点点,妥善保存压岁钱,使之成为珍贵记忆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