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最近搞了个大动作,真是让球迷们炸开了锅。他们居然用威金斯、李凯尔,还有一个2025年前十保护的首轮签,换来了吉米·巴特勒,还顺带着跟他签了一份两年的续约合同。你说这事儿值不值?有人拍手叫好,说这是冲击总冠军的大招;也有人皱眉头嘀咕,这么大的投入,会不会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我就想啊,不管咋说,人家交易都完成了,那我们还是得看看实际表现再下定论,对吧?其实要聊这个问题,还真得从巴特勒加入后的前两场比赛说起。这可是实打实的检验标准拿数据和赛场表现来说话,比啥都靠谱。第一场比赛对阵公牛,这是巴特勒穿上勇士战袍的首秀。当时很多人还在担心,他能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结果呢,他虽然看起来状态没完全拉满,但依旧交出了25分2篮板4助攻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在关键第四节的时候,他自己独砍10分,把原本有点悬的局面硬生生给掰回来了。那会儿现场解说员嗓子都喊哑了,说什么巴特勒就是胜负手。你别说,这话还挺贴切。他当晚正负值+16,全队最高。这种在危急时刻站出来改变比赛走势的人,可不是随便路边捡来的白菜。接着第二场,是对雄鹿。这回库里迎来了职业生涯第1000场里程碑之战,直接上演了一出神仙级表演38分领跑全队。而另一边呢,刚来的巴特勒也没闲着,全场20分9篮板6助攻4抢断,各项数据全面开花。尤其是在防守端,他通过高强度逼抢,让雄鹿一度难以组织像样进攻。有意思的是,当天字母哥缺席,有些人可能觉得含金量差点意思。但仔细琢磨一下,没有核心球星支撑的球队,其它人的斗志反而会更旺盛。所以啊,这并没有减弱这次胜利的重要性。
这一来二去,两场比赛下来,你能明显感受到他的作用。从数据统计来看,他平均每场贡献22。5分、5。5篮板、5助攻和2。5抢断,投篮命中率50%,罚球命中率92%。这些数字摆那儿,就跟成绩单一样清晰明白。而且他不仅仅靠得分立足,还把自己的防守硬度、组织能力以及冷静处理关键时刻压力的特点融入到球队里头去了。有专家甚至评价,如果这样的化学反应能够延续下去,那么勇士季后赛走远绝非痴人梦。我听完之后感觉挺振奋,但转念一想,好戏才刚开始,看久一点才知道水深不深嘛。当然啦,每个人都有盲区,也不能光顾着夸优点,不提风险是不是有失偏颇?不少老铁就在讨论几个争议焦点,比如威金斯走了,到底亏不亏?别忘记,小伙子之前可是西决MVP,而且年纪轻潜力大,只不过本赛季确实状态飘忽,一直找不到最佳感觉。另外还有选秀权的问题,这种未来资产虽不是马上兑现,但万一错过个潜力股,那可是真肉疼。再加上为了留住巴特勒,两年均薪6000万的大合同确实压得工资帽喘不上气。如果哪天因伤病或状态滑坡导致投资回报比下降,那时候怕是日子不好过。
但换句话讲,要想吃饺子,总得破皮包馅吧。目前来看,他们显然已经认准方向,就是先拼眼前,再谈以后。不惜代价地补齐短板,为季后赛搏上一把,可以理解成一种豪赌策略。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赌赢,大家乐呵呵庆祝;要是输了,大概又是一片骂声。不过这种事情谁敢百分百拍胸脯保证呢?不过我必须承认,从目前呈现出的效果看,至少短期内收益相当不错。一方面(呃,我改口)哈,我是指首先,人家的突破能力帮库里吸引火力腾出了空间,同时也让禁区杀伤变得更加犀利;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防守端,由于他的协防意识突出,所以整个体系稳固程度提升不少。此外,一个被大家低估的小变化就是罚球环节,以往勇士经常因为罚丢几颗致命失误,如今情况得到缓解。从这个角度分析,引进他似乎真像买到了瑞士军刀,哪块需要用刀割,就派专属技能上阵解决问题,非常灵活好使。至于那些所谓隐患,我们暂且可以搁置观望。如果真的如某些乐观评论所言,通过这样一次调整最终实现翻盘逆袭,那么任何牺牲都会显得值得。当然喽,要达到那个目标,中间肯定少不了磕磕碰碰,需要时间慢慢磨合。但无论如何,现在他们至少迈出了尝试的一步,而不像某些保守团队一直纠结徘徊,无所作为这怎么能行?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句很俗的话:既来之,则安之。不管外界怎么吵吵闹闹,对方已然踏入湾区的新征途,与其质疑猜测,不如静待故事发展,说不准还能看到意料之外的大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