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0日讯(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汪昊)2月9日是农历除夕。当日一早,赶在献血志愿者到来之前,武汉血液中心医务人员率先坐上采血椅,履行一份坚守了18年的“爱心之约”。紧跟她们之后,热血市民接踵而至,以挽袖献血的方式辞旧迎新。
统计显示,当日武汉市共有330位爱心市民赶赴各个献血点,累计捐献全血57400毫升,捐献血小板246.5个治疗量,以“一臂之力”助力万家团圆。
采血者化身献血者,为淡季血供贡献“一臂之力”
早上7时不到,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护士张秀娟就坐上了采血椅——为了不影响稍后的采血工作,她比平时提早一个多小时来到单位。
成分献血科护士张秀娟正在献血。 通讯员张智 摄
“我们采血者也是献血者,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随时响应。”当日,张秀娟成功捐献一个治疗剂量血小板。她介绍,科室很多同事都是固定献血者,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打消群众的顾虑,带动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这是一项坚持了18年的爱心约定!”有着81次献血经历的成分献血科副主任谢晋介绍,春节期间,献血主力军大学生放寒假,务工人员也返乡过年,临床用血会出现季节性紧张局面。为保障春节期间患者用血,每年的除夕日,成分献血科医务人员都会相约坐上采血椅,献出自己的“一臂之力”。
成分献血科护士王岚正在献血。 通讯员张智 摄
“最近血液库存怎么样,什么样的血型最紧缺,我都是第一时间知晓的。”王岚在成分献血科招募岗位工作8年,依靠一根电话线,成为一座连接献血者和患者的“桥梁”。“我无数次向大家科普成分献血是什么,也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献血对身体无害!”王岚告诉记者,受自己的影响,母亲和丈夫先后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成为定期无偿成分献血者。
统计显示,除夕当天,武汉血液中心14位工作人员累计捐献17个治疗剂量血小板。在过往18个除夕日,成分献血科累计献血270人次,累计捐献血小板350多个治疗量。
赶在献血志愿者到来前,成分献血科护士集体献血。 通讯员张智 摄
以献血的方式辞旧迎新,志愿者获赠限量版“龙墩墩”
上午10时许,明媚的阳光带来久违的暖意,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血液中心献血屋看到,献血志愿者渐渐增多,不断有人进来填表、体检。
张健和刘悦在同一家单位上班,当天相约前来,分别捐献400毫升全血,并获赠一个限量版“龙墩墩”钥匙扣。截至目前,张健累计献血8次,累计献血量2200毫升。刘悦累计献血4次,累计献血量1600毫升。
张健回忆,1999年,学校组织团体献血活动,他和同学第一次走上采血车,完成“人生第一献”。毕业后,由于工作原因和医护人员接触较多,深知血液对于临床救治的重要意义。每次单位组织献血活动,他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会积极参加。
和张健一样,刘悦也是大学期间完成第一次献血。“当时献血车开到了学校食堂门口,我们作为学生记者去采访献血志愿者。听医务人员详细介绍了献血相关知识,知道献血很安全,还可以帮助患者,当即决定一起参加。”
为何相约除夕当天献血?刘悦坦言,春节是无偿献血的淡季,加之前段时间天气恶劣,考虑到临床用血一定很紧张,她和张健一拍即合,决定一放假就去血液中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献血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暖心服务给刘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医护人员递给我们的饮料都是加热过的,这些细节让人感到很温暖!”
据了解,春节期间,武汉血液中心全血服务正常进行,志愿者可关注“武汉血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献血点”查询详情。成分献血服务初一、初二暂停,初三恢复正常工作。中心负责人呼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市民朋友积极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奉献爱心,为患者送上一份生命的希望,助力万家团圆。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