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90人看过,凑不够一个小厅,今年最惨电影诞生

蒋晨曦 2025-02-26 15:53:06

眼瞅着二月份就要结束了。

电影市场里却风景如画。

由《哪吒2》引领的热潮,使得票房如虹。

这部动画电影不仅成功超越了136亿票房,成为国产影片中的佼佼者,还跻身全球前八,势头强劲,目标直指第七。

这是国产电影的一次辉煌,令人为之喝彩。

可与此同时,另一部电影《唐案1900》则在《哪吒2》的光环下挣扎求生。

借助它的热度,这部电影的票房也终于突破了30亿大关。

然而,市场的真实景象却并不乐观。

对于其他影片来说,几乎都是在赔本的边缘徘徊。

想必在过去的时日里,影院中又有多少“冤屈”聚集。

比如每年都备受瞩目的《熊出没》,竟然在今年遭受了重创。

由大制作制霸的《封神》《蛟龙行动》以及《射雕》则完全崩溃。

《蛟龙行动》的撤档让人瞠目结舌,制作方甚至不得不发布“导剪版”,大写特写的“输不起”二字,显得格外滑稽。

剩下的两部影片尝试保持体面,却也难逃冷清的命运。

除了春节档的几部电影,这两周上映的新片几乎都无声无息。

今天我们要聚焦的便是被遗忘角落的《无玷之城》,一部毫无波澜的电影。

影片概述:无玷之城的打磨

《无玷之城》的导演邓恂选择以犯罪喜剧的形式编织他的处女作。

影片的男主杨有才是个富二代拆迁户,他渴望拥有一辆心仪的跑车,却意外结识了赌徒胡聪和汽车租赁公司经理罗金龙。

围绕着那一笔拆迁款,这三人的命运交织于一场啼笑皆非的戏剧之中。

然而,观众心中几乎都明了,胡聪与罗金龙两人决定接近杨有才,显然是出于对他的财富的渴求。

这样的小聪明,难免让人感到审美的乏味。

这一主题并非新鲜。

回想十年前,拆迁户曾因财富而改变命运,诸多电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然而,如今随着政策的明朗化,那些钻空子的村民再也无法梦想成真。

也许,这个故事在数年前诞生,就已经有些滞后于当下观众的思维与口味。

喜剧的创作与挑战

在当今的影视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导演追求喜剧题材,认为这是新手易上手、不占用过多预算的选项。

然而,真正能打动人心、留下深刻印象的喜剧却是一道难题。

周星驰曾说,他拍摄的电影都是“悲剧”,最终反映了现实问题的喜剧并不简单。

《无玷之城》于2月15日上映,结果却颇为惨淡。

截稿时的票房仅有6027元,这一数字令人惊愕。

没有写错,这是“元”而非“万”!

首日的票房更是黯淡至112元,排队观看的观众数目仅仅190人。

对比一下,《哪吒2》在同样期限的表现,简直不值一提。

称之为今年电影市场的“扑街之最”,也不足为过。

这一惨烈的事实,充分表明电影艺术的宏伟理想,并非每一位创作者都能实现。

创作的过程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沉淀,而非仓促之作。

或许在反思中,导演与演员们该问问自己,究竟该如何前行。

整个电影市场的真实面貌

电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与观众情绪的契合度密不可分。

显然,对于很多新片来说,观众的需求与期待始终能够构成矛盾。

票房的冷淡无法忽视,时牢骚四起的评论中,总会提及“电影水准和题材”的缺失。

《无玷之城》的失利,映衬出抗衡大作的无力。

在优质影片的激烈竞争中,这些愿望更加显得脆弱而苍白。

根本无法从冲突中找到解决路径,导致影片在观众心中荡然无存。

导演需要审视,市场的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是否应该抛弃那些陈旧的观念、过时的故事,接受时代变迁下的新鲜理念?

观众的品味在变化,电影制作也应迎合时代的新需求。

结语

《无玷之城》的失败,或许是一面镜子。

它不仅反映了电影的创作过程,更折射出市场的沉浮。

在电影行业中,持续迭代、审时度势是制胜的关键。

也许未来那些熟悉的情节和相似的角色,将永远无法打动观众。

而真正的喜剧艺术,依旧需要用心经营,而非一味迎合。

除了技术上的积累,也要丰富灵魂的深度,培育更多想象与创意。

我们期待创作者能够在这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而观众,也期望看到更多充满新意和活力的作品,涌现于大屏幕之上。

0 阅读:5
蒋晨曦

蒋晨曦

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