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长子,明代篆刻家、书画家文彭1570年草书《醉翁亭记》手卷

東海書文 2024-02-07 19:46:17

文彭(1498年-1573年), 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长子,明代书法篆刻家、书画家。

文彭书法初学钟、王,后法怀素,后期致力于孙过庭,篆、隶、行、草、楷诸体皆擅,以楷、草最为精粹,索书者接踵不断。尤精篆刻,风格工稳透逸,格调高雅,富有盛誉,与何震并称“文何”,对后世影响甚大,为明清文人篆刻之开山鼻祖。

释文: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侣僲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醉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

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

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

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

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

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

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宾宾

欢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

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

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隆庆庚午(1570) 仲夏十日,三桥文彭书。

钤印:文彭之印、寿承氏、桂林一支

鉴藏印:稚麓珍藏、无怀氏之民、鹤羣消遣、徐氏醉月山房收藏书画之印、云父心赏、曾到阊江宝砚斋

题跋:东坡有草书《醉翁亭记》,字类右军父子,及见《濯缨笔记》,

乃知白家珽者赝作。若三桥翁此卷神采烂熳,以此加于坡仙当不拒也。陈继儒①。

钤印:陈继儒印、眉公、晚香堂

此卷29 x 404 公分,1987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此卷作于隆庆庚午(1570),为文彭72岁所作。该卷挥洒中见法度,错落有致,行笔疾速,一气呵成。同样作品,可参考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文彭《书七言律诗》,此卷与本幅同年创作,皆飘逸流畅,奕奕动人。当中屡见个别字体比其他的大二三倍,如「行」、「人」、「乱」等字,章法布局有取怀素《自叙帖》之态,可谓兼其父文徵明和怀素之长,甚见功力。难怪见多识广的陈继儒(1558-1639)会以此媲美苏东坡书法,并赞叹于跋尾。

①陈继儒(1558年-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中国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诸生出身,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后居东佘山,关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学习苏轼和米芾,兼能绘事,屡次皇诏征用,皆以疾辞。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

0 阅读:39
東海書文

東海書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