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车机,比手机好用?

鲁大师 2025-02-21 19:18:31

说到新能源车的变革,「大屏」一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特斯拉虽然是改革先行者,但在中国市场上,真正让这块屏“活起来”的,或许是华为鸿蒙车机的入局。

就像当年华为用5G技术吊打一众4G手机一样,鸿蒙车机带着手机厂商的“软件基因”杀入汽车圈,也直接开启了“降维打击”模式。

本文将重点分析鸿蒙车机的优缺点,探讨它在智能车载系统中的表现。

硬件架构:麒麟芯片的实力与挑战如果把车机系统比作一辆车的“智能大脑”,那么车辆的硬件配置就是它的“动力系统”,而软件架构则是指挥和调度这一切的“中枢神经”。二者的协同作用直接决定了车辆智能化的水平。我们以鸿蒙座舱当前的最新迭代版本鸿蒙OS 4.0为例,在硬件配置方面,鸿蒙4.0整合了多个高性能组件,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显示能力。其中,核心硬件之一是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例如,问界M9搭载的是麒麟9610A,而问界M7和智界S7则搭载了麒麟990A。如果将这些鸿蒙车机搭载的芯片与时下主流的高通骁龙车载芯片做一个算力排序,大致的顺序是:骁龙8295 > 麒麟9610A > 骁龙8155 > 麒麟990A

虽然麒麟9610A并非算力最强,但它在AI算力和图形优化方面仍具优势。在鲁大师实验室此前的车机稳定流畅测试中,问界M9拿到了264.2分的成绩,排名第6,落后蔚来ET5和小米SU7分别仅1.6分和3分。

而麒麟990A,它的算力相对较低,放在如今的芯片阵容中,确实有些落后了。其搭载车型的测试成绩也要差一点,问界M7只拿到了244.8分,稳定流畅度跟极氪7X、特斯拉Model Y一个梯队。

尽管如此,麒麟芯片依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在能源效率和与华为设备的优化配合方面,有非常强的并行处理能力,可以同时流畅处理导航、娱乐、驾驶辅助等多项任务。然而,面对高通骁龙座舱芯片的持续进化,麒麟芯片的算力上限仍需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未来的软件升级下,处理复杂数据时可能会遇到瓶颈,特别是在高负荷任务下,低算力可能导致车载系统流畅度下降。

此外,由于鸿蒙车机所搭载的具体车型不同,在其他硬件配置上,如屏幕、传感器、存储、通信、语音识别等模块也会存在差异。不过,能搭载鸿蒙车机4.0的车型,通常会配备分辨率为2k的LCD显示屏,同时支持5G网络连接,能实现高速通信,满足用户对实时数据传输和OTA更新的需求。总体来说,在硬件这块儿,大体都不会太差。

软件架构:万物互联与语音交互的智能化体验对于车机来说,硬件决定了其下限,而软件才是真正的“灵魂所在”,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鸿蒙车机 4.0 在软件方面的最大亮点,便是其强大的万物互联能力,这一切得益于鸿蒙操作系统独特的分布式技术架构。与传统车机系统只能处理车载信息不同,鸿蒙车机通过分布式架构,能够将车辆与外部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家居设备等紧密连接,打破设备之间的界限,实现全场景的智能体验。所有设备之间可以实时同步数据,让智能生活不再局限于车内,而是延伸至家庭、办公等各个场景,真正实现了“人、车、家”的无缝融合。

而且,鸿蒙座舱可以大量复用手机上的应用,即使完全没有针对鸿蒙做适配开发的安卓应用,也可以投屏到车机上,并且通过车机屏来操作。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手机上几十万、几百万个应用,全部可以进入车机」。鸿蒙车机4.0的多屏互动功能也是一大特色,它为车内乘客提供了一套独立而又和谐的智能系统。副驾驶可以通过独立的触控屏自由控制车内娱乐系统,观看影片、调节音响等,而驾驶员则可以专注于导航和驾驶,互不干扰,极大地丰富了车内乘客的使用场景,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和娱乐性。

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更具吸引力的或许是它简洁、易用的操作逻辑。该座舱沿用了 HarmonyOS 手机的用户交互设计,无论是鸿蒙手机用户还是安卓手机用户,都能迅速上手,轻松操作。

例如,桌面下方的个性化快捷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自由编排各类应用的快捷入口;

为了更好地迎合手机、平板用户的使用习惯,鸿蒙车机取消了传统的 “退出” 或 “返回” 按键,用户通过左下角的 home 键或简单右滑,就能轻松实现返回功能,有效减少了操作时分神的可能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然而,鸿蒙车机也并非完美无缺。在实际使用中,部分用户反馈语音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第三方APP的优化也有待加强。在兼容性和流畅度方面,鸿蒙车机与一些专门针对车机优化的应用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语如今,搭载鸿蒙车机4.0的车型,如问界M9、享界S9、智界S7等,正在受到市场热捧。有车主甚至表示:“买车就为了那块屏。”然而,鸿蒙车机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系统性能和兼容性等方面的瓶颈。从长远来看,鸿蒙车机的生态构建和技术进化将成为其是否能够持续领先的关键。最后默默说一句,在持续OTA的同时,希望鸿蒙车机别像某安卓一样越更越卡……

0 阅读:18
鲁大师

鲁大师

专注于IT行业圈硬件评测资讯,收罗科技新闻趣事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