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防晒伤法,盖膜浇水双保险,果面光滑无晒斑

青山追梦之旅 2025-02-15 20:25:18

在猕猴桃的世界里,防晒伤是保障果实品质的关键环节。猕猴桃果皮相对较薄,在生长过程中,它很容易受到阳光过度照射的影响而产生晒斑。一旦出现晒斑,不仅影响猕猴桃的外观,还可能降低其口感和储存期。

首先来看看没有做好防晒时猕猴桃的状况。在一些传统的猕猴桃种植园中,没有采取额外的防晒措施。在炎热的夏季,当阳光直射到果树上时,猕猴桃的果面就直接暴露在烈日之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果实表面开始出现一些细小的斑点。从数据上来说,在没有防晒措施的果园里,到了果实成熟季,果实带晒斑的比例可高达30% - 40%。这些晒斑就像是“伤疤”,让原本光洁的果面变得斑驳陆离。

那么,猕猴桃晒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一方面是猕猴桃对阳光的生理反应。猕猴桃在生长过程中,它自身有一些应对阳光的机制,但是如果阳光过强、持续时间过长,它的防御能力就会达到极限。比如,当温度超过30摄氏度且光照强度达到每小时1200 - 1500勒克斯(lx)时,猕猴桃的光合系统受到抑制,呼吸作用却增强,这就导致果实的代谢失衡。另一方面,猕猴桃果肉细胞相对幼嫩。与一些其他水果的果皮相比,猕猴桃果皮的角质层较薄。例如苹果的果皮角质层厚度大约在5 - 10微米,而猕猴桃的果皮角质层厚度仅2 - 5微米。这使得它更容易被紫外线穿透而受损。

那如何做好猕猴桃的防晒伤呢?盖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是一种物理性的防护措施。在猕猴桃生长到果实膨大期,也就是每年的7 - 8月左右,可以对果园进行盖膜操作。市面上常见的猕猴桃专用膜具有高透光性、高保温性和防水性等特点。这种膜的透光率可达到90% - 92%,能够保证猕猴桃正常的光合作用光照需求。同时,它的保温性能可以让果实在夜间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据实验数据显示,盖膜后园区内的昼夜温差能比未盖膜降低5 - 8摄氏度。这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同时避免因夜间温度过低或白天温度过高对果实造成的伤害。而且,它的防水性能可以防止雨水在果面上长时间残留导致的病菌滋生。

除了盖膜,浇水也是防晒伤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水分管理能够调节猕猴桃果园的小环境。在天气炎热干燥的时候,每天下午4 - 5点左右进行适量的浇水。每次浇水量要根据果树的树冠大小、土壤保水能力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说,每株猕猴桃树的浇水量在20 - 30千克比较合适。水分蒸发可以带走果园内的热量,降低温度。当果园内的温度保持在30摄氏度以内时,猕猴桃晒斑的产生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从对比来看,在同等光照强度和气候条件下,仅仅浇水就能使晒斑比例降低10% - 15%;如果结合盖膜和浇水,晒斑比例能控制在5% - 10%以内。

在猕猴桃的生长季,果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果园中,他们认真地为每一棵果树搭建防晒的“小天地”。先是为果树周围铺上一层干净、平整的膜,确保没有褶皱与缝隙,让膜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接着,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精准地调整浇水的频率与水量。

猕猴桃在经历盖膜与浇水的双重呵护后,到了成熟的季节,那果面光滑无晒斑的景象令人欣喜。每一个猕猴桃都像是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圆润饱满,果色翠绿或者微黄。咬上一口,果肉鲜嫩多汁,口感香甜可口。没有晒斑的猕猴桃在市场上也备受青睐,它的价格相比有晒斑的猕猴桃要高出10% - 15%左右。而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也更低,能够更好地保证果农的收益。

猕猴桃防晒伤的工作,盖膜与浇水就像两把保护伞。盖膜为猕猴桃抵挡了强烈的阳光直射,如同给果实穿上了一件防晒衣;浇水则像是给果实的生长环境装了一个温度调节器,两者相辅相成。从猕猴桃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做好防晒伤工作意义重大。它不仅关乎每一颗猕猴桃的品质,更关系到果农的收入和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猕猴桃种植中,随着科技的进步,或许还会有更科学、更高效的防晒方法出现,但目前的盖膜和浇水双保险依然是保障猕猴桃健康生长的有效手段。

0 阅读:0
青山追梦之旅

青山追梦之旅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