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常讲,乱世容易出英雄,这可一点都没错。要是去看封建王朝那两千多年的历史,最能算得上乱世的,那肯定得是三国时期了。在这个时期,确实冒出了好多好多的人才。
有件事得说说,他们当中有些人出名不是因为指挥能力,而是谋略。一提到三国谋士,大家肯定第一个就想到诸葛亮。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在三国时期那也是名声超响亮的,简直就是个奇才。
他可是曹操谋士里唯一得以善终的人,就光凭这点,就说明他肯定不一般。
一、乱世谋士贾诩在当时可不像其他谋士那样年少就出名,他年少的时候根本没什么名气,谁能想到他后来能位列三公!
其实,这可不是贾诩低调。是他有才华却施展不开,这可把贾诩愁坏了。就在这时候,贾诩碰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这人就是阎忠。
有时候缘分就是特别奇妙。阎忠第一眼瞧见贾诩,马上就说:“这小子肯定不是一般人。”还把贾诩和张良放在一块儿比。阎忠那可是第一个发现贾诩的人。
其实,贾诩早期的仕途可坎坷了。在他四十岁之前,一直都没什么名气,就这么默默无名的。就因为这个,贾诩还生了一场大病。像贾诩这种特别有才华的人,心里都有远大的志向。前半生一直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这可把贾诩给愁坏了。
董卓起兵之后,贾诩那鼻子可灵了,一下子就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然后贾诩就跑到董卓女婿手底下做事去了。就贾诩那本事,很快就受到重用了。再后来,靠着贾诩出的计谋,把长安给攻下来了。这一仗下来,贾诩可就出名了,名声大得很。
可是后来,凉州兵团内部出问题了,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起来了。贾诩看到这种情况,那是相当果断,马上就从凉州兵团离开了。
贾诩这老谋深算的家伙,他那计谋厉害得很。在当时那个乱哄哄的世道里,不管跟着谁混,他都能给自己找到个安身立命的地儿。
可这不是贾诩想要的,他这辈子就想找个能让自己实现抱负的人。
贾诩这一辈子,那可是在好几个君主手下干过,在三国时期,他可是出了名的一生辅佐过五个君主。不过这些都是后来才发生的事儿。
贾诩离开之后,很快就找到了下一个要辅佐的人。接着,他辗转到了段煨手下。嘿,这个段煨,跟曹操一样,也是个多疑的主儿。可他的本事比起曹操那可差远了。贾诩察觉到段煨的心思后,很快就离开了段煨那儿。
二、奇才就在这时候,贾诩的视线里出现了另一个人,这人是之前凉州兵团张济的侄子张绣。张绣接手了张济的军队后,那可真是求贤若渴,然后就向贾诩抛出了橄榄枝。
得说一下,张绣在当时那可真是个相当不错的人选,也有雄心壮志。可就是有一点不好,张绣这人没什么魄力。不过等贾诩到了张绣的阵营之后,张绣对贾诩那简直就是言听计从。
后来,为了和曹操对抗,在贾诩的提醒下,张绣就和刘表讲和了,他俩一块去对付曹操。曹操可是征战好些年了,可就算是他,碰上有贾诩出谋划策的张绣,也占不到啥便宜。
怎么说,在跟曹操对抗的过程里,张绣就越来越信任贾诩。所以,后来贾诩说要去投靠曹操的时候,张绣立马就同意了。其实从这儿也能瞧出贾诩的人格魅力。张绣比较稚嫩确实是个因素,不过更多的还是和贾诩的能力有关。
贾诩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那肯定得算这一个了。要知道,当时袁绍的兵力可比曹操多多了。
曹操得到贾诩这么一员大将后,那可高兴坏了,对贾诩特别器重。后来官渡之战的时候,就是靠着贾诩的计谋,曹操才打赢的。
当年赤壁之战的时候,贾诩是不赞同打的,可曹操就不听劝,非得那么干。在那时的三国里,贾诩没多大的名气,不过他改变局势的本事,那可不能不承认。
三、得以善终提起曹操,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多疑”,还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俩词。这么看来,在曹操的阵营里想活命可不容易哟。
毕竟曹操又不是没干过杀害功臣的事,贾诩半路才投奔曹操,他不但能善终,还保住后代繁荣昌盛,这可太不容易了。
贾诩可是接连辅佐了两位君主,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都特别信任他。贾诩当初选择投靠曹操的时候,心里就早有想法了。
像他这样的人,君主肯定是喜欢的,可他也是最容易被君主忌惮的哟。哪个君主都不乐意身边的人想得比自己还超前。贾诩胸怀大志,曹操就是他最该追随的明主。
可贾诩到了曹操阵营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他变得不爱说话了,议事的时候老是往边上站,使劲儿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得低低的。就因为贾诩这么低调,曹操好几次处置功臣的时候都没动贾诩。
后世老说贾诩是三国里情商超高的人,现在一瞅,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他,称得上是最懂曹操的人了,曹操有啥抱负,有多大能力,还有曹操那多疑的性子,他心里都明镜儿似的。
别的先不提,就说荀彧吧。贾诩跟随曹操的时间跟荀彧比起来,那是差得远了。可曹操说变脸就变脸,现在回头看看荀彧的一生,真让人叹气。
荀彧对曹操那可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结果却落得这么个结局。曹操多疑是荀彧有此下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荀彧在曹操身边待了那么多年,还一直心存幻想,这也真让人觉得惋惜。
于是,贾诩看到前面有那样的例子后,在曹操身边就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他连自己儿女的婚事,都尽可能不和那些有权有势的世家联姻,目的就是不想让曹操猜忌自己。
贾诩到了晚年,心里明白自己没多少日子了,于是就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跟皇位争斗的事儿离得远远的,保持中立。
贾诩这一生,瞧见过袁氏父子在权力争斗中的种种情形,也目睹了曹丕登上皇位之后对兄弟们的打压。他心里可清楚权力有着多大的吸引力,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可别随便站队。
贾诩死了还不到三十年,曹氏家族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多亏贾诩之前的叮嘱,贾家在权力争斗里顽强地活了下来。
而且后来成为权贵家族,不得不说这和贾诩的叮嘱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结语】往封建王朝那些大谋略家身上看,他们个个都有大智慧,也都懂得在合适的时候急流勇退。正因为明白进退的道理,他们才能安享晚年。
从古至今,站队可一直都是特别危险的事儿。你看,“狡兔死,走狗烹”这种事儿,哪一个朝代没发生过?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别去站队。要我说,在乱世里能活到七十岁的贾诩那可真是有大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