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风起陇西》因为收视和网播低迷引发热议。
它集齐了陈坤、白宇、董子健、李光洁、聂远这一众演技不赖的明星,原著评分也不低。
但开播之后,声量远远比不上同一个作者的改编作品《长安十二时辰》。
豆瓣开分 7.7 ,口碑差强人意。
甚至,刚开播的时候,还被骂了。
if 姐也看了这个剧,总体感受就是,它的不讨喜是注定的,但剧方确实用心了。
不喜欢它的人或许很难看下去,喜欢这类型剧的观众,恨不得一口气追完。
慢热剧,开局烧脑
抓住主线就能稳住
故事设定在三国时期,以诸葛亮(李光洁 饰)北伐曹魏,启用马谡(袁帅 饰)守街亭,结果首战失利,不得不将马谡斩首为切入点。
剧里把马谡失街亭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诸葛亮接到了错误情报。
这份情报的传出者是蜀国潜伏在魏国,代号为“白帝”的高级间谍陈恭(陈坤 饰)。
情报出错,陈恭自然要被清算。
蜀国派去除掉他的是陈恭的大舅子荀诩(白宇 饰)。
因为和陈恭是亲戚,荀诩一出场就被他上司试探,怕他不够忠心。
好不容易确认了忠心,还被骗喝下了毒酒。
一定要完成杀了叛徒陈恭的任务才有解药。
整个一个大冤种。
冤种 1 号荀诩去了魏国之后,废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确定,陈恭也是冤种。
他并没有叛变,只是传的情报被人调换,这才导致诸葛亮大败。
荀诩带人假装魏国人
试探陈恭是否能临危不惧保守自己“白帝”的身份
而调换情报的人代号“烛龙”,是魏国安插在蜀国的间谍。
就像白帝能拿到无数魏国情报一样,烛龙对蜀国的一举一动也算是了如指掌。
有时候那消息走漏得比打电话通知还快。
烛龙是谁?陈恭和荀诩要怎样查出 TA 的身份?烛龙又会因此陷入什么样的危机?
这一出三国无间道到底会有怎样的结局?都是非常想让人探究的展开。
按理说,这样的悬疑剧情,是很能吸引人的。
但《风起陇西》的开局像诸葛亮北伐开局一样,失手了。
它的失手也不难理解。
这剧是马伯庸套着三国的壳子改编的小说,本质上如导演路阳所说是虚构的。
不过,它虽然架空、也不要求观众有非常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但天然对历史剧、朝代剧爱好者更有吸引力。
如果是平时更喜欢偶像爱情、都市情感、家庭伦理剧的观众,对它的接受度就没那么高。
而且《风起陇西》前 2 集节奏飞起。
因为总剧集长度就 24 集,开头推进很迅速。
第一集就塞了诸葛亮商定北伐,马谡失街亭被斩,因情报出错陈恭被蜀国怀疑。
魏国间谍机构的头目糜冲(王骁 饰)也知道了白帝的存在,怀疑陈恭,并且设计试探他。
还有上司冯膺(聂远 饰)审讯荀诩,交代陈、荀二人的关系,以及诸葛亮与老对头李严(尹铸胜 饰)内斗等内容。
一下子出现非常多人物,每个人物名片又设计得非常复杂——“国家+官职+名+字”。
人物互相之间有称呼字的,有称呼官职的,还有直接喊大名的,并且好些人都是几分钟里匆匆带过。
场景也换来换去,看得人眼花缭乱,一脸懵。
这种讲故事的方法需要观众必须沉浸其中。
要是一边玩手机一边追剧,那很可能不知道下一秒又进展到哪里了。
而且这剧为了突出谍战波谲云诡的气氛,画面比较暗。
尤其是室内戏和夜戏更是昏暗加倍,配上前面的各种镜头切换,让本就不爱历史剧、古装谍战剧的观众更难接受了。
剧里截的一张室内戏原图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个昏暗氛围
当然,本身就爱古装历史剧和谍战片的,会发现它是属于渐入佳境那一挂的。
随着剧情展开,陈恭和荀诩在曹魏、蜀汉揪出烛龙,洗清冤屈的主线越走越清晰,给人感觉也是越来越精彩。
关键看点一
谍战风云,旗鼓相当
谍战剧想拍得精彩,最重要的就是谍战双方的势均力敌。
这一点,《风起陇西》做得不错。
不管是蜀汉还是曹魏,都有智商担当。双方飙戏,带来的紧张刺激,能让观众分分钟代入。
像魏国抓了一个蜀国游枭(间谍),糜冲就故意让他属下当着陈恭的面,说对方见过白帝。
当时在场的还有魏国天水郡守郭刚(董子健 饰)。
他知道这又是糜冲临时给陈恭挖坑,表面按兵不动,其实眨眼间就想好了顺势而为。
郭刚笑着跟陈恭说,天色太晚了,明天你们还要早起。
然后转头望向陈恭问,还见吗?很明显在试探和观察陈恭。
说完又装作这件事并不重要,拍板说不见了。
而陈恭内心深知,不见这一面,自己间谍的嫌疑肯定会加重。
他镇定自若,假装不知道自己被针对,说来都来了,就见一下呗。
游枭说眼睛坏了,要近距离指认。
一下子把这段剧情推到高潮,让人为陈恭捏一把汗,难道他要就此暴露吗?
反转下一秒就来了。
游枭与陈恭近距离面对面,陈恭面不改色。
游枭抱着必死的决心说不认识陈恭,转身看靡冲时,突然要刺杀他。
最后当然被反杀。糜冲这边只能看着活生生的证据自我灭口,很郁闷。
像这样的反转,在《风起陇西》里接二连三。
陈恭计划在去蜀国的路上杀掉糜冲,顶替他的身份,暗中查出谁是烛龙。
糜冲不会水,陈恭计划坐船,半路制造糜冲被淹死的意外。
而糜冲预判了陈恭的预判,就是不坐船。
这种旗鼓相当的彼此算计,斗智斗勇,是真的精彩,让观众自然而然地被吸引。
关键看点二
职场斗争 接地气
除了谍战部分的你来我往,《风起陇西》还有职场生存戏。
像荀诩,就是职场里业务能力很强,但社交能力弱、不会变通的“愣头青”。
如果单位没有派系斗争,荀诩老老实实干活就完事了。
不巧的是,因为街亭之失,李严抓住机会把自己人李邈(赵峥 饰)派到了司闻曹(蜀国间谍机构,荀诩的单位),让他在里面当二把手。
李邈到司闻曹任职
两派势力搅在一个司闻曹,职场斗争避无可避。
司闻曹的同事们都忙着站队,而荀诩一心只想查出谁是内奸,压根没管职场变天。
他从魏国回来复命,因为怀疑老上司冯膺身边不干净,就没把司闻曹高层被烛龙渗透的消息告诉冯膺,反而告诉了空降兵李邈。
他想让李邈帮忙隐瞒,暗中查烛龙的消息。
结果荀诩根本没搞清楚,李邈不是来查间谍的,而是来扳倒诸葛亮的心腹,抢走司闻曹的。
最后这条线索被李邈利用,在晨会上打了冯膺一个措手不及。
荀诩想悄悄查烛龙的目的,当然也没达成。
除了荀诩这样在职场横冲直撞的人,司闻曹里还有靠姐夫的关系户,有风往哪吹往哪倒的墙头草,以及左右逢源的老油条。
这种职场生态,大部分工作过的观众都熟悉。
毕竟,打工人每天都要在职场生存,指不定就看过类似的情形,无缝代入了。
聊完看点,还得说回这剧的槽点。
开头节奏乱、整体色调过暗已经说过了,台词方面大家也有争议。
台词观感割裂
但瑕不掩瑜
很多网友吐槽这剧的演员在文言文与大白话之间横跳,容易让人出戏。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诸葛亮上折子请罪,念的是文言文,浓浓的背《出师表》既视感。
司闻曹商量计划时,什么出外勤、就地锄奸、成立专案小组之类的词一个接一个,仿佛穿越回现代。
但这其实也是剧方把受众群体扩散到全年龄阶段,做的努力之一。
前面就说了,非历史爱好者不太喜欢这种看着沉重严肃的剧。
而现代化台词是消解它严肃性的一种方法。
剧方很努力在让更多观众接受这部剧,有文言文的部分,字幕还配了白话翻译。
每集结尾又安排了剧里的人物来做剧情解读,给大家划重点。
就算对三国史没那么熟悉的观众,也能通过解读更快 get 剧情。
虽然这种种尝试,很多人难以接受,但国产剧大胆尝试本身是值得鼓励的。
而且,它对整体剧情的精彩程度影响不大。
比起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套路化国产剧,敢于尝试和创新的剧,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起码用心了。
光凭用心这一点,已经可以打败那些 bug 满满的敷衍之作了。
娉苹果果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