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护群众安稳,科学对待舆论关切|黄河时评

新黄河 2024-07-06 22:00:22

决堤的洞庭湖水,还在激荡着全国人民牵挂的心。

7月6日15时,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险情处置情况。

会上,湖南省应急管理厅新闻发言人章民通报,接报险情后,湖南全面加强巡查,坚决果断转移群众,有序撤离团洲垸群众5755人,未发生人员伤亡。对钱团间堤(钱粮湖南垸和团洲垸之间堤防,堤长14.35千米)“第二道防线”西侧的钱粮湖南垸,做好人员转移预案,一旦“第二道防线”出现险情,立即依预案组织转移。钱团间堤距决口处约9公里。目前,已调配3000余人、50余台工程车辆、18台挖机进行清基扫障、铺设彩条布、装填沙袋等加固工作;对间堤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理;架通线路,保证照明及设备运转;管控防汛通道交通秩序,确保抢险通道畅通。

位于长江荆江河段以南的洞庭湖虽名为湖,却远没有西湖的悠扬平静。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和鄱阳湖的第三大湖泊,湖区总面积达1.878万平方公里,其中涉及6市38个县(市、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繁荣的数据背后对应的是不可小觑的危机。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很多城市都面临着需要终身与之对抗的潜在自然灾害的“天险”。尤其在近些年极端气候频发的大背景下,面对自然灾害这头朝夕在侧的洪水猛兽,地方政府应有枕戈待旦的警戒与敏锐,不能心存侥幸,寄希望于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实际上,近些年的极端气候早已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而逐渐成为常态,因此,各地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心理需要有质的转变。

诚然,天灾之所以为天灾,就在于其有主客观上难以完全避免的凶险性。而防灾减灾,就是要在预设中把一些可能引发风险的处置关口不断前置,以最小的成本维护最大的社会秩序。纵然灾害会给人类社会造成缺口,但减灾防灾的谋划力与执行力却容不得任何瑕疵,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预案不能沉睡于纸上,与现实要有充分的连接性。

在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面前,日复一日地“打好提前量”,虽然短期内难以见到功利性的效果,但这种“养兵千日”的坚持绝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在人力可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与自然风险博弈,以万全之策等待那个突然到来的“用兵一时”。在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面前,多大成本的努力与牺牲都是值得的。

在社交媒体上,针对本轮灾情,民间舆论最质疑之处在于当地在第一时间封堵溃口时,没有用更具效果的沙袋或石块,而是用了沙石。众所周知,虽然沙石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但沙石本身流动性强,只有通过沙袋将其塑形后,才会变得坚固稳定进而有效遏制水流的穿透,因此沙袋常常成为抗洪救灾更为主流的物资,也正因此,“以沙堵堤”确有与常识不符之处。但无论如何,眼下舆论场的焦点还是不宜失焦,要看到当地群众正面临的现实困境,尤其今天当地还发布了《关于接受社会捐赠的告知书》,在此刻,守望相助、共渡难关显然更为紧迫。

自然灾害是突击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一面镜子,从防灾、抗灾到灾后重建,全链条的评价体系事关受灾群众的冷暖以及社会视角的全面审视。作为地方政府来讲,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做好复盘,并以舆论的关注作为鞭策,在后续工作中尽最大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为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新黄河评论员:李明

编辑:曹梦佳

校对:汤琪

1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