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寻访颇具神秘色彩独特魅力的千年古村井陉南张村摄影纪实

老摄 2024-03-04 20:03:22

一组面塑,一墙炉砟,一处文物,一册家谱,一部春秋

正月里寻访颇具神秘色彩独特魅力的千年古村井陉南张村

寻根问祖,续写族谱系列报道摄影纪实之二

回眸历史,留住乡愁,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赓续文化的绵延,龙年正月里,经过祖籍井陉退役老兵无双腿绿化太行英雄马三小,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中华郝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郝小学的牵线搭桥,经郝氏热心人郝氏宗亲联谊会顾问郝淑明的联系,在祖籍南张村的井陉县物资局原经理郝玉春的盛邀下,中华郝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郝金牛、执行会长郝志祥、秘书长郝永利、名誉会长郝建国等一行人,来到千年古县井陉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寻根问祖,续写族谱,寻访古城天长镇、走访千年古村南张村的文化调研活动。

此行收获颇丰,得到了秀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郝玉春经理及其侄南张村郝氏家谱执笔人郝拉文的引领讲解下,深入、全面地了解了这个古村落,尤其是弄清了郝氏宗亲在井陉的源头与发展史;郝氏人口在南张村位列郝、范、杜、康四大姓氏中的榜首,郝姓族人六百余年间世居于此——并发展出井陉郝氏家族另外两支的历史脉络;了解了居于千年古县的郝氏多辈人代代慈善,上行下効,传家义举,誉满乡间的功德,对该村、对井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真的是,一组面塑、一墙炉砟、一处文物、一册家谱、一部春秋。

南张村,坐落在绵河南岸台地上,南倚峻岭,梯田纵横;村庄背山面水,北面绵河由西向东似玉带绕村而去,村址地形远观有二龙戏珠之势。村内炉砟和青砖结合的建筑,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与风景线。据史料记载,“隋代(公元581年)张氏从外地迁此立庄,故以姓氏取名为张村”,后为耕种绵河北岸土地方便,唐初,部分村民迁居河北岸,故以河为界,河南称南张村,河北称为北张村。

该村是秀林镇下辖的行政村,为镇中心区;几组数据:该村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烧制石灰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也有一千多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八的庙会和面塑展传承有序,已历时300余年;保存完好由法国工程师设计的中法结合式样的火车站,始建于1907年,已有117年的历史;全国独有的用炉砟所建大小建筑物超越500年。可谓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保存的民居、古建以及代代传承的民俗、非遗等见证着村庄的历史变迁,为村庄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是秦皇古驿道上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该村“面塑”在2015年中国第七届民俗文化节中原六省花馍展中一举夺得了八个金奖、两个银奖,使村面塑名扬全国,2006年该村被评为省级“面塑”之乡;2011年该村“面塑”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一大早,按照乡村民俗我们先拜谒了苍山老母庙,净化心灵,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在龙年里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每年正月十八的老母庙会,周边数十个村的文艺民俗队伍来村捧场,万人聚会一睹庙会盛况,再以晚上燃放烟火压轴。疫情后经济受影响,今年的规模缩小。一行人在村广场与村民同乐欣赏了正在热烈上演的拉花、二人唱等独具井陉特色的文艺演出,场地上、山坡上依旧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人兴高采烈,喜上眉梢。

由于时间紧迫,不得已一行人未待节目结束,走到与演出只隔一个充气大拱门的旁边,欣赏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啧啧称赞的“面塑”展。由“面塑之乡”村民们制作的面塑,是燕赵非常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面塑,俗称面花、礼馍、捏面人等,也即平常吃的面食。最早在正月十八该村最盛大庙会的这一天,老百姓大早上起来就会蒸出各种各样的馒头,再加上花。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南张村的面塑既有玲珑精巧的花草蔬果,也有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既有古风淳厚的寿桃面鱼,也有与时俱进寓意美好的各类新形象,技艺精湛,功底深厚。

作为“面塑之乡”,面塑在该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但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喜欢,还影响到周边群众爱上这门手艺。观赏面塑,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一种民间艺术的魅力与活力,也感悟到了这些乡土艺术品的厚重承载。南张村人对天地的敬畏,对福寿康宁的期盼,对家园后代的热爱,尽显其中。

随后,我们游览村中古迹,重点参观了南张村的标志性建筑——远观状似乌龟的真武庙(俗称小天台山)。此庙为郝氏五世祖天瑞、六世祖世安、协七世祖郝纯、郝绍等共领众人于明朝嘉靖34年(公元1555年)修建的浩大工程,历时三载于嘉靖三十七年竣工告捷,时任县令及名流参与庆典(碑石皆有记载);距今已有460余年的历史,选址之考究,构思之巧妙,造型之奇异,选材之独特,建筑之精妙堪称一绝。

庙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是村中地势最高的建筑,青瓦扣顶的明清建筑风格,坐落在8米高的平台上,平台周围又沿墙砌了3人高的围墙,更显得雄伟高大。沿石阶而上,两侧的围墙都是用炉砟砌成的,呈红色,院内建筑物的墙体也由炉砟垒砌,围墙上长有探出的四棵老树,彰显古庙的沧桑。

巨大的龟驮碑位于庙内,明嘉靖37年刻。碑青石造,碑额刻明朝嘉靖年间太学生郝纯篆书“建立玄帝庙记”,碑体刻有郝氏族人带头捐建的《新建真武庙记》,明嘉靖年间曾任山西文水县令南枣林人毕秦撰写碑文;庙主郝绍(庠生,郝纯胞弟)书行书碑文。

庙内铁钟,铸于明嘉靖34年。生铁铸,重一千斤,钟面分八部分,铸有行书铭文,相邻部有棱隔开,棱上有孔,棱下有带花草和八卦图案的钟耳。钟身分别铸有开泰、天池、岁稔、特合、清宁、雨调、顺风、海宁。此钟造型奇异,钟声沉蒙悠远。相传钟声响起,正定府也能听到。

清朝时期的村规民约碑帖也立于庙内,青石造,字体为行书,是该县境内发现最早的反映村规民约的石碑。游完此庙,一行人,在为古村中的古建筑称赞的同时,感受到郝氏先贤在该村的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为先辈们的付出、奉献感到骄傲与自豪。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关圣阁,此阁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坐落在村北十字街以北,历代均有修缮。北阁下面是用石头券的拱形涵洞供人车行走,上面建有二间硬山青水脊瓦房,四周有汉白玉栏杆,阁内背靠首供奉着关帝和文昌帝君,关帝坐南朝北,文昌帝君坐北朝南,墙有壁画。在近期的修缮中关帝塑像全部换为铜铸造,不菲的款项又是以郝氏族人为主捐献,由此可以看出郝氏宗亲发自内心对该村的守护、爱戴。

村中的两棵古树远近闻名。古槐,生长在许家旧宅院门前,树围2.2米高7米,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古柏,因状似孔雀也称孔雀柏,生长在村南高坡郝氏祖茔平台上,树围2.6米高7米,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穿越历史长河的吉祥之树周围杂乱的环境,大煞风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令一行人痛心不已,亟待改善,提出整改意见。

在村委会,简单的就过餐后,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村史馆——井陉县第一座一级村史馆。2019年素有“面塑之乡”美称的“千年古村”井陉县南张村村史馆落成,开创了该县的先河。

该馆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历史沿革,重大事件,乡贤名士,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文物古迹。内容以文字、图片和实物为主,直观的展现南张村的历史渊源、村情村史,风俗民情。着重反映自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展示让村史馆成为后人忆古思今、自我教育、凝心励志的精神文明家园。

南张村自古以来交通位置十分重要,秦皇古道经村而过。1906年通车的石太铁路,穿村而过,至今仍是我国交通运输大动脉。

红色记忆:1940年8月20日史称百团大战的第一声爆炸声发生在这里。当年,井陉路南县政府党组织委派郝维纲、范有仲、刘虎子撬坏了南关隧洞至张村车站以西之间一段铁路道轨,致使从娘子关发出的日军军列侧翻引起爆炸,以此为标志拉开百团大战的序幕,三人成为重要的参与者、见证者。

南张村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明万历年间郝敦瑾,曾任四川夔州通判,为官清廉,深得民心。解放前后,更有一大批村民参加革命,做出重要贡献。村民爱国爱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村民积极参军参战,其中有九位烈士为国捐躯。

近现代,大学以上学历的学子研究生、硕士、博士生等如雨后春笋,散居各地,比比皆是;县处级领导郝庚辛、郝健华名昭晋冀;曾任河北省邮电局局长的郝成生正直实干、和蔼可敬;老革命郝连犇、郝维刚、郝书生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功勋卓越;曾任阳泉矿务局要职的郝庭亭,因工作坚实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幸得到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之殊荣。

石灰烧制技艺:该村烧制石灰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己有一千多年历史。当时数十座灰窑倚村建在绵河南岸,现在村河边仍留着三座石灰窑遗址,与东汉时期的石灰窑址如出一辙。村石灰窑尤以烧制“羊眼石灰”著称。

陉人古语云:冯家沟的大瓮横口的碗,南张村的石灰走的远。这一个“远"字,表明了南张村石灰业历史悠久和石灰畅销各地。据说,公元1402年永乐帝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广招工匠,大兴土木,修建紫禁城,全国各地征用优质材料,此时该村“羊眼石灰”经测评:白度、粘度夺冠,被评为贡灰。

炉砟建筑群古今罕见。村中保留着基本完好的大片古村落建筑群。一千多年的岁月中,村民们就地取材,建成了罕见的以河卵石铺路,用特有的炉砟、本地的白灰作原料,建成了以炉砟垒墙体,青砖垒垛、檐上扣猫头筒瓦,拱形平房或脊瓦房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半窨四合院建筑群;门楼砖垛下有引凤勾石,上有砖雕墀头,门楼砖垛内侧有雕有吉祥图案,箱式石门墩雕有鹿、猴、蝙蝠等吉祥图案;天地、土地神龛砖雕精美巧夺天工。

走马灯又称转灯,在清雍正年间,走马灯和面塑、花火已在该村流行。每逢年过节的夜晚家家高挂走马灯,人人猜迷度新春。大街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观灯猜谜,充满了喜庆节日的气氛,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花会:本村花会有井陉拉花、社火、车子会、驴子会、种式会,其中拉花已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晋剧和丝弦仍然活跃在乡村舞台上。

娱乐休闲民俗:每逢春节“拜年”“转黄河”“观转灯”“猜迷语”“打秋千”“地刮风”“过花会”轮番登场;农闲和田间地头休息时“二顶一”“放方”“走地”“老虎吃羊”“憋茅子”玩耍等风俗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婚丧嫁娶及饮食文化也保留了原味。

民间传说:至今流传着《真武庙的传说》《双龟出走》《张村堡的传说》《石灰会说话》《羊眼灰的传说》《古老南张村的传奇故事》《南张村趣闻轶事》《南张村灯会奇事》《南张村转黄河的由来》等许多传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津津乐道。

历史见证物古庙关阁:村中保留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古庙关阁九座、古戏楼一座;大量的历史见证物:石碑23通,墙碑帖6块,有明代嘉靖年间的真武庙碑,以及清代的“公正碑”“立集碑”“村规民约碑”“立花会碑”,清代康熙、雍正、咸丰年间的石碑见证了先贤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有年款的历史见证,存有重要文献多本、族谱两本、匾额一块、地契多份、九曲黄河阵图一张、井陉会鼓鼓谱一份;还存有石灰窑遗址三个,水磨遗址一个,古井一口,古窑两口,古钟一口,古笼甑,古木制车轮角子车,百年火车站,百年大桥,古水磨,古石磨,古石碾,古石斧,古石臼,古陶罐,上马石,拴马石,古灯盞,门墩子石、猫壶模子,化石碑,纺线车,风匣,茅斗,升、斗,古家具,古树,以及耧、叉、铡刀等农具。这些大量遗产见证了南张村的历史沿革。

村史馆做到了传承古老民俗,寻找先贤圣迹;村规民约,祖传家训,古老传统,该村有案可查;悠久历史,淳厚民风,灿烂文化,先贤名人,该村有迹可寻。古老民居,煌煌庙宇,绵河水磨,古道驿尘,物质文化遗产历历在目;面塑手艺,特色食品,石灰文化,走马转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

今逢盛世,古村落响应国家号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好家园。保护古村落,留住乡愁,广开思路,发展旅游,以助力千年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行人认真观看,尤其是看到历史上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众多的郝氏宗亲入展村史馆后,都为郝氏族人六百多年来取得的成就点赞。认为该馆是村民和游客了解古村发展史的良好阵地,教育基地,激励平台,为南张村的文化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纷纷予以好评并为南张村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

夜色降临,我们乘车来到位于县城中的郝拉文家,他抱出一大堆资料,将经过长时间准备的村郝氏家谱的续写工作,向大家做了介绍,这其中就有我去年送给他的山西郝氏宗亲编纂的家谱。一行人预祝他们的续修家谱工作顺利开展,引经据典,严谨编撰,慎终追远,早日付梓印刷。

以下是郝拉文整理的成果——南张村“郝成”旺族简介:

南张村郝氏旺族自明朝初年至今,已愈六百五十余年历史。

据南张村《郝氏家谱》(明隆庆元年、即明穆宗朱载厚,丁卯年公元1567年)载:"…元末有讳成者侨居井陉之张村。井陉之郝自成始自太原郝乡,洪武初入籍,迄今郝氏子孙殆不啻数千百人……

……立世系碑于成祖墓前…郝氏必如是而后,今日之立石为凭而于祖宗无愧云诸君其勉之哉。"落款为"明隆庆元年二月十八日乡进士许时雍记,六世孙郝洙辑勒"。

据此可知,南张村郝姓在明朝初年有始祖讳成由太原郝乡迁来定居井陉南张村无疑,且选村东岭故茔(即现村东南郝家坟、孔雀柏树为证),南张村郝家至今算来已有六百五十余年历史,繁衍后代二十五世有余。

始祖讳成娶毕氏,生二子瑜、宪为二世祖,瑜曾任榆次县教谕,瑜娶王氏、李氏,生隆、盛、明、震四子;宪娶杜氏,生瑛、瓒、伦、文,共八子为三世祖。其后三世祖震迁出至井陉城关,选茔地蔡庄;另三世祖瑛迁居井陉南秀林村,选茔地秀林西岭官道沟桑树茔,至此,南张村郝姓析出城关(实住东关)、南秀林两支,共成为三大支系。

据现存历史资料证实,南张村郝氏第一次修谱(亦即建谱)即在明朝隆庆元年。

第二次重修家谱是在清朝乾隆十一年,即丙寅年公元1706年,由十一世祖庠生崇炳瑾序、十三世祖廪生伦赤辑书合族人同修。

三世祖震迁出南张村另析井陉·城关一支,于公元2010年由郝氏族人续修家谱(主续城关一支)。

三世祖郝瑛迁出南张村另析南秀林一支,由十七世祖梦龙、十八世祖永玳主导、合族人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年即公元1895年)重修家谱,(主续南秀林一支)且排定字辈,永问尚有建宪继为致思共排十辈,从十八世至二十七世,是为第三次修谱。

民国三十六年,(即公元1947年)有南秀林郝氏一支、十九世问聘、二十世尚斌主导合族人共续郝氏家谱(主续南秀林一支),其余各小分支时有小修,不计册内。

六百五十多年来,郝氏旺族,承蒙祖上庇护,泽福子孙,男聪女秀,英贤多多。乃一重视德教、善举长存之文化世家。明初,二世祖郝瑜任山西榆次县教谕,文思广阔,为国育才;五世祖郝鸾,嘉靖年间,善行名冠,承祖业,营良田数倾;人称万粮郝家,藏粮万石。嘉靖八年,井域旱荒,百姓饥饿断炊,郝鸾开仓放粮,搭棚施粥,十里八乡,饥民前往,救活灾民无数,后得县官褒奖,并授鸾之子为义官;五世祖天瑞、六世祖世安、协七世祖郝纯、郝绍等共领众人修建浩大工程——真武大庙(俗称小天台山),历时三载于嘉靖三十七年竣工告捷,时任县令及名流参与庆典(碑石皆有记载)。七世祖鸣华旌表孝子载志;郝氏守节,乡人送匾称颂;八世祖敦谨、敦讷兄弟二人分别官居六品州通判与七品州把总。

自明至清,仅在谱书内有标注的、具有较高学府文品的庠生、廪生、监生就达118名之多。

解放前后至今,各行各业更是人才卓著。大学以上学历的学子研究生、硕士、博士生等如雨后春笋,散居各地,比比皆是;县处级领导郝庚辛、郝健华名昭晋冀;曾任河北省邮电局局长的郝成生正直实干、和蔼可敬;老革命郝连犇、郝维刚、郝书生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功勋卓越;曾任阳泉矿务局要职的郝庭亭,因工作坚实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幸得到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之殊荣。

南张村郝氏古代名人:

郝敦谨:字懋常,号敬所。生于明朝(1550-1604),自幼聪颖好学,苦志读书,善写文章,通晓《诗经》大义。年十六即考中秀才,二十岁即成为廪膳生员,1582年(万历十年)壬午科考中举人,时年三十二岁。万历二十六年(50岁时),吏部授其陕西肃州通判,万历二十九年秋,吏部授其四川夔州府任通判,后调任四川万县任代理知县,又调任夔州府任代理知府。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春,按例远赴北京朝觐述职,述职完毕,顺路回老家井陉南张村探家,恰遇其子文运突患疾而逝,数千里的奔波,身心疲惫,加之丧子之痛,过度哀伤,于当年五月二十五日,病逝于家中,时年五十五岁。

逝世信息传于四川夔州府中,人皆惊叹,域内引起震动:"遇男子闻之,叹曰:同好同恶,贤哉!我之心腹太爷也!遇女子闻之,叹曰:不酷不暴,贤哉!吾之仁爱太爷也!男女路哀巷悲,公之为政,又不言可知也!"

敦谨之妻杜氏,是南张村岁贡、国子监生杜义之女,生有三子三女。三个儿子自幼用功读书,皆迎娶当时县域内名门之女,长子文选娶妻张氏,是国子监生、曾任无锡县丞的城关人张应元之女;次子文运为县学秀才,原配许氏,是城关秀才许津之女;继配卢氏,是国子监生、曾任苑平县县丞的城关人卢可久之孙女;三子文进,娶妻于氏,是举人、时任延安府推官的东关人于瑞临之女;三个女儿也和当时的名门望族联姻:长女嫁于廪膳生员毕献;次女嫁于北关进士于翰之长孙于杨;三女嫁于曾任仓大使的吴敬之子吴道亨。

八世祖敦谨逝后暂厝于他处,子孙为其在老祖坟(柏树坟)隔道西侧以砖建筑新茔,同时聘请南枣林举人、曾任山西文水县知县的毕秦撰写墓志铭,并镌刻于石,留芳后世。

八世祖敦谨墓志铭文:

性质温存,志行修洁。苦车胤之萤,映孙康之雪。青云缓步,丹桂高折。赞正黄堂,沾恩紫阙。白帝贻恩,玉门持节。厥得唯丰,厥寿何啬?厮性克全,殿位何歉?未定之天,人莫可测。明无人非,幽无鬼责。今依佳城,永安玉魄。

新茔建成之后,子孙遂将八世祖棺榇及墓志铭石刻一并埋入坟内,其次子文运附葬于墓前。

郝敦讷:敦谨之胞弟,生年不详,曾担任肃州把总,七品武官,管理四百四十个士兵,明万历三十二年去世。

郝瑜:始祖郝成之长子,生卒年不详,明正统年间以岁贡生肄业于北京国子监、后任山西榆次县教谕。

郝鸾:生卒年不详,时在弘治至嘉靖年间,广垦田地,囤积粮食,储备有粟米万石,以备荒年。被当时人称"万粮郝家"。嘉靖八年,井陉大旱,境内饥荒,郝鸾放粮煮粥,救活多众。受县官嘉奖。

郝世安:郝鸾之子,别号南岗,生卒年不详,承其祖业,有才干,本县举为“义官"(义官,即没有纳入国家体制内的管理某项公共事务的负责人)。世安娶获鹿县举人王爱君的姝妹王氏为妻。王氏生有二子,长子名郝纯,别号清溪,嘉靖年间秀才,后入北京国子监;次子郝绍,即郝敦谨之父,別号北河,为秀才;其妻于氏、敦谨之母,是北关监生曾任济南府通判的于廷光之女。

郝家家规:

遵长爱幼,孝敬父母;

远离赌毒,防微杜渐;

至晚而息,黎明即起;

品行专一,正道重德;

拼博进取,学以至上;

坚贞不渝,尽守本分;

照律祀祭,慎终追远;

家国同法,子孙谨依。

郝家家风:

为富欲仁,扶弱济贫;

近善远恶,正直做人;

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孝道为先,和戚睦邻;

待人友善,为官清正;

勤劳上进,苦学至文;

诚实守信,脚踏实地;

健康成长,唯乐是本。

郝家家训:

炎帝后裔,商之子姓;亘古不易,望族于今;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赫赫一族,好善品行;勤俭持家,励志精进;德名天下,大爱同行;

慈悲为怀,仁智礼成;崇文兼武,安邦立命;清廉为官,正直为民;

严于律已,宽以厚人;健康成长,体身是本;静以养心,自爱修身;

对人信任,对己坚定;做人坦诚,待人真心;光明正大,暗影随形;

孝道至先,自奉双亲;人与己益,务要感恩;常怀仁心,天道自通;

得意不骄,听命安身;失意不馁,反思自省;志向恒定,终得大成;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动中善行;同宗共族,强国富民!

南张村虽然是一个小村庄,千余年来承载着厚重历史,这些勤劳勇敢的村民,包括郝氏族人真诚地守护着这一方土地。面塑、石灰制作工艺、花火制作工艺、水磨石碾、走马灯会、花会、娱乐休闲民俗活动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证了该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辉煌,印证了郝氏先贤的功不可没。

短暂的寻访,这个穿越千年的古村落给一行人留下了深刻难以忘怀的印象;粗浅的调研,喜得丰硕成果:丰富了知识,探寻了根源,密切了族情,搭建了心桥,整合了资源,拓展了平台。六百余年,郝氏宗亲扎根于此,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奉献进取,贤达辈出,爱家爱国,功德无量,实为重视德教、善举长存之文化世家、名门望族。

郝氏家族在不同朝代均有贤达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的事迹、著作和精神成为郝氏后裔宝贵的精神财富。郝氏文化传承是一部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历史积淀和家族荣耀于一体的生动历史长卷;郝氏族人在中华儿女龙的传人发展史上留下了长长的印记,新时代必将书写出更加华美的乐章,大家共勉,期待辉煌。该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实至名归,名不虚传。

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郝小学,教授、画家李凤梅以多媒体报道了本次文化调研活动。

完稿于2024年3月3日凌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