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下午两点,哈尔科夫郊外,乌军战车在冻土路面上颠簸行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陈莹在车内紧抓防弹衣,寒冷让她呼出的气息都凝结成白雾。战车底部安装着乌军自制的电子干扰设备,车顶架设着一挺随时准备射击的重机枪。
这支由乌军127旅228营四人组成的作战小队,正在护送一个采访团队,缓慢接近距离俄乌前线仅五公里的火箭弹发射阵地。
信息来源:2025-03-05 17:43·凤凰卫视{实拍乌军地下掩体,凤凰记者深入前线,一路惊险,见证乌军作战场景}

由于融化的雪水再次冻结,路面上形成了大量深沟和障碍,车辆行进十分困难。战车曾三次深陷在半米深的冰坑中,驾驶员必须下车,用铲子费力地清理冰层,才能使车辆重新启动。
陈莹后来回忆:“车身倾斜角度超过三十度时,摄像师的设备箱直接滑向车门,幸好机枪手反应迅速,及时拉住,否则这批价值不菲的设备就会掉进冰冷的雪坑里了。”

”这种极其恶劣的路况既是天然的防御墙,也使得任何依赖机械化装备的突然袭击几乎不可能。
为了避免被俄军侦察到,所有人员的手机都被强制关闭无线通讯功能,车辆上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也仅限于使用加密频道。
乌军媒体官阿纳托利解释说,“俄军的FPV无人机拥有能够通过无线电频率确定位置的功能,只要有一部手机开机,就足以暴露整个车队的方位。”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俄乌双方在电子战领域的对抗已经深入到了战争的方方面面。乌军选择的这条行军路线,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作战思路,借助复杂的地形环境来削弱俄军在装甲部队方面的优势。
然而,这种接近严苛的隐蔽要求,也反映出乌军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不足。与俄军先进的“海鹰-10”无人机所拥有的50公里侦察范围相比,乌军目前仍然主要依靠目视距离仅为5公里的FPV无人机进行侦察,空中控制权的差距非常明显。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下午5点03分抵达了目标地点。陈莹看到了一辆经过伪装的BM-21火箭炮改进车,它和周围的雪景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乌克兰士兵迅速开始工作:两个人负责校准坐标,一个人负责安装反无人机侦测设备,还有一个人用望远镜小心地观察天空。

加密电台传来指令后,第一枚122毫米火箭弹带着火焰喷射而出,爆炸声非常巨大,摄像机的无线麦克风也因为强烈的电磁干扰发出了刺耳的噪声。“我们拆除了原来的导航系统,换成了平板电脑和星链终端进行定位。
虽然精度降低了30%,但是成本只有西方同类系统的五十分之一。”一名乌克兰士兵向陈莹说明了他们如何对老旧的BM-21火箭炮进行改造,这种在战场上的创新做法,体现了乌克兰军工在困难环境下的强大适应能力。

当第三轮火箭弹刚要发射,反无人机警报骤然响起,表明俄军的“猎户座”侦察机已经非常接近,距离只有三公里。
为了防止被锁定攻击,乌军果断决定,立刻将剩下的八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那时开启任何电子设备都非常危险,陈莹的团队只好关闭所有仪器,只能用眼睛记录这猛烈的火箭弹发射景象。

撤退的命令下达后,22岁的机枪手伊万在战车边短暂地愣住了,因为他的哥哥三个月前在这片区域被温压弹炸死了。陈莹后来在手记中写道:“战争让男孩变成了战士,但无法抹去他们眼中偶尔流露的脆弱。”
下午5点22分,车队在厚厚的积雪中紧急倒车。陈莹拍摄的画面剧烈摇晃,镜头边缘能看到士兵们迅速将反坦克地雷扔到路面上。“全速!全速!”驾驶员拼命喊叫,油门已经踩到底,仪表盘指针剧烈摆动。
后方地平线上,三个黑点以每小时130公里的速度快速靠近——那是俄军的“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已经盯上了车队。
信息来源:2024-11-21 18:46·京报网{俄摧毁乌军美制战车视频曝光 武器为“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

乌军严格控制发射时间在18分钟之内,正好赶在俄军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做出反应之前(识别到攻击大约需要22分钟)。这种精确到秒的作战节奏,是乌军通过无数次惨痛的牺牲换来的经验。
更让人吃惊的是,护卫车顶的机枪架上固定着一台华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开源无人机追踪软件。“我们用民用产品改装的预警系统,比军用设备提前3秒发现目标。”

士兵的解释让陈莹觉得难以置信。这种依靠科技和策略的游击战术,可能就是乌克兰军队能够坚持抵抗的重要原因。
在回去的路上,陈莹面对镜头,录了一段话:“只有当防弹衣被汗水湿透,又冻成冰块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战地记者并非什么英雄,仅仅是在历史的巨浪中努力保持平衡的普通人。”
这段没有公开的录音,或许比任何战争画面更能体现战争的残酷和真实。乌克兰127旅率先允许中文媒体靠近前线采访,凤凰卫视对于俄乌冲突的关注度也很高。

他们的报道更侧重于乌克兰一方的情况,尤其是前线作战人员和普通民众的抵抗精神。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凤凰卫视不是中国大陆的官方媒体,它的报道不一定代表中国政府的观点。
哈尔科夫的火箭炮攻击是俄乌战争的一个小片段,它体现了乌克兰军队在武器不如人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创新战术、灵活应对以及坚强意志来对抗强大的敌人。
从零下15度的低温中秘密行军,到短短160秒内完成火箭炮齐射,再到躲避FPV无人机的追击,乌克兰军队和凤凰卫视记者陈莹的团队一起经历了惊险的逃生过程。
周晋川
吃美国狗粮的凤凰卫视。
用户17xxx73 回复 03-08 22:03
凤凰卫视的尿湿裤子的老卢,现在不见了。
初心不愿变 回复 03-09 06:56
一看你就是小日子来的,延续了100多年前小日子的劣根质
360•全死角男神
客观的报道挺好。战争里受伤最深的都是普通平民跟士兵
indreamboy
战争从来都没有绝对的正义,有的只是参与者的立场。无论是采访俄军还是乌军,都是在向民众反映前线的现况。我们作为第三方,看热闹就好。
我爱美好生活啊
这女人迟早死在前线
jcy 回复 03-11 00:48
乌龟王八蛋粉们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乌龟王八蛋粉们为了乌龟国,对中国人充满了仇恨!滚回你们的祖国乌龟王八国去!
用户14xxx98 回复 03-09 17:19
所以,北约军队进入乌克兰,天经地义,对吧。所以,支持你们俄国打垮巴黎,打穿伦敦,登陆北美!
冬草夏虫不语冰
大鹅那个无人机是改装的大疆,乌军车用的通讯定位系统是华为,双方搞去搞来,都离不开我东大深圳市南山区的粤海街道办事处嘛[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点赞]
太公直钓 回复 03-09 15:17
造谣,中国从未向交战双方提供装备。
冬草夏虫不语冰 回复 太公直钓 03-09 17:25
大二鹅双方都买了大量大疆民用无人机
用户13xxx91
立即枪毙凤凰记者[哭哭]
用户17xxx73 回复 03-08 22:05
凤凰卫视的老卢听了你这话,心里说还好,自己早就已尿裤子了。不怕。[得瑟][得瑟][得瑟]。
玫瑰小镇
作死……
用户17xxx73 回复 03-08 22:07
凤凰卫视的早老卢已经尿裤子了。现在影子都看不见了。
用户11xxx20
再次证明中国没有给俄罗斯任何军事援助!否则,乌军自己的电子设备都不敢开机,却敢用华为设备追踪探测有无人机靠近………[捂脸哭]
用户14xxx83
坐着战车采访记者,炸死也没人同情,更何况是前线观看乌克兰发射火箭。
坠落天神
你跑去乌军阵营拍摄,俄军哪管你是中国人美国人,天王老子她一样炸。
用户10xxx69
奖励记者一亿元[笑着哭]
用户10xxx73
打死了最好
无言以对
采访前线怎么打仗没有意义 都是服从命令的军人 应该去采访民众的生活和对战争的态度
旭日东升
又给华为手机打广告了。
美杜莎の微笑
傻子吗?事情又不让媒体说,你去了又能怎么样?你是被派过去收集情报的吗?
我爱人民币
看这面相 查查看是不是已经润了
Σ( ̄。 ̄ノ)ノ
汉奸媒体可以啊,还真有不怕死的[得瑟]
吴华
采访没用,播出来也没用!俄乌的士兵看到才有用!为了鼓励上战场,有些信息,士兵根本不知道!比如知道美国和俄合作,他们会怎么想
秋叶不会飞
希望和平早日归来[祈祷][祈祷][祈祷]
三打白骨精
凤凰“卫士”自从被你后台手动删帖后,我再也不登录去看。因为跟爱国不搭
用户67xxx89
俄军真不给力,没把她们留在乌军前线。
木心文
咱就想问问,这场采访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