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陈晓与陈妍希同时发布离婚声明,宣告十年婚姻终结。
然而,这场看似体面的“和平分手”背后,却因滕华涛妻子周圆圆的公开嘲讽、陈晓被曝“冷暴力”“出轨毛晓彤”等传闻,迅速演变成一场舆论风暴。
周圆圆以账号“青蛙阿姨姐”在相关新闻评论区留言,直言“净身出户是吹牛”,并配以无奈表情包,引发网友围观。
值得注意的是,周圆圆虽否认净身出户,却未对网友指控陈晓“冷暴力”“断联”等行为作出回应,被部分舆论解读为“默认”。
离婚风波尚未平息,陈晓又被曝与女演员毛晓彤关系暧昧。
两人曾合作《神雕侠侣》《云襄传》等三部作品,尤其《云襄传》拍摄期间正值陈晓婚变传闻发酵期,剧组频繁互动被网友列为“可疑时间点”。
然而,部分网友仍以“剧组夫妻”的刻板印象对二人关系进行揣测,反映出公众对明星私德的高度敏感。
陈晓与陈妍希的婚姻裂痕早有端倪。两人因《神雕侠侣》结缘,2016年奉子成婚,一度被誉为“爱情童话”。
据狗仔爆料,陈晓早在2023年底已提出离婚,并单方面切断与陈妍希的联系,甚至更换手机号码,导致陈妍希需通过工作人员沟通。而陈妍希在节目中提到“婚后未收生日礼物”“不敢主动联系丈夫”等细节,更坐实了婚姻中的不对等关系。
值得反思的是,公众对明星婚姻的窥私欲与道德审判,往往超越事实本身。例如,“净身出户”的真伪本属法律范畴,却被赋予“赎罪”的象征意义;而“出轨”传闻即便缺乏证据,仍能引发集体声讨。
这种舆论生态,既折射出社会对婚姻忠诚度的苛求,也暴露了娱乐至死时代的非理性狂欢。
婚姻的终结,或许只是两人漫长人生中的一段插曲。正如陈妍希所言,“未来同为孩子的父母”,如何减少舆论对下一代的伤害,才是当事人与围观者共同的课题。
而对于公众而言,尊重隐私、克制臆测,或许是避免成为“网络暴力推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