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护士郭爽,被他直系领导,酒后强暴。
不但如此,事后在7个月的时间中,这位领导又借着职位转正为胁迫,多次性侵了她。
但是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郭爽在两年后却被判处死刑。
只是,在她临刑前,女法警对她说了一句话,她却破涕而笑,更是高呼死而无憾。
这是发生了什么,能让一个受害者变成死刑犯?而她行刑前听到的话又是什么?
2006年9月30日的夜晚,郑州郊区一条偏僻的小路上,一辆黑色轿车缓缓行驶。车内气氛异常紧张,驾驶座上的郭爽紧握方向盘,手心里全是冷汗。
副驾驶上坐着方伟召,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样,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而在后座,18岁的方子健默默地蜷缩着,手中紧握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突然,方子健猛地坐起,手中的刀直奔方伟召的脖子。锋利的刀刃划破皮肤,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方伟召惊恐地大叫,拼命挣扎着想要逃离。他奋力推开车门,跌跌撞撞地冲向路边。方子健紧随其后,手中的羊角锤高高举起。
"砰"的一声闷响,方伟召应声倒地。方子健疯狂地挥舞着锤子,一下又一下地砸向方伟召的后脑。
郭爽呆立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这血腥的一幕。当方伟召彻底不动后,两人合力将尸体拖到路边的杂草丛中。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郭爽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但血腥的气味和手上粘稠的触感提醒着她,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她和方子健迅速将作案工具和沾血的衣物塞进方伟召的车里,然后开车到一个更偏僻的地方。他们点燃了车辆,看着火焰吞噬了所有的罪证。
两人匆忙收拾了行李,计划逃往遥远的新疆。然而,命运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第二天,路人发现了燃烧的车辆并报了警。
警方通过车辆信息迅速锁定了方伟召,医院得知他失踪后全院震惊。而郭爽和方子健刚到火车站就被警方逮捕。
这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震惊了整个郑州。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23岁的医院助理和一个18岁的高中生会犯下如此残忍的罪行。
然而,真相往往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郭爽出生于1983年,来自河南的一个贫困农村。她从小就梦想着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医学院。
2005年,郭爽以大专学历毕业,却发现找工作异常困难。
经过朋友介绍,她终于进入了一家医院,在人事处做助理。虽然只是临时工,但郭爽心怀感激,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正式员工。
然而,现实并不如郭爽想象的那般美好。医院人事处主任方伟召多次拒绝了郭爽的转正请求。
2006年2月,在一次生日聚会后,醉酒的方伟召对郭爽实施了性侵。从那以后,他开始以转正为诱饵,持续骚扰和侵犯郭爽。
更可怕的是,郭爽因此怀孕,方伟召又强迫她去做了流产。
郭爽陷入了绝望的深渊。她不敢告诉任何人,害怕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更害怕家人知道后的失望。就在这时,18岁的方子健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
方子健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从小就缺乏关爱。在网络聊天室里,他认识了郭爽。
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方子健对郭爽产生了强烈的保护欲,而郭爽也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找到了一丝慰藉。
一天晚上,郭爽喝醉了酒,向方子健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听完郭爽的遭遇,方子健心中燃起了滔天的怒火。
他无法接受自己心爱的人遭受如此对待,于是萌生了报复的想法。
就这样,一个疯狂的谋杀计划在两人之间悄然成形。他们精心策划了每一个细节,购买了羊角锤等作案工具,设计了一个引诱方伟召的陷阱。
在他们看来,这是唯一能够解脱的方法。
案发后,郭爽和方子健很快就被警方抓获。在审讯中,郭爽坦白交代了整个案情。
她请求法庭从轻处罚方子健,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然而,法律是冷酷的。一审判决中,两人均被判处死刑。
在最高法院的复核中,考虑到方子健年纪尚轻,且是初犯,最终改判为无期徒刑。而郭爽的死刑则被维持。
在看守所的最后时光里,郭爽写下了长长的忏悔书。她请求原谅自己的父母,希望方子健能够照顾他们。
当得知方子健免于死刑后,她喜极而泣。2008年12月,郭爽被执行了死刑。
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同情郭爽的遭遇,认为她是一个悲惨的受害者;也有人谴责她的极端行为,认为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杀人的借口。
然而,无论如何,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三个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
方子健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思考着如果当初做出不同的选择,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他开始自学法律,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帮助像郭爽这样的弱势群体。
这个案件也引发了医疗系统对职场性骚扰的重视。许多医院开始建立相关的投诉机制和保护措施,以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然而,对于那些卷入这场悲剧的人来说,生活永远不会回到从前。
方伟召的家人至今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他们失去了一个丈夫、父亲和儿子。
郭爽的父母则活在永恒的悔恨和痛苦中,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女儿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信息来源:
1、《 医学博士被杀案一审有果》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08-16“案件快报”栏目
2、《因私人恩怨杀死医学博士一对情人被判死刑》2007年8月18日《郑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