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88】铺铜的间距有什么要求?

英炜硬十 2024-10-31 17:12:51

今天看到同事的一块板,由于电流比较大,有些电源又是高压加大电流。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检查,最觉得不爽的就是铺铜的间距“远近高低各不同”,那么就抛出一个问题?PCB上铺铜的不同网络的间距是多少为宜?有什么要求?

chatGPT做了以上答复。理由虽然说得挺对的,但是你知道的,他也是很不靠谱的,你相同的问题再问一遍,他会告诉你另外一个答案。而且经常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如下:

我觉得,爬电距离肯定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两个网络是高压差的时候,我们优先考虑“爬电距离”。

在设计PCB时考虑电源平面之间的间距以减少电磁干扰(EMI),可以遵循以下几个依据:

电磁干扰(EMI):不同的电源平面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可以有效减少相互之间的耦合,降低电流变化引起的电磁干扰。一般推荐间距在10 mils(约0.25 mm)以上,以减少耦合效应。

电流回路:当电源平面之间有较大的电流流动时,近距离可能导致电流回路耦合,从而引起干扰。适当增加间距可以减小这个影响。

层叠结构:在多层PCB中,合理的层叠结构(例如,电源和地层交替排列)可以有效隔离电源平面,从而减少干扰和提升信号完整性。

PCB制造工艺:不同的制造工艺对间距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了解制造商的能力和建议可以帮助确定最优间距。

频率考虑:在高频应用中,EMI的影响会更加显著,建议增大电源平面之间的间距,可能达到20 mils(约0.5 mm)或更多。

使用地平面:在电源平面之间放置地平面可以进一步减少电磁干扰,因为地平面可以作为屏蔽层,有助于降低干扰。

综上所述,合理的电源平面间距设计应结合信号频率、预期电流、PCB制造工艺和电磁兼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这个20mil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或者有没有严谨的规范呢?

大家可以在“留言区”点击《写留言》,留下你的看法和意见。

【1】兴趣驱动热爱

【3】PCB走线应该走多长?

【5】PCB的内电层

【7】PCB能不能走锐角和直角?

【9】焊盘上是否可以打过孔?

【11】阻焊层,绿油为什么多是绿色

【13】预布局

【15】跨分割走线

【17】脏信号

【19】线距

【21】串扰

【23】FPC概述及仿真

【25】一文搞懂“特征阻抗”

【27】高速电路PCB回流路径

【29】锯齿形的PCB走线——Tabbed routing

【31】PCB铜箔粗糙度对高速信号的影响

【33】什么是高速信号?

【35】预加重、去加重和均衡

【37】PCB设计中的“stub”

【39】PCB 覆铜

【41】PCB叠层设计中的“假八层”

【43】PCB焊盘设计工艺的相关参数

【45】更容易散热的PCB:铝基板

【47】晶振的PCB设计

【49】PCB拐弯,不一定是圆弧走线最好

【51】电源PCB布局布线要点

【53】用ADS仿真高速信号跨分割

【55】数模混合的PCB设计

【57】PCB设计中过孔残桩的影响

【59】PCB设计checklist:结构

【61】PCB设计checklist:布线

【63】工艺边

【65】PCB设计:差分线

【67】电路板设计中要考虑的PCB材料特性

【69】PCB详细布局、布线设计

【71】反激式开关电源PCB设计要点

【73】PCB哪些因素影响损耗

【75】如何在PCB设计阶段规避焊接的问题

【77】PCB爆板

【79】PCB设计:绕等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