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穿越盘龙古道,在群山中发现一处盆地,竟然是“土拨鼠老巢”

阿陆 2024-09-01 22:55:26

       作为不资深的摩旅“跑山”人士,一趟“盘龙古道”下来,并没觉得有多少难度,无非弯道密集了些而已。尤其因为现在全程单行道设置,更是大大方便了车辆借道过弯,所以没来过的朋友别被它所谓的600多个“S”弯给吓到,其实个人感觉比雨季的318、219国道要好跑太多了。至于沿途风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意外,那就是位于群山之间的一片“盆地”,虽有乱石沙砾成堆,却是土拨鼠的聚集地!

      毫不夸张的说,这里应该是“土拨鼠老巢”,当时我用手指点着数了数,起码有十三只,由于个别还可能被大点的岩石遮挡,只露出一点点黄毛不敢确定,所以实际上的数量肯定还要多。有趣的是,这也是我第一次长途摩旅过程中,第一次遇见它们。可惜盆地凹陷的落差起码有五六十米,所以就算我在上面的路边“啊~啊~啊~”了很久,也未见土拨鼠有任何回应(虽然明知网络上的小视频很多都是假的,但还是忍不住“啊~”)。试问面对一群土拨鼠不理你,你会怎么跟它们打招呼呢?

土拨鼠应该是旱獭的一种,它们那圆滚滚的身躯、短小的四肢配上那双机敏的眼睛,以及那些经典的讨食画面,曾经一度成为“网红”,被绝大多数网友认可和喜欢。而土拨鼠们似乎正在用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得以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让人意外的是,这片土拨鼠聚集生活的盆地就位于盘龙古道最高处,海拔4216米的乌古力牙特达坂旁边,只是当我在路边观察和拍摄的时候,飞驰而过的车辆都是冲着那标志性的观景平台而去,并不会留意到旁边的这块“宝地”。

土拨鼠本身是穴居动物,它们通常在岩石坡地、悬崖或石堆下挖掘洞穴。这些洞穴通常分为夏季和冬季两种类型,冬季的洞穴更深,而夏季的洞穴长度相同但较浅。通常情况下,每个洞穴可以容纳2到3只土拨鼠,但在冬天可能会有多达10只,这有助于它们相互保持温暖。和网络给我们的印象不同,正儿八经野生的土拨鼠警惕性挺高,稍微有点动静就会跑远跑开,猜测除非“快饿死了”,才会主动靠近路人,甚至跟路人乞讨食物吧。

不过目测眼前的这些土拨鼠都处在“衣食无忧”的状态,那身天然的油光发亮的皮毛,肥硕的体态,看着就很想上前去捋几把,可惜环顾四周,并没找到捷径可以直接跑下去跟它们“亲近”。远远望去,土拨鼠们或悠闲地啃食着周围的草料,或警觉地观察着四周的风吹草动,或一动不动趴在砂石上晒太阳,那份自在与从容,让人不禁感叹它们的生活是如此惬意和满足。(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人帐号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对这种野生动物感兴趣的朋友,在自驾体验“盘龙古道”时,可以留意下我分享的这个位置,喜欢拍照的记得准备好长焦镜头哦?!

阿陆摩旅日志四十四

0 阅读:5

阿陆

简介:摄影,旅游,体验,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