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项目开复工、企业开张开门等,大家最在意的就是“开工大吉”的形式,不整个精彩的“开工大吉”仪式,不玩点花样肯定说不过去。
有的单位为搞好这个“开工大吉”仪式费尽心思,从年前就开始策划,有的单位拿出一整天时间,上午安排动态的,下午进行静态的,晚上还安排宴会。
看了两个单位的“开工大吉”仪式,真是开眼界,从选定时间到现场布置,从参会人员着装到活动实施,打卡点、目标墙、红地毯、礼仪小组等,那叫一个气派。活动现场游戏更是丰富,发红包、抽大奖、抢红包、滚好运等,图个吉利、讨个彩头也不为过。有的单位的确如此,尽管不让放鞭炮,依然燃放了烟花炮竹,“开工大吉”的氛围很浓厚。
个人家过去从事工程建设,记得多少年前也都有个仪式,最简单的就是放挂鞭,之后就展开工作了,没有条幅标语、喷绘展板什么的,如今的这些都算落后了,没有点科技含量怎能体现出高大上!
对于这些,个人看法不是不能搞,而是不能过头,不能让形式冲淡主题,更不能影响主业。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有的过于专注形式,而忽略了主业,成了一种形式,这就没必要了。
比如,某地有个开工项目,如期举行了“开工大吉”仪式,按理说举行完仪式就要真的开工,机器要运转起来,人员要忙碌起来,结果该项目头天举行完开工大吉,第二天就大门紧锁,工地只有看大门的一个老爷子,连个工棚都没有,头天参加仪式的几台挖掘机,据说是租的都还回去了。
还有的单位,过分注重了开工大吉,却不研究开工大吉之后的事情,本应抢抓订单、抓生产的,结果不研究这些,开工之后员工没事干,都在刷手机、扯皮玩。
更有甚者只注重了“开工大吉”仪式,而忽略了日常的运转,年后单位很不像个样子,连基本的卫生整洁都没进行,园区一片狼藉,最基本的制度都没坚持好,“开工大吉”仪式当天缺席员工近三成。有的单位让人感觉死气沉沉的,这能有好的发展,会有好的效益吗?
增人气、促生产、提服务、有效益等,这是开工大吉的关键,忽略了这些光注重形式没有用,有个地方一个超市激活一座城,这个超市用搞什么“开工大吉”仪式吗,他们搞这么复杂了吗,一些人气火的地方都没见到搞什么“开工大吉”仪式。
尽快展开工作,立马行动起来,该开足马力的要开足马力,该拿出成果的要拿出成果,最基本的人员该到位的要马上到位,老是“铁将军”把门这样的开工大吉真没有意义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