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竞选班干部:是好机会还是负担?

萌娃成长路 2025-03-21 23:21:48

开篇:

一天,办公室的妈妈们聊起了选班干部的话题。

有人讲孩子们应该争取这些机会,锻炼责任感和领导力;有人则抱怨,选上的孩子好多是为了帮老师做事,耽误了学习时间。

商量着,大家都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班干部经历。

小时候,成绩好、人缘好的才能当班干部,那是个风光却充满竞争的岗位。

现在许多学校推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每个同学都有岗位,但这样的“人人都是干部”真的有用吗?

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这似乎成了一个新选择和新烦恼。

班干部:培养责任感还是消耗学习时间?

班干部职位,这些年来在许多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班长、学习委员是班级里的热门职位,竞争激烈,也象征着责任和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学校采取“雨露均沾”的策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这样真的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吗?

很多家长都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发展,班干部这样的职位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能锻炼领导力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投入过多精力在这些职务上,影响到学习成绩。

有人说,这些职务只不过是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给孩子带来多少实际的提升机会。

还有人觉得,通过现场表现和工作实践,孩子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课堂以外的东西,比如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这些能力对他们未来很重要。

澳洲小学的独特干部制度

澳洲的小学有一种特别的竞选机制——跨年级house分组制度。

每个house有一个house captain,通常由高年级的学生负责,这不仅是老师观察和选派,更是学生自己竞选得来的。

孩子们要介绍自己能为house做出什么贡献,通过演讲来争取同学们的选票。

不同house之间有机会在学习和运动等方面相互竞争。

这样的制度不仅强调个人表现,也注重团队协作。

孩子们在这些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不同年级的同学配合,承担活动和比赛的责任。

对澳洲的孩子来说,这种竞选不是单纯的个人能力的展示,而是培养团队意识的重要一环。

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们不仅勇于争取职位,更乐于为团队争光,这也成为了他们自豪的来源。

学生会成员:自我提升的机会

那么,学生会成员的角色又如何呢?

在舞台上的孩子们,可能第一次面对如何展开竞选活动:从制作海报到演讲再到争取同学们的支持。

一个朋友的小男孩最近被选为学生会议员,他觉得这个职务让他接触到老师和大孩子们的思维,还学会了如何在会议中保持纪律。

这些孩子在参与制定和规划学校活动时,甚至可能面对失败。

例如要张贴海报但没有获得批准,这需要他们反思并遵守规则。

尽管如此,这也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提高了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家长和老师的角色:如何引导孩子的成长?

家长和老师如何在这样的活动中引导孩子呢?

这不仅仅是让孩子去竞选,而是要给他们营造认真做事的氛围。

支持孩子们参与其中,鼓励他们独立奋斗,才能让他们在这些职务中受益良多。

一个江西的男孩,在老师的简单交托下,照顾了一名智力残障的同学整整六年。

虽然他描述这是一个累人的责任,但他坚持下来的理由,仅因为这名同学是他的好朋友。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同学加入到照顾这名残障孩子的队伍中。

正是这种单纯和真挚,让责任感天然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生长。

结尾:

班干部的职位,虽小却承载着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部分。

从责任感的培养,到团队意识的形成,这其中蕴藏着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肩负责任,便是力量的成长。

如何引导,如何支持,便是成就孩子们未来的基石。

不论是成为干部还是参与活动,孩子的世界依然是纯粹的,而这样的成长路径,便是他们走向广阔未来的开始。

让孩子们从小在参与中学习和成长,而非仅盯着结果。

每个岗位都赋予他们正面影响,是金子总会发光。

你属意哪一边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2
萌娃成长路

萌娃成长路

陪伴萌娃踏上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