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县人口不足60万,为什么从古到今都能出人才?

家族文化 2024-06-27 06:43:03
在江西中部位置,有一个县叫吉水县。全县面积约有2500余平方千米。人口仅有56万多人。 吉水县虽然人口不多,但在古代科举考试中,1300多年间出了552位进士,其中6人考取状元,有3人考中榜眼3人,还有3人考取探花。 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却能出这么多人才?而且从古到今一直没间断过,听我们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吉水县历史和移民情况。经考古研究表明,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吉水地区就有古人类居住了。 秦朝时期属于庐陵县管辖,在泰和县发现有白口城遗址,就是庐陵县县治所在,面积多达23万多平方,还有很多城墙遗址。 说明当时中央王朝以派官员和戍军镇守境内。中原文化已经来到了吉水县。隋朝的时候,分庐陵县建立吉水县,县府就设在境内的文峰镇。把文化中心迁移到了吉水县。 唐朝时期,境内创建有泰东书院。 唐代有解世隆、解从龙、解盛等3人考中进士。 南唐的时候,吉水县有解契谟、解皋谟、解讦谟、欧阳仪等9人高中进士。 到了宋朝,有陆续兴建崇桂、龙城等多座书院。还有进士宋涧谷等人建的蟠溪书院。 书院聘请一些名士讲学,到南宋的时候,讲学人成了有经验的山长。 宋代,吉水县教育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有欧阳颖、萧定吉、曾奉先、芷纯粹、王端等数百人考中进士。 期间还涌现出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民族英雄文天祥、岳家军猛将杨再兴等多位知名人士。 南末元初,中原战乱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江西。部分进入吉水县,不少是出自书香门第,以致元朝境内人才越来越多。元朝时期,吉水县又升级为州,相当于现在的市中心。各地人都聚集到了吉水县。 仅元朝,吉水县就出了许天篪、曾俊玉、王充耘、肖受益、马速忽等22位进士。中进士人数在吉安府名列前茅。 明朝,吉水县的学习文风盛行。状元罗洪先还建正学书院讲学。以往又兴建仁文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明代吉水有周仲举、周从善、李同仁、欧阳正、 欧阳显嘉等上百人考取进士。 另外还出了内阁首辅解缙,军事家胡广、毛伯温,地理学家罗洪先等多位人物。 清代,吉水县多达53所,教育文化繁荣,地方官员也重视教育。连知县捐俸禄建了四所书院。不少乡绅捐学田,还办义学。境内私塾遍布每个乡镇。 清代吉水县有陈忠靖、许殿元、徐道馄、李芳霭、上官谟等32人考取进士。 民国,境内书院均改新学堂和高等小学,县城内还开办幼稚院。新式学堂有文江中学、文峰中学、信国中学等。 还有水田小学、文峰小学等,多由乡人筹资兴建。 民国时期,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有张开荆、罗仁全、董永清、王东保、蔡长风等多位老革命家。 解放后,所有乡都设立有完全小学,1957年,阜田、白沙初级中学建立。1958年,吉水县改为完全中学。1960年,八都、金滩、等地先后成立初级中学。 又培养了许多各行各业人才,从吉水走出去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萧远、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员罗锐等多人。 2004年,吉水县有213所小学,高中4所,初中23所。教师有5400多人。 2022年,吉水县有683人考上一本,又有1910人上二本分数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0 阅读:5
家族文化

家族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