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是孩子的睡前寓言故事,去年丰田雷克萨斯又被传言要国产的时候,我曾用这个故事来作比喻,因为早在十几年前,此类消息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但直到2024年画上句号,街上跑的还是纯进口雷克萨斯,这简直和放羊娃嘴里所谓的“狼来了”如出一辙。
只不过未曾料到2025年,雷克萨斯国产由传闻变成事实,《狼来了》故事里的“狼”这一次是真的来了。2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将以独资的形式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和生产公司,新工厂将在2027年投产。
这意味着雷克萨斯是继特斯拉之后,第二个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国车企。要知道,按照中国的法规,外国车企在中国设厂,一般都是要跟中国车企合资的,但这次一直保持“原装进口”的雷克萨斯直接独资,其重要性和关注度不言而喻,里边的弯弯道道值得思考。
l “局外人”雷克萨斯终入局
细细数来,雷克萨斯是世界主流品牌中唯一没有在中国市场国产化的,像宝马、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等这些豪华品牌,几乎都国产了,相比而言,雷克萨斯像个“局外人”,既不参与国产化价格战,也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或许雷克萨斯也未曾料到,从2006年起就一直喊着销量超过3万辆就要国产,直到2019年在华年销量超过20万辆,其国产计划仍未落地。直到2025年,以“全进口”身份在华书写近二十年故事的雷克萨斯,才终于入局要国产了。
至于为什么要国产,原因有很多。目前的时代不同于传统燃油车时代,放在以往,雷克萨斯即使不国产,销量和利润依旧很高,毕竟当时的消费观念就是“进口的、合资的就是更好”。
但现在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是一个中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时代,是一个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消费者对于国产电动车消费观念的偏好变化的时代,是没有进口税的合资车都要落后半步的智能化时代,就更别提承担进口税的进口车了,其注定在竞争中落于天然的劣势。
因此,雷克萨斯敲定国产,是中国市场的巨变催生的,是新能源汽车浪潮下的产物,是雷克萨斯权衡利弊迈出电动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丰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量产幸福”的使命所在。
l 雷克萨斯国产,好处多多
雷克萨斯国产,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最直接的就是进口税免了,这可是一笔昂贵的费用。目前中国市场上五花八门“价格战”从未停歇过,只有在中国本地化生产,雷克萨斯才能利用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参与“价格战”。
除了不用进口税,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工、水电、土地相对来说会比日本便宜,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就能降低,成本降低就意味着雷克萨斯价格会下降,那原本口碑不错的它自然销量也会增加。要知道,虽然2024年雷克萨斯是中国市场唯一呈现同比正增长的进口豪华汽车品牌,但增速微乎其微,更何况国内豪华市场正不断萎缩,像凯迪拉克一样参与“价格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从相对宏观的意义上来看,于雷克萨斯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雷克萨斯国产能够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备的智能电动产业链,推动自身电动化转型进程,因为电动化智能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毫不夸张地说,唯有拥抱电动化才能拥有未来。
更何况丰田一直以来也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政府也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与丰田的环境挑战2050战略不谋而合。根据规划,双方将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上海辐射至长三角地区及更广范围,开展包括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先进技术应用等各类举措,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碳中和引领典范项目,助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另一方面对上海乃至中国而言,雷克萨斯向来以“高质量”自居,如同特斯拉国产把一整套零部件供应体系带到中国一样,雷克萨斯国产也计划实现95%以上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它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将会大幅度提升中国市场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和质量标准。此外,雷克萨斯国产还将有效带动当地税收和增加就业机会。
不过市场的质疑声同样存在,上海真能将雷克萨斯打造为第二个特斯拉吗?雷克萨斯国产化是否会让“进口光环”褪色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只能交给时间作答了。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国产化不是进口车的终结,而是一个更懂中国、更快响应、更深融合的新起点,是敢于自我革新的勇气。
l 擎动点评
雷克萨斯国产确实是个双赢的局面,无论是对雷克萨斯还是中国汽车市场而言。只是在如今这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当《狼来了》故事里的“狼”终于来了,它的未来会如何呢?国产后的雷克萨斯,会成为第二个特斯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