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东海某大都市一男子自称购买了两张有塑封的“全新折叠床”,却发现床上标有“救灾物资”字样。
12日,当地应急管理局向记者确认,该床是使用过的救援物资,重新消毒塑封后,本应该送入钢厂销毁,却被人私自出售,目前正在严查中。
这些人,连救灾物资都敢偷着卖,真是胆儿肥了!真是法盲啊!!!他们难道不知道救灾物资是干什么的吗?
救灾物资是专为受灾群众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用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建家园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救灾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
该大都市发生的救灾物资被变卖事件中,这些救灾物资在使用后被重新消毒塑封,本应送入钢厂销毁,却被人私自出售。
私自变卖救灾物资属于违法行为,它不仅侵犯了受灾群众的合法权益,违背了捐赠者的初衷,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失信行为。
哪怕这些东西本来是要销毁的,也不该拿来买卖。
这件事说明,某些地方的救灾物资在物资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一方面,有可能是物资管理流程不规范,导致物资在流转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截留或挪用。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监管部门失职或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此类行为。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救灾物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确保物资能够安全、及时地送达受灾群众手中。
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