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气温居高不下的十一月初,趁着绿城依旧沉浸在暖烘烘的秋天。我们沿着铁路的脉络和轨迹,窥探铁路社区的边边角角。
将记录的视角转向郑州的老街中去,在城市发展的迅猛前进中,探寻城市与生活中的另一种介质。
印刷厂街的老社区,大都是几层红砖小楼,从涵洞经过,就可以看到围绕印刷厂街的铁路,是区别于城市繁华的另一种景象,走入郑州的铁路时代。
路边常传来轰隆隆的火车声,近距离看见铁路在眼前驶过,内心还在惊呼。而墙下闲坐的人们和蔬果店老板却早已习以为常,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闲聊和讨价还价的交锋。
郑州被称为被铁路拉来的城市,火车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铁路已经深深地印在居民的生活轨迹中,枕木带来的不仅仅是和谐号,还是铁路时代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
苗圃街道不算长,在地图上看苗圃街区仿佛一片树叶,窝在铁路的弯弯绕绕中。街边的居民区鳞次栉比的排列,形成了一条条的生活脉络。抬头看,就会看到高耸入云的水塔,在风吹雨打中陪伴人们一代又一代的成长。
大家提起苗圃,就不得不提及火车铁道下一个个的涵洞,从涵洞中绕弯前行,拐到树木生长的绿荫街道,为骑行路增添了别一份的景观和趣味。
苗圃一条街,从苗圃幼儿园到苗圃小学再到107中学,仿佛可以贯穿一整个童年。街边是各种铺子,在杂货店买水时,看见老板在不大的铺子中安逸的躺在摇椅上,仿佛此刻的“营业”只是大爷闲来无事中的一处消遣。
在老城区的美食不必深入做功课就可以“盲选”,能长久在这里开门营业的店铺都经过苗圃一代又一代人的“居民严选”,味道和口味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街边的小摊位要了一碗热豆腐,果然没有失望,是印象里的味道。听商店老板讲述,附近的老牌热干面值得一试,可惜下午的时候还没有到营业的时间。
虽然还在工作日的下午,但是街道依旧热闹,街边常聚集着大爷在下棋,看似二人的厮杀,实则六人的狂欢,观战的人伸长了脖子,想要一探胜负。这种聚堆儿的热闹,让悠闲路过的人都要好奇的瞅一眼。
最后穿过窄窄的涵洞,逛到了苗圃健身公园,公园的两边都是铁路,可以看到火车驶过。广场上大都是附近的居民,有小朋友在这里玩耍,有青少年在这里练长笛,也有老人在这里跑步。铁路社区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逐渐被时间稀释,但是总有人老去,也总有人茁壮成长。
纵横交错的铁路,仿佛隔绝了城市的迭代,印刷厂街,苗圃街......渐渐被人们鲜少提及,这些铁路串联起来的老社区,依旧保留着自己原本的气质,抬头的天线,墙壁上岁月的肌理,街边的小店,每一处都流淌着市井生活的细节,又在每一种细节中滋养出郑州的另一种生活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