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逗逗
一、
最近在阅读《西游记》的原著,我突然发现:
太白金星这个角色,在《西游记》中,起到推波助澜的强烈作用。
这要是在职场中,也不知道遇到这样的同事,是好事,还是噩梦?
我来说细节:
第3回,是他给玉帝建言献策说,给孙悟空安排弼马温的职位,说把孙悟空招安了。
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悟空去东海龙王要兵器,拿走了定海神针,悟空去幽冥界划掉生死簿,这两件事综合在一起影响重大。
第4回,是他继续给玉帝建言献策说,给孙悟空安排“齐天大圣”的名头,但不给任何职位和权利,原著的用词很严谨,叫“有官无禄”,就是不给他事情做,不给他俸禄。
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悟空得知弼马温是未入流的小官,一怒之下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玉帝派托塔天王跟哪吒下界捉拿悟空。
二、
为什么说太白金星这个人,太能忽悠了?
因为“弼马温”和“齐天大圣”这两个职位,跟孙悟空的性格,其实都是完全相反的,没有一个在他的诉求点上,他多少是被忽悠了。
孙悟空确实是想要干点活的,并且希望别人也给他一点面子的,这是他最基本的需求,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5层,自我实现需求。
那孙悟空到底值不值得被人尊重、且付出被看到呢?我认为是值得的。
第一、他做弼马温的时候,把马照顾得很好。
原著里写着:“这猴王查看了文簿,点明了马数。本监中典簿管征备草料;力士官管刷洗马匹、扎草、饮水、煮料;监丞、监副辅佐催办;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倒养得肉膘肥满,不觉的半月有余。”
这段话能看出悟空的性格特点,极具管理能力,人员安排合理、资源调配得当、他也亲力亲为在一线干活,“昼夜不睡,滋养马匹”,他不是只安排活而已。
第二、他做齐天大圣的时候,也没惹事。
原著里写着:“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
三、
一个人尽心尽力干活做事了,还没工资,意外发现别人根本不在乎自己,这就会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质疑了。
质疑之后,也就是破罐子破摔。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这个细节,类似于公司要团建、要搞年会,通知全部员工都参与,唯独没人通知你。
这就说明:公司也没把你当做自己人,你就是个外人。
综合来看,太白金星的这两次建言献策,对于悟空来说,都不是最优选。
也就是说:
领导安排工作,没有考虑员工的特长、价值取向、过往经历、职业规划。
但是,最开始负责拉人头的工作,是太白金星发起的,并执行的。
那么,比较合适的做法是什么呢?
给他封个类似于托塔李天王的职位,让他去管一堆猴子,或者动物。
给他设定的考核指标就是看他带出来的动物干架能力等,比如跟天庭的兵打5场,必须胜3场才算完成KPI;比如多少时间内训练多少数量的猴子团队。
但是,太白金星这样的角色,作为领导,有一说一,却是最喜欢的。
因为他擅长解决领导当下的燃眉之急,并宽慰领导的心情,哪怕后续这个事情后续有强烈的副作用。
而作为同事,我大概率会选择离他远点。
-END-
作者:逗逗,电影爱好者,人间温柔观察者。
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私聊逗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