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兰今年已经68岁了,满头银发,脸上有着岁月留下的痕迹,眼角的皱纹见证了无数的笑与泪。年轻时的她是个美人,风华正茂,常常引来旁人的注目。但那时,她心中只装得下一个人——丈夫陈大海。
陈大海早年去世,留下了她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生活的艰辛让她的容颜早早衰老。两次婚姻的破裂,使得她在同龄人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连儿女都常劝她去相亲:“妈,您也该找个人陪伴陪伴,别再孤单一辈子了。”
终于,经过长时间的推敲,玉兰答应了儿女的请求,报名参加了社区的相亲活动。她虽然不再年轻,但她依然有着一颗渴望爱的心。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踏进了那个约定好的茶楼,见到了相亲对象——李昌福,一个同样年纪渐长的男人。
李昌福的身形略显发福,头发花白,双眼深邃而温和,整个人看起来有些古板,但也不失稳重。他们坐下后,点了两杯茶,寒暄几句,气氛略显拘谨。
“你是哪里人?”李昌福打破了沉默。
“我啊,长年住在这儿,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你呢?”张玉兰微笑着回应,手指轻轻捻着杯沿,眼神中透出一丝犹豫。
“我和你差不多,孩子们也都在外地。”李昌福顿了顿,似乎有些想说什么,但又没有说出口。
两人相对无言,气氛变得愈发沉闷。就在张玉兰准备起身告辞的时候,李昌福突然开口了:“玉兰,我有一个不太好意思问的事……”
“什么事?”张玉兰一愣,转头看着李昌福,心里有些狐疑。
“你……你是不是以前嫁过人?”李昌福声音有些低沉,眼神闪烁。
“当然嫁过,我是有过婚姻的。你怎么问这个?”玉兰微微皱眉,心中莫名升起了一丝不安。
李昌福见她有些反应,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我有点奇怪……我们这张面孔,我似乎在哪里见过……”
张玉兰心里一动,瞬间警觉起来:“你什么意思?”
“玉兰,可能你不记得了……60年前,我曾和你结过婚。”李昌福看着她,目光深沉。
张玉兰猛地站起身,眼神里有惊愕和疑惑交织。“你……你说什么?你说你是我曾经的丈夫?”
李昌福点了点头,眼中带着一丝愁绪:“是的,我叫李昌福,60年前我们曾因父母之命而结婚。后来你因为家里的事,悄悄和我离了婚。我……我从没忘记过你。”
张玉兰只觉得自己的脑袋一阵眩晕,眼前的李昌福,真的是那个曾经年少轻狂的丈夫吗?她没有马上反应过来,脑海里一片空白。她的目光中有疑虑,有困惑,更多的是不敢相信。
“你……你是说60年前,我和你结过婚?”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手心冒出冷汗。
“是的,”李昌福点点头,眼神温柔却带着不易察觉的痛苦,“当时我们因为家里逼婚,结了婚。但你……你当时年纪小,心里不愿意。你那时爱的是别人,后来你和我离了婚,我也再婚了……可是,我从没忘记过你。你在我心里,始终是我的妻子。”
张玉兰听着他的话,脑中那段久远的记忆终于开始复苏。她回忆起当年的那场婚礼,那个稚嫩的自己,和一个并不熟悉的男人站在一起,那个婚姻确实像是父母安排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参与太多的选择。离婚后,她独自走过了几十年,仿佛从未回头看过过去。
“那……那我们为什么分开?”张玉兰难以置信地问,语气中带着痛苦和疑惑。
李昌福叹了口气:“你知道的,当时你爱的是别人,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所以我们没有再继续下去。你走了之后,我试图找过你,但你已经离开了那个城市,我也没再联系。”
“我……我怎么不记得了?”张玉兰心中一阵迷茫,“60年,怎么会这么久?”
“时间过得太快了。”李昌福低声说,眼神中有一丝苦涩,“不过现在,看到你,再次见到你,我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感觉。或许这是命运的安排。”
张玉兰沉默了许久,心中五味杂陈。过去的婚姻对她来说仿佛只是昙花一现,而现在,她再度遇到了那个曾经的丈夫,情感的漩涡再次涌上心头。
李昌福看着她,眼神坚定:“玉兰,不管过去如何,我依然想陪你度过接下来的岁月。我们不再年轻,但我希望,不再让你孤单。”
张玉兰低头沉思良久,终于轻声道:“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时间太久了,很多事已经不记得了。可我知道,今晚,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陪伴我的人。”
经过这一番心灵的碰撞,张玉兰终于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去重新审视这段过往。虽然她不能忘记自己曾经的失落和无奈,但岁月已经改变了她的心境。她已经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姑娘,而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女人,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李昌福默默地握住了她的手,目光温柔,仿佛他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他们的婚姻,重新开始了。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彼此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没有过多的言语,但心中的那份默契和温暖,足以支撑他们走过未来的每一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