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横店,人们便会想到“东方好莱坞”这个称号。作为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这里每年生产出上千部电视剧,拍摄上百部电影。从一线巨星到群演龙套,各色人物在这里一一聚集。如今,横店早已享誉中外。文化,旅游,摄影,伴随着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这里也成为了富庶之地。今天,我们则要介绍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
1935年,徐文荣出生于浙江东阳。因为家境贫寒,他从小便吃尽了苦头。为了谋生,他扛过麻袋,做过童工,干过小本生意。早年间,他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只为混得一碗饭吃。纵然命运坎坷,他却从未放弃过希望。经过一番磨砺,他变得愈发坚韧、顽强。28岁那年,徐文荣终于等来了机会。
上世纪六十年代,徐文荣看中了肥料生意。在乡下,农民缺少肥田的东西。于是,徐文荣从城里挑着粪便去售卖。每天早上,他挨家挨户地搜集粪便,然后挑到东阳郊外。那一年,他换到了1000斤玉米,挣了1200块钱。当然,这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可正是凭着一股子倔劲,他才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1975年,40岁的徐文荣被推选为大队支书。在特殊年代,他带着乡亲们一起做生意。当时,他一眼便相中了丝绸厂。浙南地区群山连绵,要是能种上桑树,那么便能养活蚕虫。自古以来,东阳人民便有着娴熟的织布技艺。有了蚕丝,丝绸厂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事实证明,徐文荣是天生的商人。在他的鼓舞下,乡亲们齐心协力,一起干起了养蚕事业。短短两年时间,山上便长出了茂盛的桑树。随后,他们的丝绸厂迅速红火起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上级的决议下,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趁此时机,徐文荣迅速做大做强。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个体户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徐文荣大胆经营,效果突出。短短一年,他不仅掌握了浙江的市场,还将目光投向了全国。通过分层代理的方法,他给予了经销商丰厚的奖赏。就这样,徐文荣攒下了第一桶金。渐渐地,他成为东阳横店镇的灵魂人物。在他的带领下,横店集团做大做强,先后经营了医药、化工、汽车等领域。1987年,徐文荣挣了1.1亿元。在那个年代,他是名副其实的浙江首富。
在赚了不少钱后,徐文荣却愈发担忧,他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商人。若是没有特色产业,横店集团必定会走向衰落。混迹商场十数年,他早已看清了规律。一方面,徐文荣积极走出去。通过投资、竞购,他控制了不少优质产业。另一方面,他也开始打造横店的文旅产业。1995年,为了迎接香港回归,谢晋导演决定拍摄《鸦片战争》。在取景之时,他碰到了徐文荣。经过一番会谈,二人一拍即合。
徐文荣拨出两千万元资金。随后,他在横店建设了几座粤广风貌大楼和街道。3个月后,横店出现了一座占地6万平方,有着160栋大小建筑的拍摄基地。伴随着《鸦片战争》的风靡,徐文荣也名声大振。在尝到甜头后,他追加投资,积极扩建。2000年前后,他又投入30亿,打造了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大智禅寺等13个影视基地。
众所周知,过去20年乃是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些年里,徐文荣的横店影视城生产出了大批优秀作品。来到横店,这里座座高楼,楼宇宽阔。虽然只是一座小镇,它却是中国影视的中心。截止2018年,横店影视城接待游客超过2.5亿人。甚至超过了武夷山、九华山等名胜风景区。
如今,徐文荣已年近九旬。在他的经营下,横店集团跻身中国五百强行列。2019年,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前往横店考察。在现场,徐文荣对他进行了热情接待。在下起绵绵小雨后,马云主动为他打伞。由此可见,徐文荣在马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实际上,徐文荣一直是浙商的领袖,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坎坷。在改革开放中,他大胆创业,走在了时代前列。因此,人们对他满怀钦佩。而他的拼搏精神至今鼓舞着浙江的大好男儿们。
YKS
一个晚辈给长辈打下伞也是应该的[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