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小孩自称是红军还走完了长征,主席问谁能证明,小孩:贺龙

铸栋谈娱乐 2023-01-30 23:10:07

1936年10月的一天,一位小男孩接到任务,要给延安某机关单位送信,可是刚到门口,就被当地的儿童团团长给拦住。他们怀疑这位小孩的身份就问道:“你是谁?来这里干什么?”谁知这位小男孩说道:“我是红军,今天来是送信的!”

儿童团的团长看他也是小娃娃一个,竟敢说自己是红军,肯定是骗人的,就一直拦着不让他进,于是两人便一直争执不下!

谁知他们的争吵被正好路过的毛主席听到,便饶有兴趣地走向他们,毛主席看着小男孩也不过10岁,便问小男孩:“你说你参加过红军?那你说说看你都经历过什么?”

谁知小男孩非常骄傲地说道:“我爬过雪山,过过草地,还吃过树皮草根呢!”听到小男孩这么说,毛主席更加好奇了,接着问道:“你这么厉害,那有谁可以证明啊?”小男孩毫不犹豫地说:“我舅舅贺龙,就可以替我证明,不信你们可以现在去查!”

听到这里,毛主席哈哈大笑道:“原来是贺胡子家的人啊,那肯定说得是真的,不错不错,这么小就参加革命了!”

那这位充满革命斗志的10岁小男孩到底是谁?他到底经历过什么?为什么这么小就参加红军?他和舅舅贺龙在长征途中发生过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小男孩名叫向轩,原名向楚汉,1926年3月出生于湖南桑植县洪家关镇的贺家,他的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久违的笑声。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母亲是贺满姑,父亲是向生辉,舅舅是大名鼎鼎的贺龙,姨妈是贺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们全家都是忠臣英雄。

这时陪伴在一边的贺龙,看到这样的景象,也忍不住向天空开了两枪,来表达自己的喜悦。

因为桑植县地处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导致这里交通闭塞,百姓长期受到各个阶级的压迫,为了摆脱这种现状,贺龙就和姐姐贺英以及妹妹贺满姑,带领当地百姓组建了农民革命武装,因此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1928年5月,也就是向轩2岁时,贺龙奉命带领队伍到石首、监利一带进行革命武装,只给贺英和贺满姑留下少量人马,让他们坚守阵地。

敌人趁机对他们发起来猛烈进攻,贺英和贺满姑也不幸被打散,贺满姑只能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到永胜县段家台躲避。可是被汉奸出卖,很快团防头子张恒如就包围了他们,贺满姑和他们奋勇抵抗,最终敌不寡众,她和自己的三个孩子一同被关入大牢。

贺英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通过重金买通了看守,可是最终只救出了妹妹的三个孩子,妹妹贺满姑则没能救出来。

在狱中,贺满姑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疼痛,未向敌人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在1928年八月十五的前夕,年仅30岁的贺满姑,被残忍的敌人凌迟虐杀。

年仅2岁的向轩从此便跟着姨妈贺英生活,贺英也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直带着他打游击,在贺英妈妈的影响下,向轩三四岁时就会习武打枪。

1933年,贺龙率领的红四军在湘鄂西受到重创,3万多人的队伍最终只剩下7000多人,于是不得不带人撤出湘鄂西,则留下贺英带领游击队在湖北鹤峰太平镇一带留守。

那个时候出现很多贪生怕死之人,贺英和部分游击队员在苏维埃乡干部家中调整生息,谁知被叛徒出卖。在5月6日清晨,就遭到敌人袭击,贺英听到枪声后,顾不上穿衣服,就迅速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谁知刚走出门,就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右腿,还没来得及爬起来,就又被敌人一下打中腹部,这时的向轩不顾危险,爬到贺英妈妈的身边,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想要把贺英妈妈扶起来。

贺英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就拿出随身一个小包裹交给向轩,包裹里面有两枚戒指、五个银元还有一把小手枪,并告诉他:“不要管自己,赶紧从后山小路走,找到红军,找到舅舅贺龙,为红军报仇!”

贺英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向轩推开,向轩哭红了眼睛,紧记贺英妈妈的话,向后山走去。年仅7岁的向轩,一边躲避敌人的枪林弹雨,一边不停地向前走,右腿也不知什么时候中弹受伤,也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最终在湖北鹤峰县麻水找到舅舅贺龙,向轩也因为长时间的赶路一下晕了过去。

几天之后的向轩终于清醒过来,看到舅舅贺龙之后一下就哭了出来,把这一段时间的事情,一股脑全告诉了贺龙,当贺龙听到自己的大姐贺英和二姐贺戊妹都已经牺牲后,贺龙十分愤怒,发誓一定要让敌人血债血偿,从此之后,向轩就跟着舅舅贺龙一起,加入红三军,成为一名勤务兵、通信员和侦查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不得不开始长征,这时的向轩已经成为通信班班长,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带领红二、红六军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向轩也一同前往。

因为长征路途环境恶劣,道路崎岖,陈龙担心向轩和几个小孩子受不了,就给他们几个配了一匹马,让他们几个累的时候换着骑。

男孩子天性好动,向轩也一样,每当到向轩骑马的时候,向轩就非常调皮,也顾不上路上泥泞,骑着马一路狂奔,马蹄踩到水坑里,泥水溅战士一身。因为看他小,战士们也不在意,贺龙知道后,非常生气地训斥了他:告诉他,这些战士都是他的长辈,要尊重他们,不可以任意妄为。之后的贺龙,就一直有意地教导向轩,教他读书写字,学习中国文化,还教他军事理论等等,这让向轩一下子成长不少。

每到一个地方,向轩就和小战友们穿着军装,一起宣传红色思想,动员更多的百姓加入到红军队伍,有一次,他们一下动员了37个人加入,这让贺龙很是欣慰。

在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向轩都挺了过来,当部队停下休养生息的时候,向轩就主动地摘菜洗菜,扫地站岗。有吃的也先给其他战友吃,他从不喊饿喊累,经过这次长征,向轩改掉了调皮任性的坏习惯,磨练了他的意志。

1936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后,向轩和舅妈一起留在了延安,向轩就进入陕甘宁小学学习文化,还到抗大学习炮兵知识,期间还一直担任120师司令部通讯员,也就是在这期间,和毛主席有了一面之缘,也就是开头的一幕。

1943年,17岁的向轩已经成为八路军358旅的副连长,长期参加战事让他有了不少经验,加上学习工事理论,向轩提出了“大老虎”和“飞雷炮”的想法,也获得了大家的支持,向轩立马付出实践,经过多次研究,他做的土炮可以一次发射5公斤的炸药,射程在500多米。有了这样的土炮,打起敌人可就容易得多了。

1948年夏天的荔北战役,向轩不顾首长反对,执意要到战场前线,向轩奉命镇守阵地,用土炮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冲锋,炸药子弹用完时,就和敌人展开手刃战。就在援军到达时,一颗手榴弹正好落在向轩的身边,向轩当时就被炸晕了,他的右眼立马就看不见了,全身有26处伤痕,身体里的弹片因为太深,至今都没有取出来。

后来有记者采访他时,他说道:“在战场上,你越怕就死得越快。你越不怕,你就活得好好的。”

纵队司令贺炳炎看到向轩受伤,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告诉贺龙,犹豫了很久之后,还是决定告诉贺龙,没想到贺龙说:“别人的孩子能牺牲,我的孩子的生命也是一样,只要是为了国家,就没有什么!”

痊愈之后的向轩并没有停下脚步,一直跟随大部队进军大西南,立下汗马功劳,最后跟随贺炳炎在成都扎根。

1955年,新中国举行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授勋仪式,向轩因为自小就随亲人参加革命,军龄就从1933年5月6日,拿起贺英妈妈的枪那一刻算起,年仅7岁,由此成为中国最小的红军战士,这一年,年仅29岁的向轩被授予中校军衔,前途一片光明。

1957年向轩又荣获三级 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贺龙就被林彪及四人帮诬陷迫害,向轩因为是贺龙的外甥也没能幸免。11月份,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向轩突然被几个持枪的人送上火车,带回四川,在牛棚里一蹲就是57个月。

1973年,向轩才再一次踏上工作岗位,兢兢业业一直到1982年12月离休,最高职位也不过是成都军分区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

而对于这些职位,向轩并不在意,他说:“那些为国家流血牺牲的人才是真英雄,我的舅舅贺龙,妈妈贺满姑,姨妈贺英他们才是真的英雄!”

至今,向轩老英雄已经96岁高龄,身体仍十分硬朗,希望他可以好好享受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向他致敬!向贺家的满门忠烈致敬!向无数革命英雄前辈致敬!

0 阅读:3
铸栋谈娱乐

铸栋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