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证件和摄像头,那么被发配的犯人为什么不中途逃跑?说出来你都不敢信!

小小的手儿 2023-05-24 14:10:11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古代刑罚的历史科普文章。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流放或者发配,就是把犯了罪的人送到边远荒凉的地方去服苦役,有的甚至是终身或者永久。这种刑罚听起来就很惨,比死刑还要痛苦。那么,这些被发配的犯人,在长达几千里的路途中,为什么不趁机逃跑呢?难道他们就不想回到家乡,重获自由吗?其实,这其中有很多原因,说出来你可能都不敢信。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古代,交通工具很落后,没有高铁飞机汽车这些快捷方便的东西,只能靠人力或者畜力走路或者坐船。而且流放地一般都是在国家的边境地区,比如海南岛、黑龙江、云南等等,距离京城或者省城都有几千里之遥。这样一来,被发配的犯人要走上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路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比如山高水险、风雨雷电、饥寒交迫、瘟疫传染、野兽攻击、土匪抢劫等等。这些都会威胁到犯人的生命安全。

其次,我们要知道,在古代,被发配的犯人并不是自由自在地走路或者坐船,而是要被官府严密地看管和控制。他们身上要戴着沉重的枷锁,手脚都被铁链锁住,行动非常不便。而且他们还要被押送官差随时监视和管束,不能随心所欲地走动和休息。押送官差手里还有武器和刑具,如果发现犯人有任何不服从或者反抗的迹象,就会毫不留情地打骂或者刑罚。甚至有些押送官差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私怨,会故意虐待或者杀害犯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被关押的人是很难出逃的。

再次,我们要知道,在古代,被发配的犯人即使能够逃跑成功了,也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为在古代有一种制度叫做连坐制度,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犯了罪,他的家人和亲属也会受到牵连和惩罚。比如如果一个人被判处流放或者发配之刑,他的妻儿老小也可以选择跟随他一起去流放地生活。如果他在路上逃跑了,那么他的家人就会被官府抓走或者杀掉。而且他自己也会被官府全国通缉和追捕。因为从宋朝开始,被发配的犯人脸上要刺上金印或者刺字,标明他们是什么罪犯。这样一来,他们就很容易被别人认出来和揭发。如果再被抓回来,那么他们就会被处以更加严厉的刑罚甚至死刑。

最后,我们要知道,在古代,并不是所有被发配的犯人都没有希望和机会回到家乡和重获自由。因为在古代有一种制度叫做恩赦制度,就是说皇帝可以在某些特殊场合或者节日发布大赦令,赦免一些罪犯或者减轻他们的刑罚。比如新皇帝继位、皇帝生日、太子出生、太后寿辰、战争胜利等等情况下,皇帝都可以大赦天下。这样一来,那些被流放或者发配的犯人就有可能提前结束他们的苦役回到家乡了。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因为参与永王李璘谋反案而被发放到我国西部。第二年春天,在白帝城(今重庆奉节)收到恩赦令后高兴得写下了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

综上所述,在古代被发配的犯人为什么不中途逃跑?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路途遥远艰险;二是官府看管严密;三是连坐制度残酷;四是恩赦制度存在。所以,在古代遭遇流放之刑,并不是没有希望和出路的。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并且等待朝廷大赦或者安全返回,就有可能重见天日。

1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