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郭德纲“不懂京剧”的王珮瑜,曾创业输光一切,如今怎么样了

夜夜耶耶 2025-02-21 11:18:39

王珮瑜站在舞台中央,灯光洒在她身上,她穿着粗布短衫,剪着利落的短发。

台下观众屏息凝神,等待着她的表演。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王珈瑜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13岁那年,她在苏州的一所中学读书,性格孤僻,几乎没有朋友。

但每到课间休息时,别人都在玩耍,她却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练唱京剧。

那时候,她对扮成男生更感兴趣,觉得穿上束靴、戴髯口的样子特别帅气。

王珮瑜的京剧之路并不容易。

1990年代初,上海戏校面向全国招生,专门开设了京剧班。

王珮瑜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经过一番刻苦练习,她参加了戏校的考试。

腰腿、体型、模仿、笔试等项目,她几乎都拿到了优异的成绩。

然而,招生老师看到她是一个女生时,犹豫了。

传统上,“老生”角色一向由男生扮演,像王珮瑜这样的女娃娃演“老生”,几乎没有人敢尝试。

幸运的是,在范石人和王思及老师的帮助下,王珮瑜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戏校,成为第一位女老生。

从那时起,各大戏校在招生时,再也不将女生排除在“老生”之外。

进入戏校后,王珮瑜每天都要进行各种练功,累得汗流浃背,但她从未抱怨过。

相反,她因为可以穿粗布短衫、剪短发而感到高兴。

每个月她都会换一次发型,模仿当红男明星的样子,这让她觉得自己离“老生”更近了一步。

慢慢地,王珮瑜从跟班变成了领队,她的才华逐渐被更多人发现。

王珮瑜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8岁时,她凭借一曲《木兰辞》拿下了苏州评弹大赛的冠军;11岁时,又凭借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

考入上海戏校后,王珮瑜坦言自己人生的前十几年走得非常顺利,像是被人推着走。

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她始终是明星般的存在。

15岁时,王珮瑜在纪念京剧名家程君谋诞辰100周年的演出中顶替生病的梅葆玥老师出演折子戏《文昭关》。

出演前几天,梅葆玖先生偶然与王珮瑜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评价说:“看这孩子的脑门儿长得多好,挂髯口肯定好看,还真有点儿像小孟小冬。”

1996年,18岁的王珮瑜在北京参加全国戏校联谊比赛,再次演唱《文昭关》,谭元寿看着台上的她惊讶地说:“这不就是活脱脱的孟小冬嘛?”

这一评价让王珮瑜正式走红。

成名后的王珮瑜决定离开体制,创办自己的个人工作室。

2003年,26岁的她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创业之路。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

仅仅维持了一年半,工作室就赔了个精光。

王珮瑜陷入低迷,体重飙升,精神萎靡,哪里还有半点儿“老生”的样子。

直到一位朋友的话点醒了她:“艺人是公众的幻想对象,你现在的样子,谁会愿意幻想呢?”

王珮瑜重新振作,决心做一个“色艺双绝的演员”。

2017年,她开始频繁出现在《台上见》、《吐槽大会》等综艺平台上,一天24小时,有15个小时都在工作状态。

那些年,她拼尽全力将京剧推向全世界。

她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对于在节目中对郭德纲的反驳,王珮瑜曾公开澄清,她认为曲艺不分家,戏曲和相声是姊妹艺术,二者相辅相成,不存在谁拯救谁。

她表示自己一直在做与京剧相关的事情,也在不断尝试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追名逐利是人性的一部分,很难有人能完全摒弃它。

她只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淡淡然的儒雅书生,既行走在戏台之上,也行走在人间大道。

如今,王珮瑜依然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继续为推广京剧努力。

她坚信,只要让更多人了解京剧的魅力,京剧一定会焕发新的生机。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京剧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王珮瑜都在用她的才华和热情,让更多人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

0 阅读:8
夜夜耶耶

夜夜耶耶

夜夜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