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冬至一直有“亚岁”、“数九”、“冬节”等别称,包括其冬至前后的风俗习惯都能够看出冬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毫不夸张的说,自古冬至就被视为是冬季的大节日,眼下随着冬至临近,大家对冬至了解多少呢,冬至到底是节日还是节气呢?下面就来解答下。
冬至是节日还是节气
准确来说,冬至既是节日也是节气。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属于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在冬至这一天很多地区都非常重视,会以拜神祭祖,办宴席,吃姜饭、水饺、汤圆、羊肉汤、包子等美食来庆祝。
冬至气候特点
北方地区:冬至节气后,北方地区的温度通常在0℃以下,某些地区甚至还有雪冻灾难。
南方地区:冬至节气后,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只有6℃至8℃左右。
西北地区:冬至节气后,西北地区的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
西南地区:冬至节气后,西南地区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
冬至的含义和理解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冬至是严冬季节,人们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经过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传统,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狗肉羊肉等都作为冬至节令食品。而伴随着冬至食俗,还有很多汉族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