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是刘心武先生基于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原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大量红学资料,对八十回后内容进行探佚复原的成果。全书围绕《红楼梦》的全本之谜、结构之谜、人物命运之谜以及贾家获罪之谜等核心问题展开,旨在还原曹雪芹原著的完整面貌,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真实、丰富的《红楼梦》世界。 核心内容概述 全本《红楼梦》之谜 刘心武先生通过分析富察明义的《绿烟琐窗集》中的二十首《题〈红楼梦〉》诗,提出在程伟元和高鹗的120回通行本《红楼梦》之前,就已存在一个完整的《红楼梦》版本。
富察明义的诗作揭示了他所读到的《红楼梦》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贾宝玉的潦倒结局和贾氏宗族的覆灭。刘心武认为,曹雪芹确实完成了《红楼梦》的初稿,虽然可能尚未完全统稿,但故事的主体已经完成。 《红楼梦》结构之谜 刘心武先生指出,《红楼梦》的结构遵循“9×12”的规律,即全书应为108回。他通过对前八十回的分析,展示了曹雪芹如何以九回为一个情节单元构建故事。例如,从第1回到第18回,围绕元妃省亲和秦可卿之死展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节单元。这种结构规律为探佚八十回后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线索。 人物命运之谜 书中对贾迎春、香菱等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深入探讨。刘心武先生认为,贾迎春的原型可能是曹雪芹家族中的人物,她的出身复杂,是贾赦的妾所生,后被扶正。迎春的性格懦弱,但她的命运却十分悲惨,最终可能因不堪孙绍祖的虐待而自杀。
香菱(甄英莲/甄英菊)的命运同样令人唏嘘。作为甄士隐的女儿,她一生坎坷,最终可能被夏金桂迫害致死。 贾家获罪之谜 刘心武先生分析了贾家获罪的原因,认为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已经埋下了伏笔。例如,贾政帮助甄家藏匿罪产,以及他让子孙歌颂抵抗清军的林四娘,都暗示了他对清朝统治的不满。这些行为在当时被视为严重的罪行,最终导致贾家被抄家。高鹗的续书在处理贾家获罪的情节时,存在诸多不符合曹雪芹原意的地方。 探佚方法与资源 刘心武先生在探佚过程中,主要依据以下资源: 前八十回原文:通过仔细研读前八十回,梳理出曹雪芹设置的伏笔和线索。 脂砚斋批语:脂砚斋的批语提供了大量关于八十回后内容的提示,是探佚的重要依据。 同时代人的诗文:如富察明义的诗作,为探佚提供了外部证据。 红学研究成果:借鉴前人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丰富探佚的视角。 结论 刘心武先生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不仅是对《红楼梦》后二十八回内容的探佚复原,更是对《红楼梦》全书结构、人物命运和主题思想的深入解读。他的研究不仅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广大读者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领略《红楼梦》的艺术魅力,感受到曹雪芹笔下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