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2岁的杨振宁娶了28岁的翁帆,令世人哗然。年龄上的悬殊,让他们的婚姻从始至终,就一直深陷于舆论的漩涡之中。至此翁帆也从一位普通的年轻女孩,变成最受关注的新闻人物。她的娱乐价值可能高于许多一线女明星。高晓松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杨振宁去做报告,因为内容的曲高和寡,并不是太多人有兴趣,后来听说翁帆也来,所有人都想去听报告了,其实就是想见见翁帆。许多人好奇翁帆是个怎么样的人,也有很多人都在等着,翁帆卸下伪装的面具,去后悔这段婚姻。都说她本想短期持股,现在却被套牢了。这对不被看好的老夫少妻,曾被传过生子的流言,也曾经因遗产分配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翁帆始终是那个安静陪伴在杨振宁身边的翁帆。
今年杨振宁100岁,为此举行了许多庆祝活动,能看出百岁老人杨振宁的状态仍然不错。翁帆的朝夕相伴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他长寿和健康的秘诀。活动中还放了他们曾经的录像,片中翁帆问杨振宁:“Darling,你今天快乐吗?”杨教授回答:“我很快乐。”片中充满真挚美好的情愫,都在强调百岁老人杨振宁的身心健康。那么这些年翁帆快乐吗?17年后,她又得到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翁帆的那些年那些事。
翁帆1976年出生在广东,父亲翁云光在潮州中国旅行社担任管理层,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家境也是衣食无忧,家里有三个女儿,翁帆最小。1994年翁帆考上汕头大学英文系。1995年的夏天,汕头大学筹备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读大一的翁帆文静清纯,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加之流利的英语,于是被选去接待杨振宁夫妇。那时的杨振宁已年逾古稀,对翁帆的第一印象很好,后来他回忆起来说:“当时学校派了一个叫翁帆的小女孩来给我们当向导,我和杜致礼都觉得这个小女孩十分可爱。”杜致礼也是连连夸赞翁帆的聪明伶俐。要是对比一下翁帆和杜致礼年轻的照片也能够发现,两人有几分相似。因为投缘,大会结束后,翁帆和杨振宁夫妇还保持着书信往来。
大学毕业后,翁帆本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一番事业,但现实并不顺她心意,她前前后后换了三四份工作,做的最久的是在深圳工作了3年,其间与香港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结婚,但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就宣告破裂。据说是男方提出了离婚,翁帆选择签字。离婚后,2002年翁帆选择重回校园,考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
2003年10月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病世。杨振宁送别了陪伴他53年的爱人,从此一人孤身只影。有同事回忆起那时的杨振宁:“他总是一个人,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看电视,一个人睡觉……”杨振宁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虽然能登上人类科学的峰顶,但耄耋之年的他却在蚀骨的孤独前败下阵来。翁帆听说之后,理解这种丧失挚爱的痛苦,2004年2月她写信问候杨振宁,就因为这简简单单的一封书信,让这位老人感觉温暖。之后几个月两人密切联络,逐渐熟识。
不久后杨振宁拨通了翁帆的电话,邀请她到香港中文大学见面。那时的翁帆心里还有些担忧:多年不见,面对如今已经82岁的杨教授,我是否该上前去搀扶他呢?但当杨振宁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杨教授行动反应都很快,跟当年在汕头大学时的样子几乎没什么区别。而翁帆也还像当初那样轻松随意。这次见面让杨振宁对翁帆难以忘怀,他孤独的心被温暖了。接下来的日子,杨振宁经常拨打翁帆的电话。翁帆也习惯了在课余时间接听杨振宁的电话,这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有一天翁帆正在广州和好友逛街,杨振宁的电话又打来了。好友说:“杨教授是不是喜欢上你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是喜欢上你,不会这么频繁地给你打电话。”翁帆羞得满脸通红。
果不然5月香港的凤凰花开的时节,杨振宁邀请翁帆到石澳游玩。当时下着雨,在一段上坡路稍加犹豫时,杨振宁自然地牵起了翁帆的手。那以后他们的手就没有松开。每次出行时,他们都是十指相扣。杨振宁曾经说,年纪大了,走路不稳,拉着翁帆的手感觉很踏实!
那次见面后两人都感觉到他们之间起了某种变化。翁帆会写英文诗发给杨振宁。杨振宁会把诗歌修改了又传回来。7月翁帆接到杨振宁的再次邀约,去清华大学他的“归根居”做客。2004年国庆黄金周,他们约好一起到广西北海旅行。翁帆喜欢拍照,杨振宁特地送给她一台松下数码相机。蓝天白云大海间,两人起骑双人自行车,在椰林小道中快乐地穿行。爱情的再次造访,让这位耄耋老人重新被幸福眷顾。那么翁帆什么时候爱上杨先生的呢?翁帆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不知不觉中。当一个女人很崇拜一个男人的时候,假如这个男人喜欢她或者爱她,那么这个女人是很容易爱上这个男人的。
从北海回到北京几天后,杨振宁就通过电话向翁帆求婚。杨振宁曾对媒体坦诚,如果没有与翁帆结婚,也会和别人结婚。他说英国数学家哈密顿在太太去世后,过了相当漫长的孤独日子,甚至书页上都有饮食的污渍。杨振宁说,他不要过那样的日子,不要孤独终老。对杨振宁而言,翁帆的青春与美好,无疑是最大的魅力与引力。杨振宁说起他选择翁帆,他还强调一点就是翁帆英语不错。可见老先生还是很挑的。光是年轻漂亮、善良会照顾人还入不了他的法眼,还要有才华懂英语。而翁帆完全符合杨振宁的一切标准,所以他会说:翁帆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他也曾公开谈到希望翁帆以后再婚,他说年轻的杨振宁不愿意翁帆改嫁,但是年老的杨振宁愿意。
翁帆在广州接到杨振宁的求婚电话,在电话里撒娇道:“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的?”杨振宁连忙笑着许诺:下次见面一定补给你。翁帆答应求婚后,特地回了趟潮州老家,翁帆考虑到两人年龄的差距,杨振宁要比自己的父母还要大,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同意。父母听完翁帆的故事着实大吃一惊。父亲翁云光视这个小女儿为珍宝,一开始肯定是不接受的,哪一位父母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去嫁给一位爷爷呢?!翁帆一点一点说服了父母。父母最终同意了女儿的选择。父母一点头,翁帆立即把好消息告诉杨振宁。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突然宣布迎娶28岁的翁帆。以杨振宁的年纪和身份,作出如此“骇人听闻”的决定,直接引发了一场“地震”,纷纷取笑“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显然,杨翁结合超出了人们能接受的范畴,有些人甚至还指责二人有伤风化。没有人反对杨振宁再婚,但找一个28岁的年轻姑娘这不是耽误人家吗,这种行为是不是有些自私。也有人说翁帆定有所图。总之他们的结合在一些人眼里成了一桩交易:“老夫贪恋美色,少妻贪图名利”。但是翁帆的同学替翁帆说话,她很可爱,也很善良,更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并不是如一些人评论的是“看重金钱和名利的女人”!
杨振宁夫妇在结婚之后,将200万美元的存款全捐给清华,人们对她的误解才一点一点消除。翁帆就人们的不解也给出了解释:“我只是选择了一条更人迹稀少的路。”这条人迹罕至的路,让她享受荣光,也承担骂名。面对外界的惊涛骇浪,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17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一起执手共看这潮涨潮落的人世间。
半个世纪的差距在杨振宁和翁帆之间只是一个数字,并没有影响两人的生活。嫁给杨振宁之前,翁帆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喝咖啡,经常熬夜。但婚后,她配合杨先生的习惯,早睡早起,作息规律。只要不出远门,他们都会在家里共进一日三餐。杨振宁并不相信什么补药补品,但翁帆精心煲广东的靓汤,他非常喜欢。有时杨振宁出门只穿一件单衣,翁帆会赶忙拿起外套和围巾,追上去。他们出门走十几分钟路,翁帆就坚持要歇一歇,找一块石头,扫干净让老先生坐下。杨振宁虽已年迈,但对妻子也是呵护备至。能不麻烦翁帆就不麻烦。翁帆在一次采访中说:有一次在三亚的酒店,他不想开灯吵醒我,就到洗手间看书!
2011年,翁帆考入了清华大学,攻读建筑学院的博士学位,并常常踏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迹到各地去考察文物古迹。杨振宁和翁帆都喜欢旅游。杨振宁82岁时教会翁帆开车,他84岁才把开车的重任交给了翁帆。两人在工作学习的空闲,也会像寻常伴侣那样,坐在沙发上听音乐、看碟。翁帆说,他知道的电影和明星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他又不知道。经过几年的生活,我们慢慢学会了解彼此的喜好。他们都喜欢看《人间四月天》。翁帆看过《孝庄秘史》,觉得不错,便推荐给扬振宁看。以上这些他们的相处细节都来自网络,都在说他们就是寻常夫妻的相处方式,只是寻常夫妻会争吵会冷战,会说一些很伤人的话,像“我当初真是瞎了眼了看上你这么个人”。不知道杨振宁和翁帆会不会吵架,如果吵架可能也不能说这些话,因为这些话可能对寻常夫妻只是伤人,对于他们就会是毁灭性的。
衰老是一件可怕和沮丧的事情。杨教授曾引用了莎士比亚晚年的一段话:人生就像七幕戏,第七幕就是最后的一幕:没有牙齿、眼睛看不见、味觉消失,一切也都没有了。无论杨振宁先生多么成就非凡,也同样无法避免人生衰老的困境,然而对于今年100岁的杨振宁幸运的是,因为17年前翁帆的到来,将这场困境衍化为一场温暖而幸福的生命体验。杨振宁戴了20多年的助听器,每次出席活动,如果听不清楚别人的讲话,翁帆会心领神会在他耳边重复一遍,默契十足。翁帆是他的“拐杖”和“耳朵”。正是有了翁帆的细心照顾和相依相伴,杨振宁才得以如此长寿和健康。近些年杨振宁多次入院。翁帆鞍前马后照顾很细,周围人有目共睹。对于今年已经100岁的杨振宁来说,他在这段婚姻中无疑是受益者。
杨振宁的亲友也都认为,他与翁帆展开第二段婚姻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杨振宁弟弟杨振汉称杨翁结合很自然并形容翁帆很懂事,他表示杨家都很理解这桩婚事,他甚至反问:“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他说,我哥也是普通人,需要有人照顾有人陪伴,为什么一定要一个人过?杨振汉说:“她这么年轻,愿意照顾我哥哥,我就觉得她很懂事!”
而翁帆的父亲谈起杨翁结合则说:小帆愿意照顾杨教授的晚年做出牺牲,这是光荣!翁云光显然认为自己的女儿是在牺牲奉献。杨振宁称翁帆父母为“翁先生”、“翁太太”,不能叫“爸爸妈妈”。而翁帆的父母则称呼杨振宁为“杨教授”,也不好意思称“女婿”。
从杨翁两家人的观点可以看出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态度。从杨家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一件幸事,甚至将照顾杨振宁的责任与负担从子女和家属肩上卸下,但是从翁家的角度来看当然会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女儿。谁的孩子谁心疼!立场不同角度不同。那么翁帆本人呢?
2017年,杨振宁把自己的财产分割完毕,什么也没有得到的翁帆又被拿出来溜了一圈,都说翁帆失算了,这些年的付出就只值一套别墅的使用权吗?她所失去的这些青春年华远大于她得到的。翁帆却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个丰富的人生。翁帆说:“潜移默化中,我觉得是他创造了我,创造了现在的我。可以说他是我生命中的带路人。”翁帆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表示自己婚后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而自己非常享受这种生活。同时这份生活让她看到世界的辽阔。
现在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2012年中山大学为杨振宁举办的生日宴会上,放映了两段杨振宁和翁帆在北京清华园和香港石澳海滩上的短片。在片中翁帆问杨振宁:“Darling,你今天快乐吗?”杨教授回答:“我很快乐。”杨振宁回答是肯定的,希望45岁的翁帆的回答亦是如此。他们的婚姻关系应该跟绝大多数寻常的少年夫妻不同,所以也不好比较不好揣测。这世上还有很多老夫少妻,比如邓云迪和默多克,比如《花花公子》的创刊人休·海夫纳和他的小女友们,那些实在有太多的功利和利益。相比于他们,翁帆夫妇肯定是离爱情最近的。杨振宁曾经说过,现在大家不理解我们,过了三十年、四十年以后,大家一定认为我们结合是一个美丽的浪漫史。如今已经整整17年过去了,大家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浪漫史吗?
这里是有耳工作室,我们下个故事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