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美企曾背刺华为,扣押7亿物资拒绝归还!如今自食恶果

江卿曻 2025-03-28 09:28:11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曻

前言

在商业世界中,利益往往是最强的纽带,而情义却是最易摧毁的桥梁,伟创力公司曾是华为的亲密合作伙伴,凭借着强大的代工能力,助力华为成为全球科技巨头。

然而随着2019年中美贸易战的升温,伟创力却选择背弃华为,不仅切断供应链,还无理扣押了价值7亿人民币的物资。

伟创力究竟是如何从一个坚定的支持者变成了背叛者?为何它会选择在关键时刻与华为决裂?

初期对华为身出“援手”

华为与伟创力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那个时候的华为,虽然在中国国内市场已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全球通信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

那个时候的华为并不如今天这般强大,仍在为站稳脚跟而不断努力,而伟创力,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商之一,也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丰富的代工经验。

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在手机、平板和网络设备等多个领域。

伟创力的代工能力为华为提供了巨大的生产支持,在双方的合作初期,伟创力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能力,还根据华为的需求进行了精细化的生产安排。

特别是在手机制造方面,伟创力为华为的手机生产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帮助华为迅速扩大产量,抢占市场份额。

这种合作关系逐渐深化,华为也开始将更多的生产线交给伟创力处理,伟创力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

而华为则以其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提供了市场所需的最新产品,两者之间的合作看似是完美的互补,华为提供了市场所需的创新产品,而伟创力则将这些产品迅速推向市场。

进入21世纪后,华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在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领域,取得了全球范围的认可。

伟创力成为华为扩张计划中的关键合作伙伴,依靠着双方的强强联合,华为的通信设备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尤其是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华为的产品获得了广泛的青睐。

伟创力则凭借为华为代工生产的产品,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和利润。

随着2019年中美贸易战的加剧,华为的全球布局开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这一举动迅速波及到全球范围,使得华为面临了巨大的供应链困境。

曾经被视为华为得力助手的伟创力,竟在这一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伟创力决定放弃与华为的合作,甚至在当时的关键节点,选择了直接停止所有与华为的代工生产。

在这一决定之后,伟创力不仅停止了生产,还拒绝将已经生产的华为产品交付给华为,甚至将7亿物资扣押在仓库中。

为什么伟创力会如此快放弃自己的合作伙伴?这当中又有着怎么样的阴谋呢?

背后竟然是美国

2019年5月,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了“实体清单”,华为将无法继续从美国及其盟国的供应商那里获得关键的技术和元件,尤其是核心的芯片和软件。

作为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先者,华为突然陷入了困境,无法从美国公司获得所需的技术支持,许多重要的生产线和技术更新被迫中断,华为不得不迅速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美国宣布将华为列入黑名单之后,伟创力没有选择与华为共同度过难关,反而做出了让人震惊的决定,伟创力不仅在短时间内停止了与华为的所有合作,还开始扣押华为的物资。

这一行为,让华为的生产线陷入了瘫痪,更令人惊讶的是,伟创力居然以“美国禁令”为借口,拒绝归还华为属于其所有的物料和设备,价值高达7亿元人民币。

这些物资中,包含了许多关键的原材料和设备,直接影响到华为在5G技术和其他产品的生产能力。

伟创力的这一做法,表面上看似遵循美国的禁令,但实际上却违背了双方的合同精神,也触犯了中国法律。

根据EMS(电子制造服务)模式,华为提供了设计方案和部分原材料,伟创力负责按照要求进行生产,而物权属于华为。

因此伟创力无权扣留这些物资,更不应以禁令为借口拒绝交还,在这种情况下,华为不得不采取行动,派出大量货车前往伟创力工厂,要求归还自己的物资。

然而在华为派出的代表与伟创力进行谈判时,伟创力高层坚持声称,其行为完全是出于对美国禁令的遵守,且在面临华为的合理要求时表现出了漠不关心的态度。

华为的代表试图用合同和法律依据来反驳伟创力的立场,然而伟创力却始终坚持以“禁令”为由,拒绝履行应有的责任。

从表面上看,伟创力的做法似乎是遵循了美国政府的指令,放弃了与华为的合作,然而,仔细分析其中的动机,就会发现,伟创力的行为可能远不止于此。

美国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使得许多企业不得不在中美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而伟创力选择站队美国,显然是希望能够借此保持与美国企业的合作关系,以保住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对华为出手,最终结局解气

对于一家在中国经营多年、依靠中国市场盈利的外资企业而言,这样的举动被认为不仅是不尊重商业规则,更是挑战中国法律底线。

在事件爆发后,华为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迅速采取了法律手段,华为向珠海市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并提交了仲裁申请,要求伟创力依法归还物资,并就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作出赔偿。

与此同时,华为也开始大幅调整其供应链策略,全面剔除伟创力,寻找更可靠的国内代工商进行替代。

据公开信息显示,富士康、比亚迪等国内厂商迅速成为华为的新合作伙伴,不仅填补了生产空缺,还在技术合作方面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与适配能力。

而伟创力,失去了华为这个占其总订单重要比例的客户,立刻陷入了经营困局。

据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伟创力珠海工厂的工业收入仅有156.54万元,业务量几乎为零,生产线几近停摆。

整个公司面临着现金流紧张、客户流失、产能闲置等多重困境,更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事件带来的负面舆论压力,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信誉一落千丈,连带着其他潜在客户也对其望而却步。

最终在2020年12月22日,伟创力将其在珠海的全部资产,包括土地、厂房及设备,以3.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甩卖”给中国科技公司领益智造。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珠海工厂曾一度承包了华为多达40%的产品代工任务,拥有接近2万名员工,是伟创力在中国的核心产业基地之一。

在卖身交易之外,伟创力还不得不面对员工大量裁员的问题,其在上海、天津、长沙等地的分公司陆续传出裁员消息,有的工厂甚至裁掉了超过一半的员工。

在裁员风波中,伟创力虽然执行了“N+2”赔偿标准,但企业整体士气严重受挫,内部结构也受到影响。

而伟创力在海外市场也并不好过,由于与华为断裂带来的信誉问题,导致多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对其失去信心,部分欧美客户开始寻求更稳定的亚洲代工企业合作。

从放弃华为开始,这家公司就在一步步将自己推入商业孤岛,在错判国际局势、误读中国市场情绪的背景下,伟创力没有做出灵活应对,而是简单站队,结果导致被市场反噬。

到了2021年以后,华为不仅摆脱了伟创力的束缚,还加快了自研芯片、系统软件等领域的步伐,在多个高科技领域保持了全球竞争力。

伟创力的市场份额却不断被其他代工巨头蚕食,失去了在中国这个全球制造中心的立足之地。

结语

背离契约、背信弃义或许能在短期内获得某些利益,但最终的代价却是无法承受的。

伟创力因盲目跟随美国政策,断送了与华为的长期合作关系,也失去了在中国市场的立足之地。

参考文章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7-26《扣押华为7亿元物资,这家全球第二的电子代工企业吞下“苦果”》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153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