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社会热点。
关乎屏幕前你我的健康。
过去几十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的超重和肥胖率显著上升,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挑战。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达 50.7%,每年因肥胖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超过2400亿元。
青少年肥胖率 15 年增长 12 倍,职场人群 “过劳肥” 现象突出,老年肥胖与慢性病叠加。
体重异常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了沉重负担。
“国家不同意你胖”, 不再是一句玩笑话。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宣布启动 “体重管理年” 行动。
希望引起每个个体、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
你,胖吗?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别当“潜力股”了,减减肥吧!
怎么减?
通俗讲,是管住嘴,迈开腿。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该指南还针对不同地区提供了特色食谱示范,比如东北春季食谱包含 “铁锅炖鱼” 和 “菜包饭”,西北地区推荐 “臊子面” 和 “油泼面” 等,确保食物摄入既富有地方特色又符合食养要求。
《指南》的大概内容是:
1. 核心减重原则:明确BMI正常范围18.5 - 24,≥28为肥胖;建议每月减重2 - 4公斤 ,强调长期综合管理。2. 饮食管理:定制分地区食谱,推荐全谷物主食、瘦肉等,限制高能量食物;控制盐、油、糖摄入。3. 进餐技巧:按“蔬菜→肉类→主食”顺序进餐,避免水果代主食、长期断碳、夜间进食。4. 运动与作息:每周3 - 4次有氧运动,辅以局部塑形;避免久坐,规律睡眠。5. 特殊人群:青少年调饮食增活动,上班族防压力进食;特定BMI人群可药物干预,警惕极端节食。6. 政策支持:国家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多地设减重门诊,推广科学减重理念。
帝哥写在最后的话:
1、重视体重管理,但别极端减肥。
2、科学饮食+运动减肥。
3、“牛马”的话,学会缓解工作压力,保证充足睡眠,这也很重要。
4、希望国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
5、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今天分享这些,比平时聊篮球严肃多了,只是是希望大家重视体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