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00多年时间里,欧洲地区频繁爆发地缘战争,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即使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21世纪,欧洲地区依然冲突不断,俄乌战争就是一个例子,如果说非洲因为穷才容易爆发战争,经济长期领先世界的欧洲地区,为何更爱爆发大规模战争呢?这又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有四个:一是长期被殖民主义思想洗脑,许多政客具有侵略性思维。二是长期生活在半压迫半自由的社会中,造就大量变态人格的政客。三是资本主义享乐思潮带来的私欲膨胀且不受控制;四是长期缺乏有远见的元首。这四点只要任何国家粘上一条就很麻烦,而欧洲国家往往占了好几个,所以不频繁爆发战争就怪了。
一战时期,有一位非常有争议的将领,他就是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有的地方把赫岑多夫翻译成贺岑道夫,都是指同一个人。他曾是奥匈帝国军队的总参谋长,他在指挥战争中可谓是屡败屡战,一战结束后退休安享晚年,为何这位人物很有争议呢?后世对他的评价,认为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执行力却不行,所以非常具有争议,关于这一点本在本期话题中,而我从他和希特勒等人的故事中,发现了欧洲频繁爆发战争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身上,许多欧洲政客都相似点,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四个根本原因,他们占了不少。
比如长期被殖民主义思想洗脑,许多政客具有侵略性这一条,康德拉身上就有,奥匈帝国是一步步靠战争,变成了欧洲地区一个大国,他们那代人长期被殖民主义思潮影响,当时欧洲只要是个大国,都在海外拓展殖民地,都在想着如何侵略它国,奥匈帝国由于是后起之秀,海军力量非常弱,该国海军还未强大时,全世界就被其它海军强国瓜分完毕了,而周边其它小国又被其他大国控制或影响,所以奥匈帝国被困在原地无法扩张,眼看着别人全球殖民抢劫,自己不能去抢劫,他们就格外眼红。
康德拉是一位社会达尔文主义分子,更是一位大日耳曼主义者,社会达尔文主义长期影响西方人,它的核心观点就一个,这个社会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所以西方为何要联手压制不发达国家,为何要打压非西方文明,实际上还是受这个思想的影响。康德拉认为日耳曼文明和斯拉夫文明一定会爆发战争,为了日耳曼文明能够生存下来,他极力推动军队现代化,强调先发制人一步步蚕食对手。想一想当下美国对我们的做法,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所以我们不要幻想着和平了,这种思想影响下的美国,最终注定会走向疯狂的战争道路。
对内康德拉对匈牙利贵族地位不满,对外他渴望统一巴尔干半岛,他最渴望的就是消灭塞尔维亚,因为这里主要是斯拉夫人聚集地。1906年11月,康德拉开始担任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到一战爆发时,他先后制定了多达25套作战方案,全是关于入侵塞尔维亚的作战方案,他考虑非常全面,甚至把俄国参战也考虑进去了,事后证明俄国真的参战了。他经常找机会跟皇帝聊自己的战略设想,希望皇帝能支持他的入侵计划,除了跟老皇帝说这事外,他还和自己的恩人费迪南大公说这事,但是费迪南坚决反对和俄国开战,不过费迪南对入侵塞尔维亚很积极,所以两人有些志同道合,这也是费迪南会被刺杀的主要原因之一,私欲让他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对塞尔维亚作战问题上,康德拉除了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外,还受另外一个原因影响,那就是一位已婚少妇。在康德拉看来,奥匈帝国的婚姻法非常僵化,当时西方普遍恋爱自由了,但是该国宗教和法律约束依然很强烈,而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新自由主义又盛行,大家又强调婚姻自由,这就让欧洲地区许多人一边受宗教压制,一边又享受和渴望新自由主义,结果是两边都无法兼顾,反而成为了半压迫半自由主义的受害者,这就导致许多人的人格变得更加变态和极端。
康德拉作为新生的贵族集团,必须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否则要被老贵族嘲笑和鄙视,这将影响到他的仕途,同时他又渴望底层人民敢爱敢恨的自由,在一战爆发前10年里,他就迷恋上了一位已婚女子,此时他还不是参谋总长,还没没有提出入侵塞尔维亚的计划,在此后10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追求这位女子,这位女子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该国婚姻法的限制,这位女子心中虽然爱慕康德拉,但就是不敢离婚和康德拉在一起。所以康德拉希望通过战争,树立自己的英雄形象,能改变该国的婚姻法,能改变这位美人的犹豫,所以这越发坚定了它发动战争的决心。
这也是欧洲政客喜欢推动战争的另一个根本原因,长期生活在半压迫半自由的社会中,造就了大量变态人格的政客,作为一位帝国高官,为了抱得美人归,不惜发动战争妄图改变婚姻法,这种变态人格带来的毁灭是难以想象的,康德拉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这里面夹杂了欧洲爱爆发战争的另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私欲膨胀不受控制,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往往牺牲国家的利益,比如康德拉就想用改变国家命运的方式,来改变婚姻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希特勒也是一位具有变态人格的人,他也极端好战,也想用国家命运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日耳曼人的命运,两人都有相似的地方。
大家看俄乌战争,整个欧洲地区各国元首和政客的表现,好多都是为了一己之私,根本不在意本国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典型的私欲膨胀不受控制,所以欧洲长期无法出现统一的大国,是有原因的,因为这种政客无法带领国家走向强大,走得更远,走到半路就要被赶下台,自然无法出现统一的大国了。
康德拉好战,但该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开始比较理智,但他依然不是一位有远见的元首,1912年,奥匈帝国军事预算只有沙俄的1/3,法国的2/3,注意当时法俄当时是同盟。从1889年开始,奥匈帝国的军事预算就没有增长过,而其他国家则在不停增长防止战争。
除了军事预算落后一大截,兵员数量也落后太多,俄国当时有1.7亿人,1914年俄国大肆扩张军队,军队人数飙到了340万,而塞尔维亚自己也组建了25万部队,奥匈帝国却只有168.7万人,总人口也只有5100万。早在1914年之前,稍微冷静一点的人,就看到了各国军力的差距,所以对发动战争都谨行慎言,康德拉屡次劝说皇帝对外战争一度被免职,费迪南大公遇刺后半年里,他认为机会来了,于是疯狂叫嚣战争。很快皇帝被他说动,这里面也有德国的推动,他们都想抢夺殖民地。
原本已经看到了国家间实力的差距,但是弗朗茨·约瑟夫却不坚定意志,如果他真有远见,那么就会选择忍,但是经不起德国皇帝和康德拉的怂恿,经不起殖民地的诱惑,结果答应了发动战争,是弗朗茨·约瑟夫在赌俄国不出兵吗?不是,在康德拉的新作战计划中,除了塞尔维亚和俄国是目标外,意大利也成为了攻击的对象,各位看这是不是疯子,弗朗茨·约瑟夫早就认识到俄国的强大,是奥匈帝国不敢惹的国家,结果当康德拉制定了对三国的作战计划后,他居然答应了,各位觉得他还有远见吗?
当时德国皇帝也没有远见,他眼红英法俄有大量殖民地,他也想要大量殖民地,导致私欲膨胀不受控制,他想和奥匈帝国联手瓜分别国,想要从英法俄等手里抢食,所以不断煽动战争,怂恿奥匈帝国皇帝开战。
一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该国皇室烟消云散,德国则签订屈辱条款,人民生活水平陡降,如果欧洲元首当时稍微有远见一点,那么二战就可能不会爆发了,但贪得无厌的私欲,让他们张开了血盆大口啃食德国,最终逼得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nvgifts
希特勒除了后期犯了点小错,其它不算差,消化一下占领地晚十年打苏联他就是伟人
北国烛龙 回复 03-28 13:47
不可能的,那时候苏联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二,五百万大军齐聚西线随时准备解放欧洲。希特勒只是先下手为强。而苏联前期之所以一溃千里就是因为没想到德国会突然进攻,安苏联的想法,你德国占了那么大地方而且各地起义不断不得消化几年?何况英国还没搞定呢。所以苏联西线是准备进攻的,并没有防御准备,这么多大军连个永固防御阵地都没有,完全就是打算在德国消化完新占区之前西进。
会跳舞的阿宝
因为有坏人啊!以前是英国,现在再加上美国。
用户18xxx95
这样的疯子还很多,咱们应当时刻提高警惕。
侬本多情
西边有搅屎棍英国,东边有贪吃熊,还有割韭菜的美帝,能不乱吗?民族多,信仰杂,矛盾就多,永无宁日。
林籁泉韵
沙俄…前苏联…俄罗斯,有这么个货在,永远好不了!必须解体它
重返东线
不行你也去在哪建立一个国家看看,不就知道了,看问题不看根本,那不是问题是人的问题,
武俊
这样的话,调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小小鸟
尤其是第二条,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