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10年编纂,目前最详尽的蔡元培文献集揭面纱。20日,北京大学发布新版《蔡元培全集》12卷,收录新编文献超百万字,新增演讲、书刊题词、讲义等上百篇,更加系统、清晰地呈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为研究其教育实践和思想脉络提供了重要依据。
蔡元培曾任北大校长,著述文献涉及哲学、教育学、文学等领域。“一直以来,学界从没停止过对蔡元培先生文献的发掘工作。随着各类近现代人物著作的出版,一些鲜为人知的蔡元培著述新文献以及已刊文献的不同版本陆续面世。”新书主编、北大蔡元培研究会会长蔡磊砢介绍,北大于2015年成立了编委会,启动了新版《全集》的编纂工作。
新书首次整理收录了《国文科讲义》《伦理概要》《伦理学讲义》等讲义稿。“以往看到更多的是蔡先生的演讲、论文、著述等资料,这次整理了一些讲义类的文献。”蔡磊砢说,经过考证,目前蔡元培最早的讲义是他在绍郡中西学堂时期编著的《蔡氏切音记号》,“新版《全集》通过影印的方式呈现讲义原貌,方便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编纂团队在文献版本的选择上倾注心血。以蔡元培演讲为例,当年的记录内容主要依靠记者在现场听记,因此不同报道或详或略、质量良莠不齐。“编纂时会把不同报刊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尽可能地全部找到,再选择最优版本。”蔡磊砢说。
相比演讲,诗文和书信的考证难度更大。因为诗文大多没有时间,很多书信的落款没有年份,只有月和日。蔡磊砢说:“我们需要根据内容涉及的人物、事件以及地点,综合‘断年’。”

新版《全集》还体现了中国文字标点符号不断规范的过程。“ 我们看到的有些底本是没有标点的,这就需要团队自己做句读。有的底本是有句读的,但没有标点,团队就会按照原本的句读位置,而不是现代的阅读习惯去标点文本内容。”蔡磊砢说,主要目的是让读者体会到原始句读阅读起来的节奏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何蕊,和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