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网红的秘密藏在“茅味白酒”里

蓝媒汇 2024-11-30 18:20:14

作者 | 李广 编辑 | 魏晓

如许多人预判的那样,打假网红的终极目标是带货变现。

今日,依靠“打假”良品铺子成为网红的博主“松哥打虎”,在视频号上发布最新视频,开始推介售卖一款白酒。区别以往对商家、对企业的各种大声质疑与咆哮,这一次“松哥打虎”语气平和,他结合自身职业打假人的身份,向粉丝售卖一款“比肩茅子”售价69.9元每瓶的白酒。

截至发稿时,这条视频已经获得累计1万点赞,1600+评论。

其中不少评论称“支持买了,打假人也要生活”、“相信松哥,下单”,当然也不乏评论质疑“打假的尽头还是带货”、“打假博主,接广告赚钱了,这才是真实目的”,同时也有评论对“松哥打虎”所带货的这款酒以及商家提出质疑。公开资料显示,这款酒出品方叫“贵州遵门酒业有限公司”,注册于2014年,但是2023年员工人数只有一人。

泼污企业博流量

“松哥打虎”是目前风头正盛的一名打假网红。他在抖音上的粉丝目前已突破170万,十几天时间涨粉破百万。

此前“松哥打虎”及其团队进入良品铺子的总部,拍摄维权打假类视频,称良品铺子的某款藕粉产品在配料表里写明了含有红薯,但实际检测出木薯成分;某款酸辣粉产品则未检测出含有“粉”。

随后,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调查通报,称经武汉、合肥、郑州三地多批次、多机构严格抽检,确认“松哥打虎”所举报的良品铺子桂花坚果藕粉及酸辣粉(138g)产品配料表信息真实无误,产品成分与配料表完全一致。

看起来,这起所谓的打假事件,因为官方的调查通报有了定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因为身陷假产品舆情,生产经营受到巨大影响,但打假网红“松哥打虎”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账号粉丝暴涨,从普通博主变成流量网红,并在今天开始用流量进行变现。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2023年开始,有博主发现咆哮式打假能快速起号之后,这个赛道里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激进。至2023年底,咆哮式打假彻底成为主流,并演变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其中“松哥打虎”、“狂飙兄弟”等,正是典型代表。有了流量,有了粉丝,有了“打假”人设,这些人迅速通过直播带货、商品橱窗、广告推广等方式,进行流量变现。

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市场秩序就此被严重扰乱。被污名化、被泼脏水,被带节奏,被不实信息中伤,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经营都出现了极大损失,消费者利益也连带受损。

市场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在当前兴起的以牟取利益为目的的职业打假产业链中,受益的只有那些“职业打假人”,而代价是全体市场承担。

于是一系列警示也随之而来。

这两天,长安街知事、人民日报评论等官方媒体针对泼污企业博取流量的社会现象,发表评论性文章。其中,长安街知事表示,评价商家及企业是公众的权利,但绝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恶意中伤。一些知名企业和企业家自带关注度,便有自媒体、MCN机构把其当作围猎目标,以泼污围攻博取关注和流量,以求涨粉、变现。也有人试图通过编造散布谣言讹取相关企业“封口费”,一些不法分子甚至成立专门公司,在多平台运营大量自媒体账号,发布、炒作、删帖“一条龙”作业。

同时多地地方监管也明确表示,要依法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行为,从严审查那些涉嫌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打假”的灰色产业链

当“打假”变成产业链,变成了私人为自身谋取利益的手段,这个原本正义的行为,彻底变了样。

近两年来,多家民营企业比如百雀羚、良品铺子、旺旺、立白、农夫山泉等,先后陷入舆论风波,在引发网民广泛关注的同时,也给“职业打假”带来不少争议。

可以确定,如果不对这种借“打假”之名,实则把自己炒作成网红获利现象进行规范,像良品铺子这样受到的“假打”还会有很多。

实际上,我国于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中首次明确规定: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对商家采取“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规则;在2013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再次明确:遇到消费欺诈可要求退一赔三。

以上法律法规的出台,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敦促经营者合法、诚信经营,但随着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模式的出现,消费者权益的认定、保护变得更为复杂,维权路径更为多元,尤其在短视频、直播等媒介的促进下,打假网红赛道应运而生。

但打假网红需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打假的出发点是什么?过激形式是否可取?最终目的是什么?

以上三点,任何一点偏离专业性、真实性和合规性,都会让维权“走样”。

打假与维权,本质出发点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部分职业打假博主为了短期的流量增长,采取冲突式、对抗性的维权方式,其中一旦罔顾维权证据的专业性,不仅会让自己被流量反噬,也违背了维权的出发点。

事实上,当前的“职业打假”正在发展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不少“职业打假人”正在通过“钓鱼式打假”和“咆哮式维权”快速起量,吸粉,立人设,然后成为网红,开始直播带货,进行流量变现。

同时,根据澎湃新闻调查,也有不少人自称“职业打假人”,凭借这一身份对外“收徒”,学费上千元;这些所谓的“职业打假人”还会提供“打假材料”,包括手机打假思路、大米废弃标准赔偿等,以及选单、下单和协商的办法。

最新消息也显示,“松哥打虎”目前的会员群人数已超8500人,也开始收徒弟卖课,教人如何打假、如何当水军。

一位从事化妆品的商家吴林(化名)曝料,自己的微信就添加过所谓的“职业打假人”,向他索要赔偿;而吴林的很多同行都曾被“职业打假人”索赔,这甚至成为很多商家不愿从事化妆品行业的原因之一。

以打假为职业、为“生意”,打假网红的“四面出击”,不仅存在敲诈勒索之嫌,并且还会影响到相关企业及产业链,这绝非合理的维权方式。

尤其,职业打假所采取的过激方式,不仅会让秉持合法合规经营的商家不堪其扰,甚至还会导致公共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市场秩序被扰乱

数据很是直观。

据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日前发文,重庆某市场监管局在去年受理了来自某打假网红提交的700多件对餐饮商家的投诉,这不仅对企业经营造成困扰,也大幅增加基层的行政和执法成本。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23年共监测到2.4万个“职业索赔人”发起73万件索赔投诉,其中以食品为由的恶意投诉就有22万起。

频发的职业打假行为、频发的恶意投诉行为,以及莫须有的谣言或者不实信息等等,已经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长安街知事就对此表示,从相关案例来看,谣言很可能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破坏力不容小觑。有媒体曾报道,一知名自媒体造谣某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直接致使该产品一度被下架,直播被取消,大量客户退货。至于维权,网络谣言一茬接一茬,有的甚至是AI生成,成本极低、数量极大,再加上网络谣言案件的举证、立案、审理等流程较长,很多企业实在折腾不起。

这也引发了监管方面的关注。

今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 年版)》,将依法规制职业索赔行为作为重要内容,明确通过夹带、调包、造假、篡改商品生产日期、捏造事实等方式骗取经营者赔偿或者敲诈勒索的,不适用惩罚性赔偿”。

同时,今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范了消费索赔行为:规定投诉、举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集体发声,明确表示,要依法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行为,从严审查那些涉嫌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向那些恶意投诉举报者说不。

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这是保障民营企业公平、高效参与市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这不仅是对市场经营主体的要求,也是当下打假网红应当具备的素质。

如果做不到公平正义的出发点、正当合规的维权方式,以及促进营商环境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那么打假网红背后的动机,必然会带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0 阅读:103
评论列表
  • 2024-12-01 10:54

    如果有确凿证据打假人污蔑,造谣,赶快报警处理,可不能让良心企业受伤害!没有必要发这样文章浪费时间啊!

  • 2024-12-01 14:36

    如果他有罪就把他抓起来,为什么不抓。给良品铺子造成这么大的负面影响,为什么不抓。有证据就抓啊?为什么不抓?yes or no?官方选择or了

  • 2024-11-30 19:59

    我就问你安徽市监都还没检测举报人的样品,武汉市监局就给出了河南安徽两地检测合格的结论,是谁在作假?举报人都说了还有几百份货品,随时欢迎良品铺子或各市监局挑选检测,怎么武汉市监和良品铺子不去检测?举报人也说了,要么良品铺子被罚,要么就他们两个被以污陷罪坐牢,怎么没有公安局去法办他们?带货卖酒犯罪了吗?配料表做假肯定是犯罪

  • PAGE 1
    2024-12-01 06:37

    为啥会有这种职业打假人,大家想想看

蓝媒汇

简介:蓝媒汇由多位资深媒体人打造,专注互联网产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