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能遏制中国吗?新加坡学者:中国文明至少还会繁荣100年

猫爷进渔场 2024-08-18 13:51:35

“合理预期,中国文明至少还会繁荣100年”!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1日,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发布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该文是《联合早报》针对新加坡著名学马凯硕的专访。

在回答记者提问的过程中,马凯硕自然而然地谈起了如今国际社会上难以忽视的中美关系问题。

他表示:美国完全低估了中国的能力,中国完全有力量应对美国的挑战。

马凯硕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论断,是因为他对中国文明的盛衰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他认为:中国的文明是有周期的,当中国文明衰落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触底反弹。

所以,他最终得出结论:“所以合理预期,中国文明还会至少繁荣100年......”

美国的挑战

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便开始对中国采取了种种遏制措施。

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最初的目标是防止共产主义的“蔓延”,而中国作为苏联的盟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美国重点围堵的对象。

早期,美国通过在亚洲建立军事同盟,如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签订的条约,试图在中国周边形成包围圈,限制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美国还采取了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的手段,拒绝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在联合国组织内阻止中国的合法席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突破了美国的封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开始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美国对中国的遏制策略也发生了变化。

20世纪90年代,美国尝试通过“接触与遏制”并行的策略,既利用中国的经济崛起带来的机会,同时又在政治、军事上施加压力。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体量迅速增长之后,美国对中国的挑战变得更加显著。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尽管这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但也让美国感受到了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

美国逐渐意识到,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更是一个潜在的全球领导者。

因此,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实施了“亚太再平衡”战略,试图通过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将中国的影响力限制在亚洲范围内。

近年来,美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对中国的遏制更为明显。

特朗普执政时期,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试图削弱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同时还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实施制裁,限制中国在5G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拉拢盟友,通过所谓的“印太战略”在军事上对中国施压,在南海、台海等敏感区域频繁开展军事活动,试图阻碍中国的崛起。

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表面上采取了更为“多边主义”的姿态,但对中国的遏制并未减弱。

相反,美国通过与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合作,试图构建更广泛的国际联盟,共同应对中国的崛起。

在科技领域,美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打压,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限制对华出口和技术合作,遏制中国的科技进步。

这些挑战无一不表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展到科技、外交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然而,尽管美国不断施加压力,中国却在应对这些挑战中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和灵活性。

中国的韧性

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并没有一味被动接受压力,而是积极寻求反击和应对的策略。

无论是在经济、科技还是外交领域,中国都通过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化解了来自美国的挑战,并且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在经济领域,中国的反击显得尤为果断和高效。面对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中国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针对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同时积极扩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

这一策略有效地削弱了美国对中国经济施加的压力,并促使中国加快推进经济多元化。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并未因贸易战而退缩,反而加大了对创新领域的投资,以减少对美国技术和市场的依赖。

中国通过这些反制措施,不仅维护了自身的经济稳定,还在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科技领域的反击更是中国韧性的一大体现。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

在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进行全面制裁,并试图阻止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5G技术时,华为依靠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推出了替代性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继续保持竞争力。

尽管面临供应链断裂和市场萎缩的挑战,华为不仅没有被击倒,反而加速了自主研发的进程。

在半导体领域,中国通过支持本土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建设,逐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这一过程虽然艰难,但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展示了我们在高科技领域的自我修复能力。

在外交层面,中国同样展示了坚韧的战略定力和灵活性。面对美国拉拢盟友对中国进行围堵,中国并未束手待毙,而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国家的合作。

这一倡议不仅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

此外,中国通过参与多边组织和全球治理,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负面宣传,塑造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马凯硕在分析中国文明的韧性时,正是看到了这一系列反击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力量。

中国并非一个容易被打倒的国家,相反,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韧性和智慧,能够在国际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韧性,正如马凯硕所言,是中国文明能够持续繁荣的根本原因之一。美国的打压虽重,但并未动摇中国崛起的根基,反而促使中国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中华繁荣,何止百年?

马凯硕不仅是学者,也是新加坡资深的外交家。外界有舆论曾经认为,马凯硕是一个“亲中”者。

事实上,马凯硕对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确实有一定的了解。

他认为,中华文化具有周期性,每次触底之后,必然反弹,这种周期性的复兴正是中国文明得以延续千年、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社会动荡、外敌入侵和内部危机的爆发。

然而,每当国家陷入衰落、社会处于动荡的边缘时,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文明的重生。

唐朝的建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经历了隋末的战乱和社会崩溃后,唐太宗李世民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战争,重新统一了中国,开启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唐朝不仅在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峰,还通过将中华文明传播至更广阔的世界。

明朝的兴起同样验证了这一历史规律。元朝末年,蒙古统治下的中国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动荡与经济崩溃。

然而,明太祖朱元璋依靠自身的智慧与领导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重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明朝在此后近三百年的时间里,逐步恢复并超越了唐宋时期的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明朝的辉煌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复苏和文化的繁荣上,更表现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海洋探索中。

历史还告诉我们,即使在近代,中华文明也展现出了令人敬畏的复兴能力。

清朝末年,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经历了百年屈辱,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腐败几乎将中华民族推向了深渊。

然而,中华民族并没有就此沉沦。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尽管之后的历史充满了曲折与坎坷,但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再次验证了中国文明的复兴能力。

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到如今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文明复兴的壮丽史诗。

马凯硕所言的“合理预期,中国文明至少还会繁荣100年”并非空穴来风。

以历史为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每一次遭遇巨大挑战后,都能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焕发出更强的生机与活力。

今天的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尽管面临来自外部的种种挑战,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也让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然而,正如历史所证明的那样,中国的内在韧性和文明的深厚根基,赋予了这个古老国家强大的自我调节和创新能力。

中国通过改革创新、科技进步和国际合作,逐步化解了来自外部的压力,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这不仅使得中国能够应对当前的挑战,也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马凯硕的预测是合理的,但又不完全合理。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华文明的繁荣并不会止步于百年。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一次经济或军事的复兴,而是一个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再生。

这个过程或许会伴随着曲折与波折,但中华文明的内在韧性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决定了繁荣的持久性。

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将不仅仅在经济上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还将在文化、科技和国际影响力上不断拓展新的边界。

因此,从马凯硕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加坚定的结论:中华文明的繁荣不仅会持续百年,更有可能延续数个世纪、甚至更久,成为世界文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文明,将继续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全球,书写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参考资料: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我是中国乐观主义者,中国文明至少还会繁荣100年——观察者网

沙奇光:对西方媒体散布“中国威胁论”的评析,《国际政治研究》,2000.8

0 阅读:0

猫爷进渔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