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聊设计行业一个怪现象。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要求做各种“设计专篇”,或者称之为“专项设计”。
所谓“设计专篇”,我工作以后接触的房建、市政项目都有涉及,就是对项目设计中某一特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的技术文件。
一般包括对该领域的背景分析、技术要求、设计思路、实施方法等内容。搞这些设计专篇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整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比如房建项目中有“绿建专篇”、“节能专篇”、“消防专篇”等;市政项目会涉及“海绵城市专篇”、“无障碍设计专篇”等。
诚然,有些专篇是值得提倡甚至是必需的。毕竟现在的建筑工程其功能的复杂性在增加,从单纯的居住或者办公不断拓展到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此外,很多规范标准的日益严格也导致了相关专篇的增加。
种种复杂性使得过去的单一设计思路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就需要分领域、分专题进行讨论。
但目前的各种专篇已经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过度设计”,甚至让人有“脱实向虚、屎上雕花”之感。
一、设计内容重复、冗余
一些专篇的内容可能存在重叠或交叉,比如节能设计与绿建设计的部分内容相似。如果缺乏统筹规划,可能会导致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二、设计要求过于细化
在某些情况下,专篇的内容可能过于细化,甚至超出了实际项目的需要。例如,在一些小型建筑中引入复杂的智能化设计专篇,就会增加不必要的设计成本。
三、协调难度增加
专篇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更加复杂。如果各专篇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整合,可能会导致设计冲突或矛盾。
四、加重设计人员负担
过多的专篇会增加设计团队的工作量和时间投入,让他们本就繁重的任务雪上加霜。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型项目来说,会成为负担。
不同的地区对“设计专篇”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设计专篇”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花样繁杂。这也成为设计人员新的负担。
比如:一个3层建筑的装修改造工程,原本可以开窗南北通风对流的,图纸提交给审图公司后,审图要求必须加装新风;准备加装3台分体式空调,审图又要求提供计算书。。。
还有些非常简单的小项目,也要求各种专项设计,实在没有必要。太多的专篇,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然而设计费一毛钱也没涨,简直不可理喻!
现在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设计师对这些专篇的态度就是:复制+粘贴。你要这玩意儿我就能给,审图说有问题那我就改,主打一个听话懂事。啥时候CAD能接入DeepSeek一键生成就好了。
有网友吐槽:某些省份的设计专篇已经泛滥成灾了!
个人感觉:消防、基础、抗震(或者结构)相关的专篇是该认真弄,其他的如节能、绿建就该简单点;还有一些专篇就该消失!
未来,会不会又多出一些“装配式专篇”、“碳排放专篇”甚至“社稳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