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了……

博闻广闻 2025-04-12 04:24:21

原创 刘晓博

又是一轮杀跌!

美元、美股、美债,都崩了。

昨夜今晨,美股三大股指都出现了较大跌幅,纳斯达克指数大跌了4.31%,标普500跌了3.46%。

美元汇率也崩了,美元指数一度跌破了100点,创下了2022年4月以来的新低。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

它反映了美元跟六种可自由兑换货币之间的强弱关系。具体配方如下:

欧元占比 57.6%

日元占比 13.6%

英镑占比 11.9%

加拿大元占比 9.1%

瑞典克朗占比 4.2%

瑞士法郎占比 3.6%

下图是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走势,美元贬值趋势明显。

随着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反弹: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征收高关税之后,人民币离岸汇率一度贬值到了7.4285,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

昨夜今晨,白宫宣布对中国征收145%的关税,这个史无前例的、可笑的超高关税,反而让人民币升值了,今天A股开盘也没有跌。

人民币汇率和A股的抗压,堪称史无前例。有人说,最近是A股的“独立日”,此言不虚。

美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是连续飙升的,这意味着美国国债崩了,最近持续大幅下跌。

说到这里,估计有财经小白不理解。看上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是上涨的吗?

国债收益率跟国债价格成反比,当国债持续下跌的时候,国债收益率就会持续反弹。

或许有人会说:你直接给大家看美国10年期国债走势图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看收益率?

因为收益率更重要,尤其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它是一个国家的利率之锚,预示着未来利率走向。它还是重要的经济指标。真正研究经济的人,是要看国债收益率的,不怎么看国债的价格。

美国国债为何大跌?收益率反弹是否意味着美联储不会降息,反而会加息?

美国国债近期的大跌,跟抛盘巨大有关。

本来,国债,尤其是美国国债,是全球重要的避险资产。当股市不好,大宗商品暴跌的时候,资金会涌入美国国债,导致收益率下降。

这一波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大跌之初,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确下跌了一波,有很多避险资金涌入。

但在超大风险出现的时候,美债避险功能也会被打破。比如当股市超跌,大宗商品市场超跌,机构亏损严重的时候,就需要抛售美债、套现资金来救急。这时候,美债也会反转方向,出现崩溃的走势。

此次特朗普操弄的“对等关税”,堪称二战以来最大变局,大家非常恐慌。虽然股市、大宗商品后来因为他宣布对70多个“不报复”的国家(地区)暂缓加税90天,出现了大幅反弹,但还是有一些机构扛不住了,需要卖美国国债救急。

更重要的是,一些持有美债比较多的政府也在抛售,这里面就有大国博弈的因素在里面了。

你搞我,我当然也要搞你。

特朗普之所以暂缓70多个国家(地区)的“对等关税”,就是看到了各国政府砸盘的风险。但他仍然对中国加税,而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全球第二,如果真的集中抛售,把美债市场砸得一地鸡毛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是否抛售了美债,目前还不清楚。但如果抛售了,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特朗普政策多变,随时突破各种底线,他未来会不会冻结我们买的美债,都很难说,减持是应该的。

更何况,我们正在稳定股市。稳定香港市场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大量外汇,减持点美元回来买港股,很合理。

但这只是猜测,需要官方证实或者否认。

总之,大家对美国的信心下降了,对美债的信心也下降了。美债被抛售,会让美国发行新的国债难度加大,也让美元出现了贬值压力。

美元之所以贬值,还跟未来经济预期不好有关,以及最新美国物价指数低于预期有关。

昨天晚上公布的,美国3月通胀率意外降低到了2.4%,这让一些机构增加了今年美联储继续降息的预期。

但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通胀走向高度不确定,关税因素将从4月反映到CPI数据里。所以,美联储未必能继续降息。

今天还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特朗普可能会请求最高法院允许他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鲍威尔是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提名的美联储主席,但两个人很快就翻脸了。在第二次当选之前,特朗普曾公开表示,当选后不会让鲍威尔连任,但会让他干完这个任期。

最近,特朗普多次要求美联储降息,鲍威尔不为所动,坚持“等等看”。于是特朗普又产生了解雇他的想法。

只不过,总统只有提名权,没有任命权、解雇权,权力在参议院。

目前共和党在参议院席位比民主党多4席,但有7名共和党议员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极为不满,已经跟民主党联手。特朗普想让参议院罢免鲍威尔,未必能通过。

如果等鲍威尔任期届满,再让他走人,需要等到2026年5月。而2026年11月就要举行中期选举了,如果鲍威尔一直跟特朗普杠到明年5月,特朗普担心自己明年11月之后会变成“跛脚总统”(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失去多数地位)。

美元、美股、美债的崩盘,成就了黄金。黄金价格创出了历史新高。

就在刚刚,又传来两个大消息:

1、特朗普威胁说,如果各国不能与美国达成协议,他将改变对特定国家暂缓90天“对等关税”的做法,并将关税恢复到更高水平。

特朗普周三曾表示,鉴于已有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与美方联系,希望就关税议题进行谈判,且并未以任何方式对美国进行报复,美国对这些国家将暂停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10%的基本关税将继续有效。

2、中国领导人将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最近,中国强化跟周边国家(地区)合作的战略日益清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去年对周边的出口,占全部的40%;从周边的进口,占全部的50%。

跟周边国家(地区)巩固贸易关系,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长距离海运的风险,比如运河卡脖子风险。

0 阅读:0
博闻广闻

博闻广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