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再次逼近,美悍然将南海改名,我军怒亮两架轰炸神器

祺温说趣事 2025-04-04 09:19:05

3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访问菲律宾,公然将南海改称为“西菲律宾海”,这一挑衅性称呼不仅是对国际共识的肆意践踏,更暴露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拱火的险恶用心。与此同时,第40届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即将在4月21日至5月9日拉开帷幕,规模空前,动员1.6万名士兵,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八国纷纷加入,试图借机在南海插足搅局。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态势,我国解放军毫不示弱,迅速展开战备警巡,并在黄岩岛附近部署两架轰-6远程轰炸机,以雷霆之势宣示主权。这场博弈,既是力量的较量,也是意志的碰撞,南海局势的紧张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美防长改口“西菲律宾海”,挑衅意味不言自明

赫格塞思此次访菲,绝非简单的外交走秀。他在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会面时,刻意使用“西菲律宾海”这一称谓,试图为菲律宾在南海的非法主张背书。要知道,“西菲律宾海”是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于2012年单方面提出的概念,仅指菲律宾声称拥有主权的南海部分海域,根本未获国际社会认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南海的主权归属应基于历史事实和国际法,而非某个国家的一厢情愿。美国作为域外国家,却主动迎合菲律宾的私造称呼,显然是想通过语言上的偷梁换柱,为其军事介入制造所谓“合法性”。

这种改名伎俩,背后藏着美国的深层算计。赫格塞思在访问中反复强调美菲联盟的“坚定承诺”,声称要“威慑中国”“确保航行自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的“航行自由”不过是美国在南海耀武扬威的借口。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美国军舰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动已超过100次,频率之高令人咋舌。2025年3月,美国P-8巡逻机还试图配合菲律宾舰船靠近黄岩岛,结果被我国海警船和军舰严密拦截,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这次改名,不过是美国在军事挑衅受挫后,试图通过舆论造势挽回面子罢了。

然而,美国的承诺到底有多可靠?历史早已给出答案。2016年南海对峙时,美国信誓旦旦支持菲律宾,结果关键时刻却选择袖手旁观,让菲律宾空欢喜一场。如今乌克兰的处境更是前车之鉴,美国的“盟友”身份,往往只是其地缘政治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赫格塞思此番高调表态,恐怕也难逃“口惠而实不至”的老套路。

八国联手军演,南海局势再添变数

就在赫格塞思访菲的同时,第40届“肩并肩”联合军演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这次演习不仅规模空前,参演人数高达1.6万,还拉来了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六国助阵,形成了所谓的“八国联军”。演习地点选在南海,时间定于4月21日至5月9日,显然是冲着我国来的。菲律宾军方透露,此次演习将聚焦“海上安全”和“联合行动能力”,包括实弹射击、海上拦截等科目,摆明了是要在南海秀肌肉。

这八个国家,各怀心思,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南海凑热闹。美国自不必说,作为幕后推手,其目标是通过军事部署牵制我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菲律宾则是急于借美国之力,在南海争议中捞取更多筹码。至于其他六国,动机虽有不同,但大多离不开“抱大腿”和“分一杯羹”的考量。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在亚太的铁杆盟友,自然紧跟步伐;澳大利亚近年来在对华政策上频频挑衅,此次参演也是其“印太战略”的一部分;法国和英国则试图通过远洋军演,刷一刷“全球存在感”;加拿大虽实力有限,但也不甘落后,凑个数彰显“忠诚”。

如此庞大的军演规模,难免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八国联军”。虽然时代不同,但这种多国联合干预的姿态,确实给南海局势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美国此举不仅是为了给菲律宾撑腰,更意在通过日菲等盟友,在印太安全问题上形成对我国的围堵之势。这种战略布局,表面上是军事威慑,实则服务于美国在对华贸易谈判中的更大野心。毕竟,中美博弈早已不限于军事领域,经济、科技、地缘政治的交锋无处不在。

解放军亮剑:两架轰-6震慑宵小

面对美菲及其盟友的步步紧逼,我国解放军绝不会坐视不管。就在赫格塞思抵达菲律宾前夕,我军已在南海展开战备警巡,南部战区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3月28日,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公开发声,正告菲律宾“引入外部势力撑腰注定徒劳无益”,并警告菲方停止挑衅,否则后果自负。这番表态掷地有声,展现了我军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更引人注目的是,多方媒体爆料,我军计划本周在黄岩岛附近部署两架轰-6远程轰炸机。这一举动堪称“怒亮神器”,直接将震慑力拉满。轰-6作为我国空军的主力远程轰炸机,航程超过6000公里,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包括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其作战半径覆盖整个南海。军事专家指出,轰-6的部署不仅能有效监视和威慑敌方舰机,还能在必要时实施远程打击,堪称南海战场的“定海神针”。

事实上,我军在南海的应对远不止于此。早在赫格塞思访菲前,美国P-8巡逻机试图靠近黄岩岛时,就被我国海警船和军舰联手拦截,直升机升空警戒,逼得美菲舰机无功而返。这次部署轰-6,更是从战略层面提升了威慑等级,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绝不退让,任何挑衅都将付出代价。

南海主权不容侵犯,我国的底气从何而来?

这场围绕南海的博弈,归根结底是主权之争。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早在汉代,我国先民就已在南海航行捕鱼;宋元时期,南海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明清时期,更有详细的航海图和文献记录。1947年,我国政府正式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明确划定九段线,这一边界沿用至今,得到国际法支持。相比之下,菲律宾的所谓“主权”不过是近代殖民时期遗留的产物,缺乏历史根基。

除了法理依据,我国的综合实力也是硬道理。近年来,我国海军建设突飞猛进,055型驱逐舰、山东舰等先进装备相继服役,海军总吨位已超过2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我国还成功试射了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射程覆盖数千公里,技术水平让西方望尘莫及。这些硬核实力,为我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提供了坚实后盾。

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战略定力超乎寻常。面对美国的挑衅,我国始终保持冷静,既不主动挑事,也不畏惧对抗。南部战区发言人那句“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不是空话,而是有实力支撑的承诺。轰-6的部署,只是我国军事力量的一个缩影,真正的底牌还远不止于此。

美菲算盘落空,南海和平仍是大势所趋

美国和菲律宾或许以为,拉来八国助阵就能在南海压倒我国,但事实证明,这种算盘注定落空。首先,美菲联盟的可靠性饱受质疑。菲律宾国内对美国的依赖并非铁板一块,小马科斯上台后虽亲美倾向明显,但经济上仍离不开我国市场。2024年,中菲贸易额突破400亿美元,我国连续多年是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美国能给的军事支持再多,也填不满菲律宾的经济缺口。

其次,八国联军的“团结”只是表面文章。日本和韩国忙于应对朝鲜半岛局势,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实力有限,法国和英国远在欧洲,鞭长莫及。各国的利益诉求并不一致,真到了关键时刻,谁会为菲律宾火中取栗?恐怕连美国自己都不愿意。

最关键的是,南海的和平稳定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东盟国家中,除了菲律宾和越南,其他成员大多不愿选边站队。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为东南亚带来数千亿美元的投资,经济合作才是主流。相比之下,美国的军事挑衅,只会让地区国家更加警惕其“搅局者”角色。

结语:亮剑南海,捍卫和平

赫格塞思将南海改称“西菲律宾海”,八国联军逼近演习,表面上看气势汹汹,实则是色厉内荏的挣扎。我军以两架轰-6亮剑回应,既是实力的展示,也是决心的宣示。南海是我国的南海,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未来,无论局势如何演变,我国都将以不变的定力和日益强大的实力,守护这片蓝色国土的安宁。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官网新加坡《联合早报》菲律宾军方公开声明我国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表态
0 阅读:0
祺温说趣事

祺温说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