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国人便有赏月的习俗,古人留恋其朦胧美好的美色,为其谱写下一段又一段美好的传说。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终于掌握了能够对月球进行探索的技术。
可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却只觉得毛骨悚然,这颗陪伴地球良久的卫星,似乎是某种怪力乱神的人造产物。
它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疑似空心:庞大的空心气球在谈论月球是不是空心的之前,我们先聊一聊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行星是无数尘埃的气体的产物,一开始它只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星云,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较重的尘埃在圆心被气压压成颗粒,更多的颗粒又聚集成更大的陨石天体,经过万亿年的沉淀与汇聚那些尘埃成了行星,原始星云成了银河系。
或许我们换一种说法,想象一下,将一盆面粉处于摆动下,不断滴加液体,面粉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小疙瘩。在重力作用下,小疙瘩因为重量不同出现分层,质量更大来到中心,互相挤压之下,一个面团就产生了。
如果继续加以摆动的话,这个面团会逐渐变得规则,最后变成一个较为光滑的球体,一个大面团就产生啦。
所以说,正常形成的天体往往是实心的,其形成过程注定其不存在空心的可能。
关于月球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很久很久之前,一颗行星与彼时的还不叫做地球的大面团子发生了碰撞,一小块面团被直接撞了下来,成为月球。
这次碰撞也成功地为地球带来了生命形成所需的一切条件,属于生命的纪元到来了。
按照此种观点,月球作为从地球上分离出去的一部分,纵然二者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但其结构组成应当是大差不差的。
毕竟白面团子也不可能分出一个玉米面的团子吧!那么,为什么一些学者仍坚持月球是空心的呢?
在月球上安置地震监测仪器一直都是探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妄图利用监控月球地震活动的方式了解月球的基本结构。
一切怀疑都来自一场计划外的太空事故,1969年阿波罗13号在月球上坠毁,探测器直接撞击到月球表面后爆炸,爆炸当量约是1吨TNT的总和。
这次突发事件在月球上引发了一场超过15分钟的超长地震,地表爆炸造成的震源深度不会太深,以地球为模型进行推演的话,此次爆炸最多在十几秒之内结束,然而月球竟然震颤了整整15分钟。
这种震颤模式,好像一只被敲响的锣。
科学家们开始大胆猜测,有没有一种可能,月球是一个空心球体呢?顺着这个方向,一些悬而未决的猜想似乎找到了理论支撑。
科研人员对阿波罗采集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结构模式与地球上的大部分岩石全然不同,月球表面岩石里充满了水分和气体,这种疏松的结构使其拥有极低的密度。
地球上的岩石结构与其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绝大部分的岩石都呈现出紧密且干燥的结构,此种结构硬度大,耐磨程度高。
此外,根据月球表面探测器传来的数据分析,月球的重力场和磁场分布上并不规则。按照常理来说,天体内部质地分布规则其重力场与磁场也会按照一定规则排列,月球现下的不寻常情况似乎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不规则空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观察天体所用设备也不断革新,在新的设备支持下,科学家们再次发现月球表面的陨石坑和山脉,可是相当不一般呀!
首先,部分陨石坑的大小和深度十分反常,按照陨石坑规模推断,其碰撞威力甚至可以撞碎月球。并且那些裂谷的深度相较于月球直径未免也太深了,可以说月球上的一切状态都与人类的“常识”不符。
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些陨石坑和山脉分布似乎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的。这与地球上的错综复杂的山脉分布,又是截然不同。
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暗示,月球是一只“空心大气球”。
金属矿山:月球背面的宝藏就是刚刚提到了月球表面岩石中存在着大量空气和水分,这虽然少见,却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让科学家们着迷的是岩石中蕴藏的各种神秘物质。
2021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黑暗之中印下了自己的车辙,人类终于看到了月球的另一面。小东西在艾特肯陨石坑区域取得了重大发现,在这个直径两千五百的陨石坑中,隐藏着一座金属矿山,预估质量可达两千两百万亿吨。
这个巨大的致密金属块引起了整个天文学界的关注,部分学者认为这恰好证明了月球是因为受到了天体撞击而从地球上分裂而出的理论,这座掩埋在月球地底的矿山,很可能就是当年撞击地球的天体碎片。
也有学者表示,该矿山的存在只能够证明月球确实遭到过大型天体的撞击,并不能证明月球是从地球上分裂而得的。
这则消息公布之后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部分人认为在自然条件下金属通常以化合物状态或者掺杂杂质的状态存在,这样大规模的纯金属物体深埋在地表下,恰好证明了“月球人造论”。
此部分人还指出,月球表面不仅仅具有纯金属单质,还拥有着纯度极高的黄铜合金。要知道人类开始合成、冶炼黄铜合金,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末与13世纪初。
已知目前人类尚未在月球表面发现生命活动痕迹,那么这些金属合成物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月球背面:人类的未知领域与银河系的大部分行星不同,月球的运动轨迹十分值得推敲。月球在以地球为中心以椭圆形轨迹进行公转的同时,从未停止过自转。
有意思的是,月球的公转与自转完全与地球的自转同步。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时间对月球进行观察,人类都只能就同一曲面对月球进行观测,月球的另一面对人类来说是全然陌生的。
其实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在这期间,美国NASA先后执行了多达七次的载人登月任务。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阿波罗13号降落失败,在月球表面坠毁之外,其余六次全部完,圆满完成任务。
先后12名宇航员成功到达了月球表面,另外有6名宇航员完成了绕月球一周的任务。也就是说,早在20世纪人类就已经对月球的背面有了一个大概的构想与概念。
按照计划,人类注定会在不久之后将脚印印在月球的背面之中,可实际上无论是拥有NASA的美国,还是航天项目如日中天的苏联都没有在月球背面成功实现登陆,这片空白最后还是我国的嫦娥四号将其填补完成。
而嫦娥四号的成功登陆并没有完全揭开笼罩在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2100万亿吨的隐藏矿山,又让其神秘色彩愈加浓厚。
其实,天文学家早就针对“月球人造论”进行了相关解答。
首先,月球空心论并没有任何切实性证据可以证明其可靠性,阿波罗13号坠毁后造成的地震,虽持续时间较长,但这也可能与月球上存在大量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有关。
至于,重力场与磁场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可以用那些隐藏在地表之下的金属矿产解释。
那么那些巨量的金属矿产又是从何而来呢?陨石撞击是唯一且可靠的答案。
在漫长的岁月里,地球曾经数次直面过陨石的撞击。人类因为那些陨石的研究从未停止,并且已经发现天然陨石中存在着纯金属单质。所以说月球背面的巨大矿山是某次陨石撞击的残留物,这种说法并无可能。
最后,月球永远只有一面面向地球,是因为潮汐锁定和引力的缘故。
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月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球形,而是一个较为规则的椭球。
简单来说,当前月球的自转速度是月球引力与地球引力互相拉扯的结果,一旦月球的自转速度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月球引力与地球引力的合力就会将之自转的速度减缓或加快。
久而久之,月球在合力作用下找到了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那便是公转与自转速度相同。
月球是人类能够以肉眼观察到的、最清晰的天体,没有之一。也正因如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将自己对于星宿,对于宇宙的幻想依托在月球之人类的想象才是蒙在月球表面的那层面纱。
在想象之下,任何阴谋论与合理推测都是值得肯定的,人类正是因为想象才有探索的动力,也正是因为想要去探索才能一步步发展科技、寻找真理。
但是,一味地沉迷于阴谋论与无端的幻想之中,只会让人失去前进的方向。我们要敢于大胆想象,也要学会脚踏实地,如此一来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长。
月球不是维斯卡将军的荣耀形态吗?[得瑟]
月球是个鸡蛋壳
人类是外星流放的囚犯。月球是狱卒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