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播即热度破万的《难哄》翻车了!剧中女主被性骚扰剧情频出,处理方式令人迷惑,女主不仅不反抗,还向骚扰者道歉。这一情节引发3亿网友热议,“难哄恶趣味”话题飙升热搜,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创作乱象?
爆剧开场,缘何沦为众矢之的?
在短短几集的内容里,女主温以凡被隔壁男人的言语骚扰,那猥琐的言辞让人听了浑身不自在;男同事的猥琐逼近,肢体上的侵犯意图令人胆寒;昔日同学恶意编造的黄谣,更是对女主名誉的严重诋毁;前领导暗示潜规则,权力压迫下的污浊尽显;合租眼镜男的侵犯企图,让人不禁为女主的处境捏一把汗;剪辑同事的咸猪手,更是让人愤慨不已。这些情节一股脑地砸向观众,简直让人应接不暇。据不完全统计,在前十集里,与女主相关的性骚扰情节出现的次数竟然不下6次。如此高频率的呈现,实在是很难不让人对导演和编剧的创作意图产生深深的质疑。
创作“恶趣味”,还是社会责任缺失?
当观众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导演、编剧恶趣味”时,他们内心的不满究竟源于何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性骚扰情节在剧中显得极为生硬,就像是硬生生塞进剧情里的,完全是为了制造冲突而强行存在。在以往的偶像剧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极端情节来推动剧情发展,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像《难哄》这样,将女性被性骚扰当作“家常便饭”一般频繁呈现的,着实是不多见。
从相关数据来看,在“难哄恶趣味”的话题之下,讨论量在短短几天内就突破了10万条,阅读量更是高达3亿之多。而其中超过80%的帖子,都在毫不留情地批判剧中的性骚扰情节。这一数据足以清晰地表明,观众对于这种通过消费女性苦难来博眼球的创作方式,是打心底里不认可、不买账的。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导演瞿友宁那句“戏剧需要冲突”的回应,不仅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如同火上浇油,让矛盾进一步激化。暂且不说早年他的作品《恶作剧之吻》就曾因为直树强吻湘琴的镜头,被众多观众批评为“性骚扰启蒙”。单就这次《难哄》里对性骚扰情节的处理而言,就可谓是漏洞百出。
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性骚扰绝非儿戏,而是一个极其严肃的社会问题。每一起性骚扰事件,都可能给受害者带来难以磨灭的巨大心理创伤,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然而,在剧中,女主面对如此频繁且严重的骚扰时,她的反应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她不仅没有做出强烈的反抗,甚至还会去安慰骚扰者的家属,甚至向骚扰者道歉。这种违背常理的剧情设置,不仅是对受害者的极大不尊重,更是对广大观众智商的一种侮辱。观众们渴望看到的是真实、合理的剧情,而不是这种脱离现实、扭曲人性的情节。
过往争议,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在影视行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类似《难哄》这样因情节引发争议的情况,其实并非个例。就拿《偷偷藏不住》来说,它曾因为“未成年暗恋”的情节,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种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误导,引发了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担忧。而《我的人间烟火》也没能幸免,因“灭火器调情”等情节,被广大观众吐槽三观不正。这些情节看似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和趣味性,但实际上却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轨道,引发了观众的不满。
然而,《难哄》所存在的问题相较于前两者更为严重。它直接将严肃的社会问题娱乐化,把性骚扰这一沉重的话题,变成了偶像剧的“调味剂”,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轻视和亵渎。

对比过往这些引发争议的剧集,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当影视创作一味地追求流量和话题,而将作品本身应有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抛诸脑后时,就很容易陷入创作的误区。以《难哄》为例,制作方或许天真地认为,加入这些刺激性的情节就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提高收视率,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事实,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升,对于影视作品的质量和所传达的价值观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只看重短期利益的短视创作行为,不仅深深地伤害了观众的感情,破坏了观众对作品的信任,也对整个影视行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长此以往,观众对于影视行业的信心将会逐渐消磨,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别让观众对偶像剧“心灰意冷”
《难哄》从开播时的风光无限,到如今陷入争议的泥潭,这一巨大的转变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偶像剧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肩负着传播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文化风尚的重要责任。
那么您对《难哄》的这场争议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留言讨论。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得有道理,别忘了点赞、收藏哦!让我们一起关注影视行业的发展,期待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
#《难哄》多次出现女主被性骚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