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豆象物理防治,低温冷冻仓储,豫北物流枢纽区,绿豆绿色防虫方案
在咱们的庄稼地里,最闹心的莫过于害虫那点事儿了。就拿豫北那片说吧,地形平坦又开阔,大片的田野看上去壮观得很。可就是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种绿豆的时候,总有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
比如说绿豆象,这玩意儿可不像普通的虫子能轻易对付。咱先来问问,你有没有在自家自留地里辛辛苦苦种了一季绿豆,满心欢喜等着收获,结果发现绿豆被害虫咬得千疮百孔的经历?那场景,想想都糟心。绿豆粒儿上密密麻麻的孔洞,原本饱满圆润的绿豆变得瘪瘪的,产量和品质都大打折扣。
在豫北物流枢纽区,这地界儿的绿豆种植可不少,因为这里交通便利,对于绿豆的外销运输有着天然的优势。每年绿豆丰收的时候,农民们看着地里的绿豆,又喜又忧。喜的是丰收了,忧的是怎么保护这些绿豆不被害虫侵蚀。
咱先来说说绿豆,绿豆可是个好东西。绿油油的一片,长得水灵灵的。和黑豆比,绿豆颜色清新,蒸煮过后软软糯糯的,特别适合做豆沙等甜品;和红豆比,绿豆的热量更低一些,在讲究饮食健康的当下,绿豆凉粉、绿豆汤这类食物深受欢迎;再和黄豆比,绿豆蛋白质的含量虽然没那么高,但它清热解毒的功效是黄豆比不上的。而且绿豆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对土壤的要求也没有那么苛刻,所以在华北地区,包括豫北,种植绿豆是比较合适的。
可是这绿豆象怎么防呢?这里有个不错的办法,就是15天的豆象物理防治,再搭配低温冷冻仓储。
咱先说说这15天的物理防治。在绿豆收获之后啊,这时候要特别当心。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事儿,有个在豫北农场的赵大哥,种了一辈子绿豆了。以前他不知道绿豆象的厉害,收获后简单地把绿豆在地头堆放了几天,结果绿豆就被虫子霍霍得不成样子。后来有人告诉他,绿豆刚收获的时候啊,这个时候的绿豆象还在绿豆里,它们的活动能力还不是很强。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物理防治。比如说,把这些收获的绿豆摊在一个干净、通风又宽敞的地方,让绿豆晒个7天左右。这可不是随便晒晒就行。在华北这一片,天气大多比较晴朗,阳光充足。就像有个河南网友分享的,他家的绿豆就是这么处理的,晒的时候啊,要时不时地翻一翻,保证每一颗绿豆都能晒到太阳。这就好比是对绿豆进行一场“日光浴”,利用阳光的热量和紫外线来杀死一部分绿豆象。
晒过7天左右之后啊,再把这些绿豆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堆积得太高,大概堆个30厘米高就差不多了。再持续观察15天左右,这期间绿豆象活动的能力会慢慢下降。在豫北平原的乡村,很多农户都是祖祖辈辈种地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一些土办法。有的农户会把装绿豆的容器放在通风又干燥的地方,周围还会放点干燥的草木灰,这草木灰除了能防潮,也有驱虫的效果。
等这15天的绿豆象物理防治结束之后,就该低温冷冻仓储登场了。在豫北地区,冬天的低温可不是白来的。对于绿豆来说,温度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像黑豆、红豆、黄豆这些不同的豆类,它们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不一样。黑豆相对来说比较耐寒,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存活一段时间;红豆稍微差一点;黄豆比较怕冻,温度低了容易变质。而绿豆比较适合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保存。
把绿豆放入仓库之后,利用制冷设备把温度降到15℃左右,然后再慢慢往下降到5 - 10℃,这样持续冷冻个大约一周左右。这期间绿豆象的生长和繁殖基本就被抑制住了。为什么低温冷冻能防治害虫呢?你想啊,在低温的环境下,虫子的新陈代谢会变得很慢,就像人冬天穿得厚厚的也不爱动一样。这对于绿豆象这种繁殖力很强的害虫来说,可是致命的。
其实这种绿色防虫方案不仅仅在豫北物流枢纽区适用,在其他华北地区的小麦产区旁边的绿豆种植区也一样管用。比如说在河北的一些地方,那里的小麦产量很高,每年收获后也会轮种绿豆。当地的农民朋友如果按照这个15天物理防治加上低温冷冻仓储的方法,就能很好地保护绿豆的品质。
咱们再来说说这个低温冷冻仓储的时间把控。比如说,有的农户在仓储绿豆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时间,在温度刚刚降下的时候就急急忙忙地把绿豆取出来,结果没防多久,绿豆象又开始肆虐了。这就是没有持续保持低温冷冻环境的结果。像有个网友分享的,他在仓储绿豆的时候,在低温冷冻的那一个多月里,每天都要检查一下仓库温度,就怕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咱们不能为了追求快速冷冻就让温度降得太快。你想啊,突然的温度变化对绿豆本身也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就像人从热带一下子跑到极地,身体肯定受不了。这也是很多农户容易犯的错。
从以上这些就能看出来,对于豫北地区绿豆的绿色防虫,这15天的物理防治和低温冷冻仓储是一套很有效的方案。这里面涉及到温度的把控、时间的把控、不同阶段绿豆象的防治等多个细节。每个环节都紧紧相连,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那大家想想,在现在这个追求环保和绿色农业的大环境下,这种物理防虫的方法会不会被更多的地区采用呢?是会因为成本问题限制了它的推广,还是会因为它的有效性而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